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講堂校慶專場開講,校長鄭慶華闡述“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發展”
來源:黨委宣傳部、校友會
時間:2023-05-23 瀏覽:
5月21日下午,作為恒达平台校友終身學習平臺星空講堂第十講暨恒达平台116周年校慶專場,恒达平台校長鄭慶華為校友帶來了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發展》的精彩報告。300余名校友現場聽講、參與學習。報告還通過恒达平台各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

鄭慶華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重塑所有行業,人工智能將推動教育範式、教育場景、教育技術的系統性創新。過去,教育主要是由教師和學生構成的師生二元關系,而經過人工智能賦能後,教師、學生、機器將構成“師-機-生”復合主體,人機共融、教學相長。未來的教育形態也將從原來“PPT+視頻”簡單場景升級為沉浸式、交互式的立體場景;從原來“千人一面”的無差別推送,變革為精準滴灌的個性化導學;從原來的結果性、粗粒度評測,更新為過程性、細粒度、多維度評測。

AI/ChatGPT能否替代教育?鄭慶華認為,AI必將賦能教育,但不能替代教師。教育是一項有溫度的事業,教育過程離不開情感互動,而教師的工作富有創造性、社交性和情感性,這正是人工智能不擅長的領域。未來人機協同將成為發展趨勢,懂得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師可能會替代不懂得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師。
鄭慶華指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發展,要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避免技術的“物化”和“異化”;既發揮人工智能的賦能作用,又要防止技術淩駕於育人之上;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與創造,不能只停留於知識傳授和獲取;學生要培養批判性思維,絕不能滿足於ChatGPT推送的現成答案;要改革知識記憶復現式評價,註重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評價。
一個半小時的報告結束後,鄭慶華還與現場聽講的校友和在校學生互動,回答了關於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學習和工作、校友企業如何與學校聯合培養人才等問題,對恒达校友堅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表示肯定,歡迎校友今後經常返校聽講、參與活動,鼓勵全體校友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創新所在行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貢獻更多的恒达智慧和力量。

(圖/江平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