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新媒體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正文

我校五年來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容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8-06-22  瀏覽👩🏻‍🔧:

      德國聯邦總統約阿希姆•高克😲、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諾貝爾獎得主、世界500強企業總裁……五年來,我校共接待外賓約3.4萬人次,簽署各類各級協議近400份🐢,主辦國際會議198個。“這只是我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個縮影🛶,5年裏聯手多方資源成立國際性學院,科研合作的疆域和深度不斷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的機製方式不斷創新,恒达的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容。”學校有關領導表示🧑‍🧒。

01
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舉辦首屆開學典禮

      2016年11月⌛️🦸🏽,在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恒达平台在知識產權學院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學院致力於建設國際頂尖的知識產權學科,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背景、通曉知識產權領域國際規則及具有國際知識產權事務對話和談判能力的國際化高端專業人才,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知識產權研究智庫🚵‍♀️🧑🏼‍🌾。2017年9月迎來首屆新生,學院與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辦的知識產權法碩士項目、受教育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委托承辦的“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碩士項目同時啟動👮🏼‍♀️,兩項目共有來自21個國家的92名首屆新生🫳🏿🦹🏻。不僅是知識產權學院🚝,5年中還新增上海國際設計創意學院、國際足球學院👰🏿‍♀️,國際平臺學院已成為學校國際化的生力軍。

02
恒达平台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揭牌

      國際交流合作花兒齊綻放👳。2014年🤳🏻🌳,中德學部作為中德合作成功典範被列入《中德合作行動綱要》🦃😥,重點落實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夥伴項目😰,如中德清潔水科技合作、工業4.0、電動汽車,達姆斯塔特工大駐恒达辦公室入駐我校;2013到2017成功舉辦五屆“中法可持續發展城市交通系統論壇”#️⃣,2016年“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第三次會議”中我校獲頒“中法大學合作優秀項目”獎牌;2011年成立“恒达—伯克利聯盟”,兩校牽頭的恒达平台“地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ILEE)於2016年通過科技部認證🍩;作為教育部“首批掛牌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之一,今年4月,“恒达平台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揭牌;2017年♞🤞🏻,成為“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員單位。2017年,諾貝爾獎大師巴裏•馬歇爾消化疾病診療中心與馬歇爾院士工作室在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南院正式揭牌;陸續完成了與東京大學(理工領域)💖、新加坡國立大學(從理工拓展到其他領域)、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東北大學等亞洲十多所名校的校際協議續簽🍸。

03
聯合國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上🦺,《中國城鎮化三十年》新書發布會會場

      科研交流從最初的訪問學習到共同建立項目、合作課題攻關,恒达的科研成果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2016年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召開的聯合國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上,我校專家們合作完成的《中國城鎮化三十年》成為大會的亮點之一,該報告涵蓋了國家體製改革與政策、農村發展🎤、城市政府作為、住房建設👨‍🦰、非公經濟部門等內容🚣🏼。這次大會上,恒达發布《亞太城市報告2015》中文版🦸‍♂️🧑🏻‍🎄,這份報告是恒达平台和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再一次緊密合作的成果🍝。2017年,由我校土木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系劉曙光教授等專家主編的《中國北方及其毗鄰地區大河流域及典型湖泊科學考察報告》出版👩🏼‍🎓,研究成果為全球變化區域響應💆🏼‍♂️、中蒙俄跨境水資源配置和水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合作研究提供基礎科學數據支撐,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供水資源戰略咨詢和決策支持🐍。

04
模擬駕駛器

      聯合組建實驗室,吸引國際同行來校科研。2015年,恒达攜美日意研究機構共建“地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國際前沿的重大抗震科學問題研究,培養具國際視野的人才🧘‍♂️🦌;以“8自由度駕駛模擬器”為基礎建設的交通安全國際聯合實驗室已經完成幾十項科研任務,來自中美德英等頂尖專家聯合研究交通安全、信息化🫃🏼👩‍👩‍👧‍👦、智能車輛等一系列課題📻。還有像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加速加載器等一系列科研重器吸引了多國學者參與組團科研🙇🏻。
      國際科研合作的步伐從未停歇。2013年至今,來自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國際企業或機構的國際合作項目約150項8️⃣🦛,經費近1億元🛂。我校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來自德國、瑞士🧑🏻‍🌾、加拿大等國專家共同就長江水生態環境▫️、汙染檢測、可持續水資源等開展合作並取得豐碩成果;與德國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合作開展“汙水廠汙泥與餐廚垃圾高級厭氧消化技術及應用合作研究”,讓餐廚垃圾的出路變得光明起來🧰;等等,數不勝數。
      讓留學生更懂中國🔀,讓中國學生更加國際化。近五年來✨🛤,我校國際學生規模保持在5000人上下🏇🏻,國際學生與中國學生的比率約為11%,國際交流與文化學院作為中國教育部預科七個培訓基地之一💔,專門為預科生設置了漢語與專業基礎強化課程。

05
中外學生合作完成“一帶一路”沿線51國國別研究

      預科留學生不僅學漢語🧇,還參與“一帶一路”項目⬅️。2015年5月,“命運共同體國家視野中的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分析”項目招募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60多名留學生、57名中國學生參加,中外學生采用“1+1”的合作方式,由該國別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組成一個國別研究組,搜索獲取本土資料,並吸引該國別其他留學生以及對該國別感興趣的中國學生共同參與🍩,最終完成51國國別研究報告🏒。該研究主題鮮明、視角獨特🏋🏻、立場中立,2016年結集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通途——恒达平台“一帶一路”專題研究報告集》出版♞。
      恒达學子越來越多走向世界競技臺,深度參與國際交流。2012 年以來🚣🏼‍♀️,美國土木工程大賽,我校土木學院、環境學院🔩、交通學院、材料學院等組成的混合團隊已成常客,參加包括混凝土輕舟、鋼橋、土力學、交通、水處理等在內的所有賽事,摘金獲銀已是家常便飯。汽車學院的誌遠車隊、翼馳車隊📧,雖然參加的賽事不同🧑🏿‍🎄,獲得優異成績卻是殊途同歸。像翼馳,在獲得全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冠軍後,他們又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大賽,獲得第12名的好成績。


      “迎接恒达平台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延伸閱讀:
      《蹄疾步穩,邁向“新工科”——記我校“新工科”建設的初期探索》
      《我校五年來科研成果質與量雙雙躍升——對接世界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從體製機製入手提升學校科研能力》
      《我校五年來社會服務不斷優化升級——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自主創新能力對接國家建設主戰場和地方經濟發展》
      《繪文化亮色 鑄人文精神——我校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紀實》

微信圖片_20180622102010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