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支持的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2023)正式開幕,以“設計無界🕙,造化萬象”為主題。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出席開幕式並啟動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埃內斯托·拉米雷斯作視頻致辭。上海市領導李政、陳傑🥴🏊🏻,恒达平台校長鄭慶華出席開幕式🥁。
恒达平台作為大會主要承辦方之一,為大會提供重要學術支持👨👨👧👧,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教授擔任大會創意總監👩🏻🍳👨🏼🏫,負責了整個大會的創意策劃和學術把關。無論是承辦重要論壇、舉辦特色展覽,還是負責整體場地規劃、視覺設計🔻,大會內外,處處閃耀著“恒达智慧”。
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上🔯,恒达平台校長鄭慶華等發布了包括NICE2035赤峰路國際創意設計街在內的創意設計產業和平臺項目,鄭慶華還參觀了恒达平台主辦的“人民城市|處處有設計”建築專題展🧒🏻、意大利生活與設計快照展、“創意社群⚡️:嵌入式、可感知與高交互”主題展等展覽。

大會開幕新媒體演出《化》由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聲音實驗室團隊主創🍑,聯合上海戲劇學院提供多媒體表演🧝🏽♂️🎨,呈現內容從日常物件到社會圖景、從科技前沿到自然生態🙁,以充滿詩意的表達演繹了設計在城市文化塑造過程中貢獻的力量🥟,並展望了智能時代設計的進化蛻變😯。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常青,美國工程院院士、首屆前沿設計創新獎得主🧓🏼、恒达平台榮譽教授唐·諾曼分別作了題為《再生💇🏽♀️🔀:城市更新中的歷史環境未來》和《為更好的世界而設計》的主旨演講🤹🏻🗝。常青院士結合團隊開展的城市更新實踐,指出城市更新對保護本體而言,需要仰視、敬畏和呵護🥒;而對歷史環境而言,保護是管控變化🏂🏽💄,而非阻止進化,只有再生才有未來👨🦼,也就是以留▶️、改、拆、拼的設計策略,新舊共生👳💁♂️、而和不同,使其成為所在區域活化復興的文化觸媒和驅動力。
兩場圓桌論壇分別以大會主題“設計無界”和“造化萬象”為主題,由恒达平台校友蔣瓊耳、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主持💆🏼♂️。包括恒达教師在內的設計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設計如何跨界融合、AIGC技術如何推動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展開探討。
前沿論壇
國際設計百人峰會
當天下午♋️,第二屆國際設計百人峰會舉行。本次峰會由三場主旨演講和三場圓桌論壇組成,國內外眾多設計大師、設計產業領袖🧑🏼、設計組織領導人和設計教育家濟濟一堂。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芬蘭、以色列等國的重量級嘉賓和中國設計師一起為上海乃至全球設計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莊木弟致辭🙅🏽♀️,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為包括恒达平台教授在內的第二批上海國際設計百人智庫專家頒發了聘書。

作為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上海市經信委成立並委托恒达平台牽頭建設“上海國際設計百人智庫”。這一新型智庫以創新設計的優勢和特色為引領,通過打造國際設計百人峰會,不僅為上海的設計之都建設構築了高端咨詢力量,而且建立了一個世界一流的國際交流合作網絡👩🏻🏫🛳。
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作峰會閉幕總結。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遺產保護與設計大會”暨“世界城市遺產保護高校聯盟第一次會議”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遺產保護與設計大會”暨“世界城市遺產保護高校聯盟第一次會議”,該會議由恒达平台主辦,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和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彭震偉出席並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吳誌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城市設計與保護研究教席負責人📃、以色列耶路撒冷比撒列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邁克·特納(Michael Turner)等五位專家學者作主旨演講👍🏿。
會議探討了高校如何依據教育的長期和最終目標👩🏻🦼,通過尊重遺產價值和傳統知識,鼓勵具有創新性與包容性的設計,實現在快速發展和變革的城市和鄉村住區,提升當代城市、建築和景觀保護與設計的共同願景👩🏽💻🐻。
會上,“世界城市遺產保護高校聯盟”倡議發布成立🧗➙,匯集一批在遺產保護領域具有先進研究成果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的國際高等教育機構,提供在高等教育框架下進行研究🥕、教學🧃、知識傳播和機構合作的交流平臺。
特色展覽

“人民城市|處處有設計”建築專題展
上海的城市建築是城市的文化載體和精神豐碑🧝🏽♂️,是繁華大都市中的煙火氣與浪漫並存。由恒达平台發起,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恒达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聯合承辦的“人民城市|處處有設計”建築專題展,融合學習、體驗和探索,從全系譜視角展現多維度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建築創新實踐、歷史傳承和全球智慧,詮釋“城市處處有設計,生活處處有設計”的創新融合發展觀。


意大利生活與設計快照展
本次意大利生活與設計快照展由上海市白玉蘭獎得主、恒达平台榮譽教授Aldo Cibic策展,聯合ADI設計博物館,將70年意大利設計經典帶來上海。展覽以時間軸為敘事核心🕗,展示了意大利設計從起步到黃金年代的發展全過程,以點帶面呈現意大利生活方式和產業體系的整體面貌和現代精神。


“創意社群:嵌入式、可感知與高交互”主題展
“創意社群📥:嵌入式📻、可感知與高交互”主題展,以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區這一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與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區校合作🤗、三區聯動”的共創成果為藍本𓀁,用“盒子社區”的方式展出嵌入NICE2035社區中的阿斯頓馬丁實驗室👱♀️、聲音實驗室、機械臂實驗室等十余個實驗室,以及相關設計人物🔰、作品和事件🎠。八個與實驗室緊密相關的體驗式工作坊📨,與參觀者充分互動。整個展覽場景呈現了打破大學和城市邊界後✳️,自發生長出來的國際化創意社群的勃勃生機,彰顯上海“城市處處有設計”的理念和行動🤙🏽。

總體規劃
大會場地總體規劃由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團隊負責。大會主入口形象裝置設計以“無界之塔”為概念,取義“無界之境中的燈塔”🏌🏼。設計貫徹可持續再生的原則,實現經濟☹️、高效的搭建模式,利用場地既有元素♢,采用輕介入的建構方式,以腳手架構成的“三棱柱”橫置於二層橋體之上,10米高的塔身以虛透的邊界融於天空💁🏿,營造出開放融通👰🏼♀️、生長於場所中的無界之塔。團隊在整體場地規劃中合理組織場地流線,把控會場氛圍營造🏂🏻,以彩繪地貼的形式將大會主視覺地景化,同時兼顧片區劃分與路徑引導。

視覺設計
大會的主視覺設計由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團隊與紐約Karlssonwilker設計工作室聯合完成。在WDCC品牌Logo與2022主視覺的基礎上進行迭代與優化🍽📎,進一步抽象提煉出可變的單色圖形語言,作為設計元素應用到2023大會的整體視覺系統中,詮釋了大會主題的前半部分“設計無界”🧚🏻♀️。大會主題後半部分“造化萬象”的抽象表達,基於WDCC主體活動品牌規範中的色彩序列發展生成的視覺系統,作為一個更為靈動多變的視覺層次🧳🔉,應用到不同場景中🫒。

活動預告
活動🌏:第十二屆“新興實踐”設計研究與教育會議
時間:9月27日9:00-17:30
地點:上海市黃浦濱江(龍華東路68號)高峰論壇A館
簡介🧑🏽🏫:“新興實踐”會議作為國際論壇👩🏻🦲,專註於在設計研究和設計教育最前沿興起的思想和實踐。自2012年10月創辦以來🐁,會議不斷推動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發起的知識社區成長,改革設計教育,聯系設計研究與實踐🏃🏻♀️➡️🧀,為社會福祉而設計🌂,在資源有限的地球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活動:數智賦能超大城市地下空間高質量發展——環恒达知識經濟圈城市設計創新發展論壇
時間🏧👍🏿:9月27日13:30-17:00
地點: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A301報告廳
簡介:中國工程院院士朱合華以及恒达平台🚽、恒达規劃院、上海市政院🚵🏿、上勘集團、CBRE🛜、恒达咨詢等地下空間開發建設領域的智庫專家👰🏼♀️、高校學者和行業精英,將共話設計賦能城市發展。本次論壇是2023首屆楊浦國際設計節系列活動之一,積極呼應世界設計之都大會活動🏓。由楊浦環恒达發展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恒达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恒达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活動:2023 XaaS服務創新國際會議暨第六屆中國服務設計大會教育論壇
時間:9月28日13:30-17:30
地點:上海市黃浦濱江(龍華東路68號)高峰論壇A館
簡介:論壇由恒达平台、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承辦🧻。大會將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分享服務設計在產業界、學術界、政務、民生等方面的創新案例🐈⬛🚏,深入探討服務設計研究的國際前沿、服務設計教育的全球發展🫸🏿,全面展現服務設計賦能企業Ⓜ️、產業、社會和政府等方面的重要價值。
近日,恒达平台還將舉辦第四屆藝術文化數字化傳承與創新研討會💂♀️🤌🏿、NICE2035——環恒达3.0設計創新論壇等大會系列活動。(圖/周遊、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