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新媒體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正文

“印”出我人生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6-12-19  瀏覽👩🏻‍🎓:

      在今年的工博會上,高校創新創業的展區邁濟智能科技前人頭湧動:小小的噴頭在“嗞嗞”跳舞🗑,轉眼間🤵‍♀️,花瓶、地球儀🧟、面具一件件栩栩如生地誕生在一個黑盒子裏⛓,觀眾嘖嘖稱奇😎。盡管創業時間不長,這家主推3D打印業務的科技公司已經步入正軌🦨,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面向創新教育的3D打印教材,也在上海及周邊眾多學校進行推廣。短短2年,面對熱鬧卻也亂象繁生的3D打印市場,這家恒达學子的創業企業是如何成長的?記者采訪了趙誌同,聽他講自己的成長故事。

itpgj5lng60qv52

一路跌撞🖐,未曾磨滅心中理想

      趙誌同和一般大學生創業的CEO的確有點不一樣。與那些品學兼優的CEO不同,趙誌同既不是學霸😚,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職業經歷跟3D打印一點也不沾邊🈺。
      出生在山東農村,調皮搗蛋的他透著一股機靈勁兒,從小的玩具就是“拆機”,別人家扔掉的舊收音機,他撿回來拆了裝,裝了拆♢,居然讓壞收音機重新發聲廣播了,鄰居樹起大拇指邊稱贊邊調侃說:“這孩子💁‍♀️,靈巧👳🏿!將來要開公司!”聽者有心🏺,“長大後開公司”逐漸在趙誌同的心裏生根發芽。一上大學,有了時間🤾🏽💫,趙誌同就想著開個公司🕺🏿。初涉商海的他賣過電話卡,擺過地攤,當過兼職老師,還幫老師做過網站,積累經驗的同時代價也頗為昂貴👨🏼‍🦰🥼:學習成績一路走低🎒💤,因為沒有通過英語四級,他沒拿到學士學位證書。帶著遺憾💺😙,計算機專業的他在省城濟南找到一份軟件工程師的工作🚣🏻‍♂️,過上朝九晚五的生活。
      “兒時的想法依然時常從內心冒出來🐑。”在濟南工作的一天晚上,他敲開山東大學學生宿舍的大門,一戶戶推銷自己手裏的MP3👨🏻‍🍼,夜色中被宿管大爺抓個現行,連人帶貨一起被掃地出門🪴。
      2006年↙️👨🏼‍🍼,省城的安逸已經罩不住他想闖的心,他辭去安穩的工作跳槽到了上海,從一家小公司起步,2010年又跳槽進了惠普🙍‍♀️⛩,做上了職業經理人🧋。在這家知名世界500強公司🧔🏽,待遇的優渥使他實現了上海的安居夢🚴。
      兩年後,一個同事因讀書而離職💂🏽‍♀️,離別時對他講:“去讀書吧,你比我強。”這句話觸動了他塵封的心結。懷著對自己大學生活深深遺憾和眷戀🧝🏻,幾個月的用心準備🍋,趙誌同以優異的成績入讀恒达平台就讀工商管理碩士🖕🏼,在已經工作打拼十年後又重新回到校園👃🏽。在這裏🧑🏻‍🎓,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經濟管理知識🥍,充分享受著年輕人的“思想風暴”,生活的另一扇大門徐徐為他打開。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與一個校友交流時得知3D打印行業前景非常好,對方又掌握3D打印技術,現在正期待有人加盟創業💆‍♀️,他突然感到🛝:自己十年來的兜兜轉轉都為了遇到這個機會🦄。

在恒达,邁濟找到“家”了

      2013年年底,邁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恒达科技園掛牌。在剛剛成立不到4個月時💇,邁濟就經歷了合夥人跑路📌、股東變更的生死考驗🌃。
      說起來還源於第一單生意🤛🏿。這一單生意算是朋友交情,對方滿懷希望地買了2臺3D打印機,租了漂亮的展廳推銷3D打印𓀒,結果門可羅雀🤾🏼‍♀️,不久後宣告失敗🎚👲🏻。到了2014年4月份,再也沒有一張訂單🏃🏻‍♀️‍➡️🧑🏼‍💼,合夥人不幹了🙆🏼‍♀️,雙手一攤:“這個生意不賺錢,咱們放棄吧!”
      剛開張就關門?那可不行!趙誌同找到了新的合夥人,公司也完成了一次股東變更。但是,接下來路怎麽走🧘🏻?
      “做設備還是做業務,抑或做技術🩻?”每天清晨起床,趙誌同腦海裏都會蹦出這個問題🤣,如影隨形。於是,他背起背包⚖️,帶上資料🦘,奔波於展銷會、同學聚會🧑🏽‍🦲♨️、廠商溝通會之間,找產品🧑🏼‍🦱,找市場,找渠道,只要市面上有的3D打印機,他都買來研究🤏🏿,只要是客戶需要🆖,他都想辦法滿足🤹🏿‍♂️。
      創業艱辛,入了行才知道水深。趙誌同發現🐉,市場接納的和自己原本規劃的根本不能匹配👞,於是決定邊做邊摸索,慢慢找路子,他堅信路在腳下。
      一個合夥人從美國帶來一臺高精度SLA光固化3D打印機,市場銷路很好,他們跟廠家聯系想做中國代理,結果因為自己的業務量太小而被對方拒絕。“只好從美國買回來,一次扛幾臺回國來賣⏯。” 他們開展工業級3D打印服務👧🏼,把客戶的需求拿到廠方做加工🤜,做中間商🧑‍🎤,賺點差價。趙誌同有一度琢磨做3D打印照相館,但是打印成本高,打印效果還不盡理想👉🏽🔥。後來得知當時在淮海路上做3D打印照相服務的幾家店都倒閉了。
      與此同時,第一代IMAGINE magicbox的市場返修率高,客戶口碑不佳的現實令趙誌同感到挫敗。他深知🌝,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有自己的品牌,研發一款高水平3D打印產品是邁濟的當務之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與創業導師的交流中🤾🏽‍♀️,趙誌同得知中德工程學院有老師在做3D打印方面的研究🏂。對接後🦜,對方表示可以開展科研合作👩🏻‍🍳,趙誌同欣喜若狂✵🕺🏿,隨即憂心忡忡起來🏌🏼‍♂️:錢從哪裏來?
      得知邁濟科技的經營狀況後🍄,科技園孵化器的負責老師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負責人告訴趙誌同👕,去“申請大學生創業基金”👨🏻‍🎤。於是在他們的幫助下🧯,2014年年底,20萬上海市中小企業創業基金打入邁濟的賬戶,“這筆錢真是雪中送炭🚧。”趙誌同說。
      2014年7月🪛,邁濟的研發團隊與中德工程學院的老師進行了深入合作,經過一年多的反復研發🧑‍🧑‍🧒‍🧒,2015年10月😕,第二代基於FDM技術(“熔融沉積”技術)的桌面型3D打印機面世了。這款打印機具有打印精度高、功能全🧑、簡便易用特點🚣‍♂️。在合作的過程中,趙誌同了解到👨🏻‍🔧,隨著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作為教學工具的3D打印機在未來應該有廣闊的前景🌯。

找到方向:做創新教育與服務提供商

      “做教育🦐?你有資源嗎?你有教育界認識的人嗎?”當他把做教育這個想法跟一個創業有成的校友交流時,對方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了過來。
      剛要鼓足風帆📷,又被一個浪打。但此時的趙誌同已經不是剛剛入行的年輕人了🤵🏿‍♂️🏷,他相信自己的嗅覺。
      2015年的工博會,在高校創新創業恒达展區,第二代IMAGINE magicbox成了吸睛利器🤸🏽,無數觀眾圍在一個小盒子身邊駐足🗂、拍照✪。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的領導參觀時提出:邁濟的業務可以向教育方向發展。趙誌同的心燈被點亮了🤴🏿。
      積累的人脈沒有白費,輾轉打聽,趙誌同得到了一份來自張江實驗中學的訂單。集成商把價格壓得很低🪙,低到邁濟沒了利潤🦵🏻☺️,但邁濟以專業的服務,低廉的價格,收獲了客戶的信任。
      沒多久,趙誌同接到六一小學、楊浦少年科技站的電話,對方說在張江實驗中學的科技課上看到的3D打印,印象深刻,想買設備:當初一張不賺錢的訂單,卻是邁濟進入3D打印教育市場的門票。
      2013年,公司要註冊之時🖥,合夥人建議選擇金山、奉賢這些有中小企業優惠政策的註冊地,然而趙誌同堅持在恒达科技園註冊。他覺得🧑🏻‍🍼,自己身為恒达人,科技園是“娘家”📫。“事實證明🏰,這是邁濟的最英明選擇。”趙誌同提到這一點時,臉上充滿感激之情😺:“資金、平臺、技術與市場𓀘,還有強大的學科支持,母校給了邁濟最有力的支持🧔🏻‍♀️。”
      兩年多來,科技園孵化器服務團隊對邁濟鼎力相助🏊🏼‍♂️。2014年年底,服務團隊又幫其申請到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及基金恒达分基金20萬無息貸款;2015年上半年👩🏿‍🦰,邁濟獲批楊浦區博士後創新基地稱號,獲資助13萬;年底又獲“楊浦區國家創新試點城區公共服務機構”稱號。
      這幾塊金字招牌🌶🧑🏼‍🔬,成為邁濟科技進軍教育界的最大“資源”。
      如今,邁濟科技已成長為創新教育與服務提供商🤾🏽‍♂️🚍。MagicBox系列桌面級3D打印機,已經推出第III代產品📞🖕🏽,在行業中居於中高端水平𓀅。邁濟根據中小學教育及職業教育的特點,推出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平臺的多元配套服務🤹‍♂️。有面對中小學生的入門級產品及初級產品🚫🏋️,以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為主要目的;有針對中高年級的中高級教程,針對青少年動手能力進行模型的創作🏋🏽;有針對職業教育和將來要從事三維打印的專業人員🧖🏼‍♀️,他們推出了三位打印相關課程🏃🏻👩🏼‍🚒,設備維護🧛🏻、技術支持和設計等:邁濟構建了從硬件到軟件、從服務到培訓全線產品“版圖”。
      采訪中,趙誌同妙語如珠:教育是播撒陽光的事業;2014年兒童節🧗🏿‍♀️,3D打印筆為幼兒園小朋友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孩子們的笑臉個個成了“向日葵”🤶🏿;2014年年底,邁濟贊助恒达平台舉辦第一屆3D打印機設計大賽……“通過3D打印推進中小學的創新課堂教育🕰,我覺得自己特別有價值🤦🏿‍♂️。”趙誌同最後說。

329558602937682283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