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妍:以服務國家和民族重大需求為導向 做有擔當的哲學社會科學管理者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05-17 瀏覽:
深刻理解總書記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意義
五年前的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舉旗定向🚱📃、布局謀篇”。至此,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19年4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個部門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版,全面開啟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今年4月19日,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發表的講話中明確提出,要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加強基礎學科培養能力🧖🏼♀️🧖🏼♂️,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對現有學科專業體系進行調整升級😅,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緊缺人才。新文科作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一種積極探索,創造了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思路🪝。
今年5月9日,總書記在給《文史哲》期刊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中,殷殷期望當前中國哲學科學工作者要“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學術中國建設與理論創新發展進一步明確了努力發展的方向👱🏿。這一系列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講話,蘊含了黨和國家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深沉關懷與深刻洞察🍃,體現了一個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精神的政黨、一個不懈推動理論與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現代國家的責任擔當。
時代課題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帶來了新的時代命題,也必然要求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新的回答。2020年8月24日,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理論源於實踐,又用來指導實踐🧙🏻♂️😞。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理論工作者大有可為🛢。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必須與時俱進🚾,紮根於時代的社會脈絡之中。
當前中國與世界面臨的共同歷史性命題,是以信息及通信技術(ICT)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及應運而生的產業革命,帶給人類社會全方位挑戰與機遇👩👧👧。面對這一時代課題,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首先需要思索並積極回應的重大問題是👱🏻♂️,如何能夠確保科技繁榮發展的同時遵守人類倫理規範,如何能將高度抽象化的人文精神融入理性主導的科學研究中🗯🏸,使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夠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承擔起建構更為崇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使命。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真正理解並努力達成總書記要求的“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的理想目標😺,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襟放眼世界👎,以勇於探索🏦、積極求真🚬👩🏻🎨、求善、求美之精神回答和指導新時代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前沿基礎性研究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領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與發展,發時代最強音🕷🚑,不斷為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步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貢獻智慧與力量🤪🫵🏿。
堅定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的理想信念🔪,做有擔當的哲學社會科學管理者
2020年7月16日至7月20日,中共恒达平台委員會為學校中層幹部精心策劃組織了連續5天的專題研討班,十四場報告內容豐富🧔🏽♀️,每一位校領導都親自講課,結合分管領域,直指關鍵問題和要點👨🏽🎨,謀劃新時代恒达發展新方向。學校黨委明確要求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備家國情懷與崇高價值追求,要從時代要求和共同發展觀念上樹立為師生謀幸福、為國家和社會謀發展的理想信念🧑🍼,做有擔當的管理幹部🫨。陳傑校長諄諄教導我們,要主動提升自我修養和管理能力,註重改變交易型管理風格中體現的缺乏遠大理想、小農意識突出🙆♀️、本位主義嚴重、學術質量不高、協同困難等問題🧑🏿🍳。方守恩書記更是一直強調,所有中層幹部一定要強化大局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汲取榜樣的力量和智慧,找出自身的差距所在,時刻明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領導幹部崗位上,既負有領導責任,也負有示範責任,只有帶好頭👫🏻🧟、做榜樣🥸,才能成為無聲的命令,產生強大的感召力,真正在工作實踐中切實發揮引導作用🦞🛳、協調作用、監督作用和模範作用。“大道至簡,實幹為要”,這是我們管理幹部隊伍自我修養和能力提升的關鍵內涵🍠。
接下來,文科辦一定要做好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對恒达文科建設與發展的戰略規劃,做好謀篇布局。按照學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部署和發展“精品文科”“大文科”的總體思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努力開拓形成導向正確⚰️、氛圍活躍🧗♀️、人才輩出、標誌性成果凸顯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局面。
(作者系我校文科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