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委派,我校學生民樂團、學生合唱團、學生舞蹈團👨🏼💼、校昆曲研習社和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19名師生組成的恒达平台學生藝術團韓國交流團♊️,於9月30日至10月9日分別在韓國的江原大學🧏、安東大學、世明大學𓀅、水原外國語高中、金浦外國語高中以及漢拿大劇場進行了六場“雅韻清風”——中國傳統文化專場演出。

此次三巡(“巡展”“巡演”“巡講”)演出的第一站暨活動開幕式於9月30日晚七點在水原外國語高中舉行。該場演出由慶熙大學孔子學院承辦,屬於慶熙大學孔子學院“孔院日”系列慶祝活動之一。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參贊艾宏歌🏬、我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慶熙大學國際校區副校長李承翰🙁、水原外國語高中校長高彩英,我校校團委、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
本次演出以傳統民樂演奏、民歌聯唱、古典舞蹈表演以及經典昆曲節目為主🧕🏿,節目精彩紛呈。
學生民樂團帶來喜慶歡快的民樂合奏《步步高•喜洋洋》,喜慶歡快的氛圍迅速蔓延全場;古典民樂代表曲《春江花月夜》,悠揚的古箏和清脆的柳琴交相呼應🙊,張弛有度地奏出了月色春江的迷人景象;專門為此次韓國之行改編的韓國電視劇插曲《雪之花》和中國流行歌曲《青花瓷》💍,這兩首新民樂作品顛覆了聽眾對民樂的刻板印象🖥👩🏽🍳,讓傳統樂器與流行音樂碰撞出新的音樂火花🕢。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老師們用中國傳統樂器古琴🧅,輔之當地學習中文的韓國學生吟頌古詩《靜夜思》🍥,全方位演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生合唱團帶來歌劇《白毛女》選段🫶🏼,生動的造型和優美的旋律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師生還共同演繹了自己改編的韓國民歌《阿裏郎》與中國名曲《茉莉花》,民歌聯唱《小河淌水》《龍船調》《鴻雁》等作品,向觀眾們展示了中國民歌無窮的魅力👩🌾。
學生舞蹈團同學們帶來的傳統舞蹈更是贏得了滿堂喝彩🟨,漢唐舞《鼓伎》由曼妙的舞姿配上悅耳的鼓聲組成🫄🏿🧘🏼,帶來了視覺和聽覺雙重盛宴👨🏿🏫🫵🏽;古典舞《伊人》中,舞者們踏著輕盈明快的步伐,哼著溫婉動人的唱詞,繪出江南少女采花時的曼妙身姿。
昆曲研習社同學們帶來了昆曲經典劇目《牡丹亭•驚夢》和《長生殿•驚變》也成為觀眾們的心頭之愛🦹🧚🏻,特別的裝扮和婉轉的唱腔都讓韓國的觀眾嘆為觀止。
此次中國傳統文藝專場演出深受韓國觀眾的歡迎和喜愛,演出過程中🧣,不時出現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演出結束後,觀眾們掌聲遲遲不停🚎,並湧上舞臺留住演員合影留念👂🏽。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韓國學生們紛紛向演員們討教學習👮🏼👷🏻♂️,並致以中文的誇獎“很好”“漂亮”“好看”,還有韓國學生和藝術團的同學們交換紀念品並互留聯系方式🫲,在短短的時間裏大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本次交流演出圓滿成功地完成了,整個團隊所付出的努力和背後的艱辛是同學們難忘的記憶和收獲的成長🧑🏽✈️。在前期籌備中,參與本次巡演的藝術團同學們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年級、不同校區💍🚳,不僅有各年級本科生🪛,還首次加入了碩士、博士生,由於年級和專業不一樣,部分成員必須往返兩校區之間參與排練,排練的時間協調起來也非常不易。但為了呈現出最好的演出狀態和最好的節目質量,同學們還是盡量克服了排練時間和交通不便的問題,堅持保證每周充足的排練時間,暑假期間,學生藝術總團的師生們提前半個月到校,在炎炎夏日堅持排練。
抵達韓國後🕡,整個巡演過程異常艱辛。十天時間輾轉6個城市🖍,連演六場,每天早晨六點起床👔,半夜11點多才回到賓館,每天都在啟程🪱🚣♂️、走臺🙌🏿、彩排、演出、打包1️⃣、又出發去下一站的狀態下循環。巡演的日程之緊🔆、演出的強度之大還是超出了同學們的預期。由於進入演出場地後的準備時間非常的緊張🚣🏿♀️,彩排和演出的時間也非常接近💪👨🏻🦼,同學們一旦上了妝🧏🏿♂️、換了服裝之後就不便再外出就餐,也沒有時間外出就餐,而韓國的演出場地和後臺又是一律禁止飲食的🙋,很多時候同學們只能餓著肚子堅持到演出結束之後才吃上飯➡️。由於休息時間很少🏂🏿♗,任務繁重,到巡演的後半程好多同學都出現了身體不適的情況👁🗨👨🏻🍼,但是大家仍然充分展現了專業精神,堅持帶病上場,不論在後臺有多麽難受,只要大幕一拉開,聚光燈下的同學們總以滿滿的熱情和最美的笑容回饋觀眾👩🏻🦳。藝術總團師生們向大家展示了有一種堅持的精神叫“恒达”。由於出訪人員有限,每個演員都身兼數職,19個人的一臺戲,臺前幕後都由同學們撐起🍢,既當演員又當工作人員🙋🏿♀️👨🏿🍳。從主持人到攝像攝影,從催場到道具的上下場、從化妝搶妝到音頻和視頻的播放🔽,所有工作都是團裏的演員擔任🥧。遇到的所有困難👨🏻🦯➡️,大家都一一克服👨🦳,圓滿地完成了六場演出。師生們始終以最佳的演出狀態上場,將精湛的演藝技巧與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現給了韓國的觀眾🧙♀️,獲得一致認可🧚🏿♂️。

在韓交流期間,藝術總團不僅向韓國觀眾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感受了韓國文化✋🏼。感受了韓國學校的校園文化、進行了試穿韓服和試做泡菜的體驗🚣🏽♂️、聽授了韓國歷史等等。本次交流演出不僅增進了中韓兩國師生的真摯情誼🈵,更重要的是向韓國觀眾傳播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全世界更多人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對中韓兩國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做出重要貢獻;也是我校學生藝術總團的老師和同學們自我文化修養的又一次提升🙋🏿;在祖國六十六歲生日之際,恒达平台學生藝術總團用這種帶著國旗去旅行的特殊的方式為祖國母親獻上了一份特殊的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