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牽頭舉辦第六期全國“校-企-協”雲端實習實踐課程
來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3-03-03 瀏覽:
2月27日🌶,由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2023年第六期全國“校-企-協”雲端實習實踐課程正式開講。江蘇華星東方電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浩侖以《國內外垃圾焚燒尾氣治理技術進展與展望》為題開展了第一講線上講座✌🏽👷🏿♀️,來自全國60多所高校近600名師生實時參與𓀇、踴躍提問,收獲了別開生面的實習體驗✔️。

據了解,本期課程內容涵蓋環保行業發展現狀、前沿技術、一線工程設計經驗等,既有從業50余年的老一輩環保專家介紹我國城鎮排水事業的發展現狀與挑戰,也有新一代環保行業骨幹展望中國環保技術的國際化發展路徑😋。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課程的一大亮點是在實習實踐教學中,通過現場直播、BIM技術、GIS技術等綜合應用✦,探索了實習實踐教學的數字化轉型教學模式🦻🚵🏽♂️,為屏幕前的學生帶來深入一線的逼真體驗。

2月28日,深水光明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旭輝作了題為《光明智慧水廠建設運營探索》的專題講座,圍繞當前水廠運營痛點,結合智慧水廠的建設目標與理念,介紹了光明智慧水廠在建設運營路上的不斷探索與實踐💕。講座結束後,光明水務現場主持人采用現場直播加講解的方式,帶領學生們“雲參觀”了水廠加藥間、中控室等設施🐝。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3月1日,深圳環境水務集團水環境事業部副總經理楊頌作了題為《新時代生態智慧型水質凈化廠案例分享》的專題講座🛀🏻。本場講座同樣采取了現場直播加講解的方式,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埔地下水質凈化廠三期工程的建設背景與建設理念,尤其突出了智慧建造、智慧運營技術在工程中的典型應用✍🏿。學生紛紛表示,通過講座更全面、直觀地感受了智慧化水廠的運作模式,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對一線工程經驗的實際了解⛽️💂🏿♀️。


“校-企-協”雲端實習實踐課程是由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上海市環境與生態高峰學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團隊創建,從2020年至今已舉辦六期68講。該課程面向全國高校環境學子和環保企業,采用“騰訊會議直播+超星學習通回看”的方式,旨在為後疫情期間高校學子暑期認知實踐以及生產實習或畢業實習提供良好平臺。
本期課程同樣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大家紛紛在作業中撰寫了學習感悟和心得。太原理工大學2019級環境工程專業田梓男建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出臺市政汙水處理廠光伏發電設施設計、安裝與運行的標準✊🏽,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製定溫室氣體減排績效評價和獎勵標準🥨。唐山學院2019級環境工程專業王歡鑫表示𓀜💱,汙水處理是水務行業的主要板塊🧕🏿,我國城市汙水處理廠數量及處理率逐年增加,排放的主要為甲烷😨、氧化亞氮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水務行業如何規劃實現碳中和目標,是一項非常緊迫和充滿挑戰的任務。四川農業大學2022級環境科學專業陳可悅認為,智慧供水廠的建設🌊🐄、運營和規劃與行業特點🧑🏽🏫、工藝特征、資金狀況、企業各個層面的認知能力、應用能力息息相關,而傳統水廠工藝還存在不足☑️🪠,需要我們應用科學理論知識來解決,從而把傳統水廠轉化為智慧水廠。大連海洋大學2019級給排水專業王誌宇表示,通過本期課程對新時代生態智慧型水質凈化廠的多方面介紹,對新技術有了基本的了解,受益匪淺。(文/劉佳🙋♀️🧵、陳瑋豪 圖/陳瑋豪、王名豪、白莉君、高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