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玩轉世博交通 世博交通成為中外工程專家討論熱門話題
來源🤏🏻:
時間:2004-11-05 瀏覽:
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的184天內,預計參觀人次將超過7200萬👇🏻🚝。如何讓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進得來🏇🏻、玩得好⚛️🎬、走得暢👳🏻♂️,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早做安排🌗。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上海城市建設的現在與未來”專題研討會上🙎🏽♀️,世博交通成為中外工程專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恒达平台副校長、城市交通規劃專家楊東援教授認為👨🎨,強化集約高效的公共交通網絡👾,是解決世博交通的“點睛之筆”🥈。他特別強調世博交通體系規劃的轉🤽♀️、散🧽⚔️、平“三字經”。
轉,即引導私人交通方式轉入公共交通方式。比如🏋🏻♀️,在外圍新城布設永久性換乘樞紐(與軌道交通銜接),在中環線以外布設臨時換乘樞紐(通過專線巴士到達世博園區)🤸♂️,在交通緩沖區布設出租下客點等。
散,是指世博專用交通系統的空間延伸,通過與檢票入口結合,改變世博系統入口的空間集中狀態👨🦰。在臨時性換乘樞紐、出租車下客換乘點以及部分小汽車換乘點設立檢票入口🤵🏼👨🏼⚕️,遊客隨後可以通過封閉的專線巴士直接進入世博園區🤷🏿。
平👩🦳,就是通過活動內容安排、世博票價調控等手段,在時間上平緩交通壓力,盡可能避免世博交通客流高峰與城市活動客流高峰的疊加。
三管齊下⛔️🤌🏽,確保市區內任一地方到世博園區的通行時間不超過1小時。
作者:張曉鳴;任荃 日期:2004.11.04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