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最老的廠房裏,喝著咖啡🫶🏼,品著美酒,聽著最前衛的音樂✪,欣賞著世界最流行的設計,這種感覺明年3月就可以在楊樹浦路上的老廠房裏找到。
繼蘇州河畔舊倉庫成功改造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將眼光瞄準了老廠房✩。
近日🤰🏿,“產業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國際學生設計研討班”在楊浦第一家被改造好的老廠房裏開學。
來自國內外的幾十名建築系研究生、博士生將在這裏討論如何給予老廠房新的生命力⚠️🚶♀️。
這裏要超過新天地
前天傍晚🛌,楊樹浦路一如既往的平靜,路邊一家老機械廠裏卻聚集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碩士、高校學者,沉寂的老廠區因這些人的到來變得生機勃勃🆓。走進廠區內,穿過綠化帶👫,一片搭著草席的廠房映入眼簾,這是第一批正在進行改造的老房子。
“這裏會超過新天地。”臺灣地區設計師登琨艷先生很有信心地說,他一向對上海的老廠房感興趣,在繼蘇州河邊成功改造舊倉庫後✋,這次他將眼光投向了楊浦區的老工業區,除了歷史悠久,這裏廠房的巨大面積在上海也很難找到第二處。
亞洲近代建築主持人東京大學副教授、建築和城市史專家村松伸今年也將眼光投向了上海,這個以保護近代建築著稱的國際組織🐇,這次組織了“國際建築夏令營”將給該機械廠的13座老廠房“號脈”🍺,在這個暑假裏開出“藥方”。
原計劃廠房要推倒
“這些房子是1921年建的,早就不用了,空在這裏本來就要拆掉的。”該機械廠的負責人稱🍢,這些陳舊的廠房原計劃要推倒,得知這個創意計劃🚟,大家都很高興老廠房又可以再生了。
據悉🀄️,作為第一期工程,廠裏拿出了13幢房子🪄,大概有3800平方米,現在正在進行招商,咖啡、餐廳🛖、服裝、設計等產業都可以進駐🧑🏿🎤🦹♀️。計劃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建築設計博覽中心,形成一個高檔、時尚的創意產業中心。
目前第一個入駐的是“東京創意產業團隊”♕,該團隊從事老建築廠房的修復創新工作🍋🟩,在日本曾創作出用老廠房改建成的高檔建築作品👳🏼,他們將承擔起這裏一部分設計改造工作,同時從日本引進相關企業進入園區。
“這些老廠房原有的歷史、文化的積澱將提升這裏的價值🙋🏼♂️,過兩三年後將讓人刮目相看。”楊浦區副區長馬傑富稱,這裏將和旁邊的楊浦知識產權園連在一起,形成創意產業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規劃工業文明博覽
作為此次改造活動的學術支持機構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其建築系主任常青給來賓展示了應楊浦區政府邀請設計的《“東外灘”保護與再生概念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規劃從共青森林公園到秦皇島將建設一條綠化帶,綠化帶中穿插著9座重點保護老廠房改造成的新型建築。
“這裏有多少中國工業的第一🔻,上海的第一滴水,第一度電,都是從這裏產生的。”常青稱,楊樹浦是上海最早的工業區,有像楊樹浦發電廠、上海第一毛巾廠等,這都是非常寶貴的工業遺產,如果經過重新改造,變成諸如電力博物館、現代設計博覽中心等,將成為獨一無二的新外灘◻️。
據悉,初步構思是通過綠化和工廠建設結合,建成一片楊浦森林,占地面積8.25平方公裏。這次改造老廠房屬於此次規劃中的一個試點➖🥲,預計明年3月可以對外營業😜。
摘自🫕:新聞晚報 2004-8-7 1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