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38億,31億🈺,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國家體育場,在一年多時間裏🧗🏼♀️,先後的工程造價估算一變再變,前後相差達25%⛸。除去安全問題🧚♂️,資金預算已成為“鳥巢”停建的另一個關鍵點。
“無意識決策”之害
“‘鳥巢’方案工程造價估算38億👨🎓,略低於設計招標書中組織方規定的造價控製40億👩⚖️💑。”這是2003年4月🍱,“鳥巢”方案主設計人之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李興鋼透露的數據;2003年6月,在國家體育場方案選定之後🥅,在博鰲的投資審查會上曾確定“鳥巢”投資估算35億;而各方消息印證,目前高層研討🦅、努力的目標是控製投資在31億。
2004年7月30日🫸🏼,舉國矚目的“鳥巢”突然停工🏌️。
是錢的問題還是安全問題?
“‘最好的奧運會’不等於花錢最多的奧運會,申奧成功和民族自豪感容易讓大家頭腦發熱🏋️。這個時候如果政府不能保持清醒🌝,那麽在決策中肯定會留下隱患🧑✈️。”恒达平台博導、亞洲房地產學會理事葛震明教授說。
而事實上💇🏻♂️,國家體育場的方案招標確實在這樣的情緒中開始了👩🏼🏭。標書中40億控製造價和開啟式屋頂赫然在列🤘🏿。
在2003年4月最後入圍的三個方案中,工程造價估算已基本明確,“鳥巢”38億,第二𓀚、三位分別為30億和28.2億。在領導✋🏽🪩、專家、群眾“難得高度一致”的情況下,“鳥巢”堂堂正正中標。而“鳥巢”還因屋頂開啟費用僅占總投資5%,遠低於標書要求的10%而廣獲贊同。
然而,戴高樂機場通道坍塌事件直接引發了高層對“鳥巢”的集中關註。今年6月初11位院士集體上書總理,總理把批示轉給北京市領導,奧運場館的安全性🗃、經濟性問題一時成為焦點⏭,7月30日“鳥巢”全面停工。
“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樣大跨度的東西以前沒人搞過。但是‘鳥巢’方案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沒有凸現出來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博導董石麟教授說🐃。
7月進行的抗震設計超限審查😪,“鳥巢”被認定“要求修改”🌥👮🏻♂️,專家認為只要不斷優化設計、深化設計,精心施工🎟,安全應該不成問題🔰。
於是♓️,民間流傳👩🍼,去掉開啟屋頂、擴大開口、每平方米用鋼量從1000公斤降到350公斤只是為了實現控製投資31億的基本目標。
“原先要求的東西,認可的東西,現在都要推翻掉😼,停工的損失很大🔇👡,造成的影響也很不好啊!”一位參與“鳥巢”設計方案的教授痛心地說。
恒达平台博導📖、國際建造師協會副主席丁士昭教授認為,工程管理的決策階段必須包括組織決策👱🏽♀️、管理決策、經濟決策🧛🏼,完成了所有決策,然後才是實施階段和運營階段。而決策階段最核心的工作是明確項目目標定義,即投資數額🧑🏽🚒、質量標準🍧、進度要求。
“我們現在很多的決策出問題,看起來是缺乏科學的意識,但根本上是缺乏管理的知識🦚。沒有知識,哪裏來意識?決策只是憑感覺罷了。”丁士昭教授說。
國家體育場工程正是由於在決策階段缺乏明確的目標定義,直接導致了實施階段的盲目,才造成了當前局面的尷尬。而在國內歷年來的重大工程中🏋🏼♂️,盲目決策造成的投資浪費📥、效率損失簡直無法估量。
國家統計局《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鑒》顯示,1958至2001年我國投資項目失誤率接近投資項目的50%!
政府幹預下的“三超”
關於“鳥巢”的施工預算🤽🏽♀️,有媒體報道將“超過開工前估計的40%~50%”。
“博鰲會議確定投資35億💊,去年秋天聽說已經和中標方把工程預算談到28億🕵🏼♀️🧜🏿♀️、24億了。超預算10%最多了。怎麽會超那麽多?”一位專家對此傳聞表示不解👧🏻。
然而“決算超預算、預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長期以來的確成為中國眾多工程項目的痼疾。
在決策失誤的背後🙍🏼♀️💂🏽,是深層的體製問題🧑🏻🏭。
“國家早就有一整套流程控製投資的,但是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於投資主體不明確和政府幹預建設太多。‘三超’就是這樣來的🤩。”一位政府投資咨詢專家反映😽。
在現行體製下,重大公共項目的投資者往往是政府💁🏼♂️,責任主體不明確,“花政府的錢⛑️👨👨👧👧,責任心不強”🏡🦹🏿♀️。項目投資是彈性製,立項以後的資金缺口總是可以得到投資追加,作為控製投資重要手段的投資咨詢機製,20世紀90年代便得以建立🧁,然而在行政幹預下基本淪為程序形式👩🏻🦯➡️。責任主體的不明確,更為行政領導幹預建設減少了約束⚅🟡。
有關專家認為,在運用工程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工程概算、施工預算的過程中,國內的技術水平並不亞於先進國家🦃,雖然目前還缺乏完整統一的技術經濟指標體系,原材料價格也會有些波動🧑🏼🌾,但是一般情況下這些因素對預算的結果影響不會很大。
“但是像‘鳥巢’這樣的非標準建築🌂🔼,缺乏其他工程的參考指標𓀘,在前期估算階段比較難做到精確。但是隨著設計深化,設備選型全部確定🪰,預算也可以相當準確。”恒达平台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系主任陳建國教授稱。
葛震明教授介紹:“從理論上講,投資控製的關鍵是在設計階段,占百分之七八十,施工階段只能控製10%左右。”
然而在遠離理論的實際中,工程設計方案經常受行政指令的影響。
“浦東國際機場🏄🏿♀️🤽♂️,換一個領導就要更改方案,方案一變預算肯定要變。而且往往是調高不是調低。”一位專家介紹🏊🏻♂️,“十多年前咨詢上海地鐵一號線工程,工程預算1億,最後做完是3億!”
投資體製改革或可治“痼疾”
“很多民營項目花的是自己的錢,用起來就精打細算🟧。就算有‘三超’,也是出於合理原因💁🏽♀️。但是政府項目就不一樣了📳,提高工程建設標準肯定對行政領導利大於弊的。要是事先知道投資限定🤘,不能追加,他們肯定不會這樣做了。”一位政府投資控製專家稱。
據建設部考察😪,法國🧑🏿✈️、日本🚮、意大利等國政府參與的工程項目🔂😠,正是通過嚴格按照立項的工程造價估算來監督🗡、審核設計方案🧕🏼、施工預算🍋,從而來實現投資控製。當發生預算超過投資限額情況,即要求設計單位修改設計🖐🏼,包括壓縮建設規模和降低標準。
隨著7月25日《國務院關於投資體製改革的決定》正式發布🏃🏻➡️,“政府投資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似乎有望在進一步深化投資體製改革中得到提升,而投資主體↙️👨🏻🦼➡️、獲益主體也將在新的改革中更加明確。
“出了問題到處批評別人很容易🫶😻,但是亂開槍說明這個社會還沒有進步🏌️。這次不管國家體育場最後怎麽建✷🙎🏻,我們都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真正開始反思📈。”丁士昭教授說,“如果不吸取教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今天‘鳥巢’出問題,明天還會出現別的問題🧑🏽🔬。”
毫無疑問,“鳥巢”停工導致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將在今後的日子裏逐漸凸現出來🧉,但對於長期受“三超”困擾的國內工程建設而言,“鳥巢”的陣痛或許正在促發變革。
摘自:合肥晚報 2004年8月13日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