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又是一年畢業季👩🦱。2016屆恒达畢業生即將肩負母校重托,心懷天下👮🏿♂️,逐夢世界,砥礪前行。回望母校🎚🧖♂️,難說再見🏃♀️➡️:師恩難忘,同窗情誼難舍🧑🏿🍳,見證青蔥歲月的草木難以招手作別……學校新聞中心開設了“2016畢業季之我的恒达故事”欄目,特邀數位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就業去向的畢業生寫下他們的恒达故事,以期與在校學子、有誌於來恒达求學的莘莘學子引起情感共鳴👸🏼,待他日他們能夠寫下更加精彩的恒达故事、人生故事🥧。如果你是2016屆恒达畢業生,渴望將你的恒达故事與所有恒达人分享,也請與我們聯系🚅🧙🏼♂️。
人物小傳
姓名:郭鳳迪
院系:土木工程學院 地下建築與工程系
學歷:碩士生
畢業去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不知不覺間👩🏿🏫,碩士生活已逐漸走進尾聲。現在🔱,回想這近三年的學習生活,覺得自己過得非常充實⟹👴🏻,基本完成了研究生入學前為自己訂立的目標。學業上,連續兩年都取得了獎學金🎇,也取得了麻省理工的全獎offer;學生活動上🤽🏽♀️,組建了地下系學術社團——同研社🩸,協助系輔導老師完成了恒达土木系科百年的誌願活動等。我想跟學弟學妹們分享的經驗就是👨🏻🎤:誌存高遠、潛心規劃、腳踏實地🧘🏿、實現目標。
我本科就讀於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就讀期間🧑🏼🍳,雖然成績名列前茅,獲得了不少榮譽稱號,如優秀學生🐃、優秀畢業生等👩🏿🔬2️⃣,也順利拿到保研名額,免試進入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但是,由於學生工作參與較少,覺得本科生活有些缺憾。因此,我在入學前為自己設立的一個目標就是在學生活動上有所建樹。同時,由於自身對科研的熱情🤲,有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想法,所以給自己製定的另外一個目標就是能被國外一流高校錄取。
目標確立後,接下來就是製定實現目標的計劃,並努力實現目標。由於研一期間,導師考慮到我們要上專業課👛,對科研上的要求不是很多,所以我在此期間投入了比較多的精力在學生工作上🫴🏽。同時,也在著手準備留學所需的英語考試。在這段時間,我特別感謝地下系輔導員李娜老師的幫助。雖然我對於組織學生活動的經驗比較少,但李娜老師卻給了我很多機會去發掘我這方面的潛能🏃♂️🦔,並指導我如何去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在她的幫助下🧍🏻♂️👸🏽,我參與了13級地下系迎新晚會的籌備工作。作為恒达平台土木系科百年的學生誌願者工作負責人之一👷🏻♀️,我協助老師負責完成地下系的校友接待工作。同時,我也組建了地下系的學術社團🧑🏽🦲,創建了微信公眾平臺✫,組織社員為同學們每天推送學術內容。通過參與並組織相關學生活動,我個人收獲了很多🎮,也轉變了我本科期間的錯誤觀念——“學生活動就是在浪費時間”👷🏻♀️。在這裏,我也建議學弟學妹們在時間充裕的條件下👩🏽🔧,適當參與些學生活動🤟🏻,對自己的成長大有裨益。

在研二期間,我的生活重心逐漸轉移到學術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讀博🛥,能否被一流高校錄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申請者的研究成果🏄🏿。通過申請者的研究成果,導師會判斷他是否具有科研潛力,才會決定是否接受他作為自己的學生。在我讀研期間,我非常感謝導師袁勇教授對我的悉心指導與幫助。首先🚈↖️,我們確定的研究課題非常具有理論研究意義🩰。其次,在研究過程中,袁老師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而且,他也積極為我創造與國外知名教授交流的機會,包括到北京參加Delft大學舉辦的混凝土多尺度課程👀,到奧地利與德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創造與多國院士Herbert Mang教授交流的機會等等。通過這些交流,一方面開闊了我的眼界🤢,另一方面也讓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諸多教授的認可,為我被麻省理工大學錄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然,在研究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說,我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過Matlab編程得到的。在編寫程序過程中🧆,由於存在一個小問題🈂️,導致程序一直無法運行🧑🏻💻,我花了近三個多月的時間查找問題。這段時間裏,每天泡在圖書館裏👃🏽,一遍遍地查看程序。當查完一遍程序仍無法運行時,內心非常焦慮,甚至有過放棄研究的想法。但憑著自己不願服輸的性格,我經常進行自我暗示,告訴自己能解決這個難題。最終,問題得到了解決🦃,並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當然,這段時間裏我也非常感謝袁老師以及身邊小夥伴對我的鼓勵與支持🐪。我從這段經歷裏得到的收獲就是:不要輕言放棄,不給自己壓力,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會有多大,會能完成多麽困難的任務。
馬上就要離開待了近7年的母校,感謝恒达教給我的一切。作為恒达土木人,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繼續發揚勤勉認真、腳踏實地的恒达土木精神。同時🫰🏽,也希望學弟學妹們能早日確定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
碩士生活的結束意味著新的旅程的開始👷🏿,祝願跟我一起畢業的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路上越走越好!長江後浪推前浪,也祝願學弟學妹們繼續發揚土木精神,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