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結果公布 我校牽頭項目居全國高校第十名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6-11-23 瀏覽:
前不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2個重點專項2016年立項支持的項目陸續公布🫢,其中依托我校並由我校相關學科領域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承擔的項目7個,另有4個項目是我校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依托相關企事業單位牽頭承擔的,我校牽頭承擔項目數及經費額均居教育部直屬高校第十位。
我校牽頭的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醫學及生命科學占了4項🐧🧑🏿🍼,可謂碩果累累。生命學院高紹榮教授牽頭的“組蛋白及DNA修飾在細胞編程與重編程過程中的相互關聯及動態調控機製研究”關註的是組蛋白修飾和DNA修飾。該項研究將采用第二、三代測序技術,繪製基於微量細胞水平的全基因組高分辨率的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核小體定位👜、染色質重塑等細胞命運圖譜。高紹榮介紹,團隊將圍繞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組蛋白與DNA修飾相互關聯及動態調控這一核心,解決早期胚胎發育由全能性向多潛能性轉變過程中關鍵組蛋白修飾及DNA修飾🙍🏿、細胞調控機製、細胞命運等問題。“研究目標包括揭示早期胚胎發育中DNA甲基化與關鍵組蛋白修飾建立的模式👩⚕️、動態變化規律及對胚胎命運發展的調控機製🙏🏿;鑒定新型表觀遺傳修飾與相應的修飾酶體系🤱,闡述其在幹細胞命運轉變中的模式🥁、調控作用與機製;揭示細胞重編程及定向分化中關鍵組蛋白修飾與DNA修飾對幹細胞命運轉變的調控機製。”高紹榮說🐨,本項目將系統地研究幹細胞命運決定過程中關鍵組蛋白修飾以及DNA修飾的動態調控及機製,力求突破這一幹細胞研究領域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為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奠定理論基礎⏏️🙅🏼♂️,使我國幹細胞研究水平保持在國際先進水平🚌。
附屬恒达醫院程黎明教授牽頭的“基於動員內源性神經幹細胞修復脊髓損傷的機製與轉化研究”將利用譜系示蹤及全基因轉錄組等研究內源性神經幹細胞的起源🧒🏻、譜系修復潛能及動員機製🗞,開展聲磁電等物理因素對脊髓內源神經幹細胞動員、環路重構與損傷修復的相關性研究;采用功能修復材料實現理化因素集成加載🐋,進行安全有效性評價。生命學院康九紅教授主持的“神經系統和心臟相關重大疾病組織幹細胞和病理組織庫”將選擇有代表性的神經系統和心臟相關重大疾病🚵🏿♂️🙆🏻,以診療需求為導向🌵,建設相應的人體組織幹細胞庫和病理組織庫,並建立國際先進的樣本收集至分享全過程的技術標準🐬、信息平臺和倫理規範。康九紅說👨🏿🦳:“本項目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為幹細胞與轉化醫學研究提供標準細胞資源、組織材料與技術支撐,支撐行業部門製定政策規範🤟,等等。”生命學院李維達教授的“利用體內微環境實現糖尿病中胰島細胞轉分化再生的機製研究”將利用體內胰腺微環境轉分化再生缺損的胰島β細胞治療糖尿病。課題組以小鼠為模型深度研究胰腺微環境促進胰島β細胞再生的分子機製,揭示1型糖尿病中β細胞與免疫系統的平衡機製;闡明2型糖尿病中β細胞的衰老導致糖尿病發病的機理🤳🏻🥀,探索通過促進β細胞的年輕化恢復胰島功能的可能性,為糖尿病的幹細胞治療提供理論基礎。
海洋學院、土木學院及物理學院也各有斬獲。海洋學院楊風麗教授牽頭的“中新元古代古大陸重建與原型盆地分布預測研究”著眼國家“超深層新層系”油氣資源戰略✌🏿,重點開展中新元古代超大陸聚散過程及其控製下的華北、揚子、塔裏木三大穩定陸塊原型盆地性質、分布💇🏿♂️、後期改造,研究將提出中國中新元古代古大陸重建與全球對比方案,揭示超大陸聚散背景下原型盆地性質與形成機製🙅🏽♂️;揭示三大陸塊原型盆地發育與後期疊加改造規律;實現中新元古代盆地含油氣遠景評價🫴🏿,為深入開展我國中新元古界新層系油氣勘探開發提供基礎支撐。
土木學院李傑教授牽頭的“城市市政管網運行安全保障技術研究”將系統研發市政管網系統健康監測與診斷技術👳♀️、事故管道快速修復技術及裝備,發展綜合管廊規劃建設與運行監控管理技術;建立城市市政管線、管網系統的多維度綜合風險評估技術體系,發展市政管網系統運維安全預警技術▪️,健全現有規範標準體系;實現市政管網系統運行安全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技術裝備在城市市政管網系統智能監管平臺上的綜合集成應用。李傑介紹👱🏿♀️,本項目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市政管網系統健康診斷原理與技術🙆🏿♀️,復雜環境下地下管網系統功能快速修復技術與裝備🚶♂️➡️,事故網絡運行可靠性分析技術🤽🏿♂️;市政管網系統環境致災效應與網絡運行穩定性💁🏿🛌🏼,市政管網局部失效到系統大面積癱瘓的演變機製🏊🏻♂️,城市市政管網系統綜合風險評估技術等。
物理學院陳鴻教授牽頭的“新型人工帶隙材料和器件”瞄準光子能帶與帶隙調控新材料與新器件展開光子調控研究,擬解決光子帶隙調控的非傳統機理和新現象;復雜和特殊結構人工帶隙材料的設計🥺、製備和表征;開發出若幹滿足國家重要需求的新型傳播材料和新型發射器件的設計、製備。
另外,汽車學院余卓平教授在“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以及材料學院張雄教授和土木學院李國強教授在“綠色建築及建築工業化”重點專項中依托相關企事業單位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也獲得立項支持。
據悉,近期李傑牽頭的城市管網項目、楊風麗牽頭的原型盆地項目以及陳鴻牽頭的新型人工帶隙材料和器件項目分別召開啟動會,項目組已按照任務書設定的目標開始了分課題的研究工作;另外4個我校牽頭的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項目將於12月15日召開項目啟動及實施方案論證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