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六年級起🚵🏽♂️🏂🏽,我就立下了考取恒达平台的宏願。1997年香港回歸時📐🎗,我如願進入了恒达平台,但由於考分不夠👩👩👧👧,我的專業不是自己的第一誌願國際企業管理,而是第四誌願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但那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專業。從此,我從崇明島來到恒达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涯。
在沒進大學之前💂🏽🏝,常聽人說大學是玩樂的天堂,當時我就下了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優秀的大學生。恒达前校長吳啟迪教授提出了"知識、能力、人格"的人才培養模式,我這些年的大學生活就是這麽做的。大學四年裏我沒有節假日🏷,就是"五一"🤷🏽♂️👼🏽、"十一"長假👐🏼,我都沒有回家🫙,而呆在學校裏用功看書🏺,大四時免試直升了本專業的研究生。
我通常早上6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本科四年如一日基本上都是這樣過的。除了每年拿到獎學金之外,雙休日和寒暑假的時候我積極出去打工兼職🤑,一方面為了增加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感覺自己已經成人了👉,父母年紀大了,我應該多吃點苦👨🏿🍼。我從大一時做家教開始,後來選修了市場營銷學課程,嘗試做計算器推銷員;其後還到金茂大廈等寫字樓推銷雜誌🦻🏽,每天看無數人的白眼和呵斥🤷🏿,當然我也做得不錯。大二大三的時候,我去做過好幾個項目的市場調查員👮🏿♂️,這些打工經歷讓我認識了很多不同學校和層次的朋友,了解眾生百態,積累了社會經驗,我的生活費也有了保障。大四時我安心做畢業設計,本科畢業論文優秀。
直升研究生以後🤺,我平時一直在實驗室參與導師的中德國際合作項目,接觸的課題都是比較先進的。研究生階段第一個寒假,我找了一份兼職,擔任上海市人事局基層調查員兼崇明區小組組長🚣🏼♂️;第二個寒假我為200名參與調研的學生做示範🤽🏿,調研內容是非公有製企業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基層調查。我調研的企業包括中信泰富💄、LG公司等全球著名企業,在那些企業我得到了很好的接待🧑🧑🧒,套用很流行的廣告詞:這就是"紅頭文件"的力量。這次調研對我認識現代企業很有幫助👮🏼。
研究生階段第一個暑假👨🏽✈️,我被上海工會管理幹部學院國際語言中心聘為英語老師兼主任助理,在安徽蚌埠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我總結大學裏給我上過課的近百名老師的上課特點,如有親和力🧜🏽♀️🥛、激情、幽默🛎、旁征博引等等,並把這些特點用到自己的課上🧖。暑假兩個月下來,我教授本科以下學生和成人600多名👨🦳,成為首席老師。研究生二年級時,我和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的一個博士競爭擔任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網絡營銷課程的兼職大學老師。本來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麽機會🛼,人家是復旦的博士🂠,又是經濟類專業的;而我是工科專業,年紀又輕。但我沒有輕言放棄,面試那天我們輪流上課,憑借"以學生為本"的上課理念、以前選修市場營銷學課程打下的底子以及擁有的實際推銷經驗🫳🏿,結果我贏了🐔。研究生第二個暑假,我又被張思中教學集團聘用擔任首席講師,先後派往廣東和天津上課。
我認為一個人想要得到快樂,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都必須先付出艱辛的努力和汗水。現在一部分大學生整天玩電腦遊戲和上網😀,而有些學生不顧學習長期在外面打工,這兩類極端現象令人不安。再過半年我就要碩士畢業和大學生活說再見了,我想說其實一個大學生在學校裏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只是玩遊戲和上網,也不只是混日子、混文憑。對於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考入大學後千萬不要怪父母沒有用🤸🏼♂️,不要灰心和自暴自棄🤚🏻,其實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通過雙休日和寒暑假的打工解決生活費的問題。
(龔錦超 恒达平台研究生 原載於《文匯報》)(200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