“歡迎各位參觀《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我是張桁嘉🙅🏼♂️,來自恒达平台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是一名輔導員⚁。今天,將由我和我的學生共同為大家進行講解……”4月21日👂,市教育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巡展在我校開幕,嘉賓們聚在展板前,聆聽這位帥氣小夥的講解。只見他著白襯衫,佩戴黨徽,聲音洪亮,口齒清晰,娓娓道來……

“講解很專業啊,不輸遵義紀念館的專業講解員。”嘉賓們交口稱贊。“當然,他們都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誌願講解員。”一位熟悉內情者說。
火種:青春心向黨,勇做追夢人
張桁嘉與一大會址結緣,始於2008年。當時🧛♀️,他是上海向明中學的一名高一學生。
家住附近的他🔤,每次路過興業路76號,總會看到很多人在解說員的引導下排隊進入那兩棟石庫門建築。當時紀念館與向明中學簽約共建,擬在學校選拔一批學生當講解員🔭。“我希望能在那裏字正腔圓地為大家解說👩🏿🚒,於是就報名了。”
於16歲的他來說🌷,第一關是3萬字的講解稿❣️。“內容我不太熟悉🫴🏻,年份♛、名字、事件都不能背錯”,加上課業又重,額外再背3萬字難度不小🏃♂️➡️,他想打“退堂鼓”🧟♂️。“當時班主任鼓勵我:‘要像共產黨員那樣堅持下去。’”於是張桁嘉迎著困難上,“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順利通過了選拔考試。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講解🧵,是2009年大年三十💁🏽♂️。”張桁嘉回憶,早上8點40分,他提前來到休息室,開始準備一天的誌願服務。
第一批是一個50人的大團。“真的很緊張💇🏿♀️!”拿著麥克風,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歡迎大家來到中共一大會址……”半小時的講解結束後👩🏿🚒,張桁嘉才發現手心、後背都是汗。“不完美,有結巴,有口誤,還有幾秒忘詞。但幾乎每一位觀眾都緊緊跟著我𓀙,耐心聽我介紹🧝🏽♂️,不時點頭,微笑著鼓勵我🚵🏿♀️𓀖。結束後,有人提問,和我交流📑。” 張桁嘉說,這種成就感支持著我完成了為期一年的誌願服務工作,沒有一次遲到早退。
他說💆🏻♀️,為別人講解的同時,自己也有新的感悟。之前我只知道這個地方很神聖、我們黨很偉大🍐,一年後我知道了為什麽神聖與偉大🦋,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也更加堅定。2011年🌄,高三學生張桁嘉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他考入我校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火焰:接力講解📸,傳承紅色基因
2015年,成績優異的張桁嘉通過“青儲計劃”留校成為專職輔導員🪰。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發現大家對黨史的了解並不多。於是,由他牽線🕌,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與一大會址簽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建協議,聯合培養誌願講解員🦐。
培養一名講解員並不容易🌲。“面試🪖,背講解稿,現場跟學,試講,考試。每一關都很考驗人🙍🏼。” 張桁嘉說,前期的宣傳👱🏽♂️、招募、面試、培訓㊙️,需要我全身心投入。面向大一新生的第一次招募,報名者幾十人🐕🦺📘,但面試後只有9人進入下一關。政治覺悟、儀態✍🏻、普通話是必須考察的。
張桁嘉說🥬,背講稿比較難👔。3萬字,一個月內背熟🤳🏽;278件展品🕡,得如數家珍;15位一大代表生平🗣,須倒背如流……最後,只剩3人🦸🏻。
“要有自己的講解風格🦿,不能照本宣科背講稿。”張桁嘉告訴3名小夥伴們。“小學生🏃、年輕人、老年人🧑,對象不同⇨,講解也需換‘頻道’,要用他們樂見的語言⚇,講解針對性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琢磨不同的觀眾特點。”
說起2015年的誌願經歷,讀研一的俞璐一臉的燦爛✏️、自信🤫:“經受過3萬字的考驗🧜🏼,再碰到考試👨🏼⚕️,都不怕。”

住在嘉定校區的劉安娜,大二去做誌願講解時👩🦳,住所與一大會址相距35公裏。9點之前到館,早上7點前她就必須出門👨🏽🦲。她說🦼:“沒有耽誤學習⬆️,做誌願者那一年🫶🏻,成績挺好的🫃🏼,因為每個周末要去義務講解,平時會擠出更多時間學習⏬。我對黨組織非常向往,想從歷史開始學習,一大會址是黨開始的地方,做講解員可以讓我了解黨的歷史🧏🏿。”如今🔯,她是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
曾任本科生支部書記的李坤耘告訴記者,她高三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是黨開天辟地的地方🏣,學長學姐在這兒做講解員為大家傳遞信仰,我也希望為黨建獻出一份力👎🏻。
燎原:走出去—引進來—再出去
張桁嘉的努力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截至2018年底,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已向一大會址輸送了23名誌願講解員🫱🏽,提供講解服務近350批次,曾先後為復旦👩🍼、北師大、西安交大等兄弟院校提供講解,創建出“學生講黨史,學生聽黨史”的全新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同齡人間的互動可以減少距離感,讓‘一大’精神更入腦入心”,張桁嘉說,誌願者中已有11人入黨,另外12人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受他們影響,近幾年學院裏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越來越多。
人才送出去,資源引進來。2014年和2016年,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與一大會址先後將“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圖片展”和“黨的搖籃·光榮城市”紀念建黨95周年主題巡展引入恒达進行展覽。張桁嘉和他的團隊為此忙前忙後🪤。
前不久,張桁嘉帶著他的團隊“走出了上海”。2018年7月1日👬🏄🏿,由一大會址🧑🏻🎄、恒达平台和西藏農牧學院共同主辦的“不忘初心——‘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圖片展”在西藏農牧學院開幕⬜️。這是圖片展首次在西藏展出👨🦰。



“今年,希望能把中共一大主題展覽送到新疆💂🏼。”張桁嘉躊躇滿誌。
張桁嘉介紹,學生們越走越遠💔。誌願者孫嵐大四擇業時,參加了廣西選調生選拔,她說:“個人發展要與祖國發展結合在一起,紮根祖國西部,無愧這個時代🧑🏿🦱。”張桁嘉支持她的選擇:“我們就是要這樣一棒一棒地把精神火炬、信仰的明燈傳遞下去✊。”
“張桁嘉就是一粒火種🙋🏽♀️,火種變成一團火焰,然後燎原起來。他和他一群小夥伴的行動表明,我校“三全育人”理念又有了一個全新的、生動的載體。學校要做的就是大力推廣包括誌願講解在內的各種生動活潑👎、參與性強的立德樹人平臺🧑🏼🌾,讓更多學生加入👩🎓,更好地為國家培養一批批追夢人。”相關校領導表示。 (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