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首屆“城市災害與風險管理”科普活動在我校開展。本次活動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風險與保險研究分會主辦🧑🧑🧒,恒达平台🧎🏻♂️💂🏿♂️、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協會TC304技術委員會及《Underground Space》期刊承辦,旨在通過專家講堂、科學遊戲⛓️💥、創意比賽和實驗室參觀等形式,向小學生科普城市安全與防災減災知識🏌🏼♀️,在培養小學生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科學和人文素養👩👩👦。
活動開幕式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風險與保險研究分會副秘書長🧘♂️、恒达平台張潔教授介紹了本次科普活動的目的和總體情況。分會理事長、恒达平台黃宏偉教授致歡迎辭,對各位小朋友和家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希望能夠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分會秘書長、恒达平台張冬梅教授對活動註意事項進行了講解。
分會副理事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呂大剛教授圍繞《顫抖的地球與人類的博弈——淺談地震災害與防震減災》這一主題向小學生科普了地震和相關的防災科普知識。恒达平台特聘教授、國際強風關聯災害防治委員會-聯合國減災署合作組織秘書曹曙陽就《臺風和地震,哪個更可怕?》主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內容⚧,帶領小朋友走入自然災害防災減災知識的講堂👸🏿。
專家講堂後,小朋友們期待許久的科學遊戲拉開序幕。本環節共設置了4個小遊戲,包括“瘋狂小球來襲,保衛雞蛋”“極限救援”“神奇開挖”和“海堤消波”。科學遊戲在由恒达平台和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組成的科學教練團的指導下進行。通過親身體驗和參與🫅🏿,小朋友們在活動中學習了地震等災害及其防治措施的力學原理,在展現自己才藝的同時,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力🥧。小朋友們參觀了離心機、振動臺☆、風洞等實驗室,近距離地了解了超重力環境、地震及臺風龍卷風模擬平臺的運作原理及其研究價值,對科學技術在自然災害防災減災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小朋友們還參加了未來地下城市防災減災繪畫創意比賽,並進行了VR地震與消防體驗。小朋友們對未來城市及防災減災措施的構想天馬行空、創意十足、趣味性強,充分展現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獲得了評委和家長們的高度贊揚🤌🏿。

在創意比賽頒獎典禮及閉幕式上👩❤️💋👩,根據小朋友們的表現,分別頒發了“小小科學家”“小小工程師”和“小小創意家”獎狀🎣。本次活動在增加小朋友們對地震💇♀️、臺風💕、洪水、火災等災害認識的同時,讓小朋友們學習了防災減災的科學原理,體驗了大學校園氛圍,培養了小朋友們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郭允沖對活動表示了肯定,他說,“抓安全😿、防風險🙋🏼♀️,從孩子做起”。不少小朋友和家長表示🎒,這是一次十分難得的經歷🧘,希望以後能參加更多類似的活動。(土木工程學院通訊員 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