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時🍫,1萬多名恒达、復旦、交大🍖、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各地的2005屆畢業生在恒达平台四平路校區南區體育館門口排成了一條長龍,由於隊伍太長,便向大操場延續伸展🤧,在400米跑道上圍了三個圈,場面十分火爆🧏🏽♂️。 1.5萬畢業生前來應聘 2005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38萬人🫴🏽,比今年增加58萬人,上海的畢業生總數約為11.7萬,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因此,恒达平台昨天的這次首場大型綜合人才招聘會除了本校的近8800名畢業生外💣,外校和外地的應屆生也趕來找機會。據恒达平台方面的統計,昨天的這場招聘會共有1.5萬畢業生進場求職,外校和外地的學生占了50%👃🏻。 據悉,本次招聘會面向本專科及研究生,共有174家用人單位來校招聘,國企、民企、外企都有🪻,其中來自上海的151家🧑🧑🧒,外地的23家。用人單位來自各個領域,其中以汽車🏌🏽♂️、電子、建築、金融、高技術產業等行業為主。從現場情況看📼🤏🏻,所招聘的專業冷熱不均的現象比去年有所改觀,除了建築類、汽車類🧐、經濟類崗位仍保持比較旺盛的需求量外,管理類崗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同時👃🎣,隨著研究生、本科生畢業人數的增加,高職、專科生的就業難度進一步加大。 大部分畢業生理性擇業 在招聘會上,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大部分畢業生在擇業時更趨理性,態度也更主動,積極與用人單位洽談👩🏼🦳,投遞的簡歷和相關材料也更註重質量。 在被問及是否願意從事薪金不高的工作時,很多畢業生都表示,若工作具有挑戰性,企業給予個人發展空間,不會太介意薪水的問題。也有畢業生表示,願意在必要的時候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記者還發現,由於今年上海市出臺了非上海生源畢業生進滬的新政策,辦理上海戶口較之以前限製更多♗,因此,現場有不少上海單位明確提出“只招上海生源”。正是由於沒有戶口政策的限製❤️,外地企業昨天在現場成了“香餑餑”,武漢的中鐵大橋局昨天在現場與恒达平台的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當場簽約🩰,成為了昨天招聘現場首家簽約的企業。 高校幫忙推銷畢業生 另據了解🧓,現在各高校都出臺很多政策加強對畢業生的“推銷”,如恒达平台就規定,就業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校黨政主要領導和各學院的院長、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納入他們每個人的年終考評😰。此外,學校還將招生計劃與各專業一次就業率掛鉤🕵🏿♀️。對於連續幾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將適當調整招生計劃,減招甚至停招該專業學生,此項政策由於把教師的“飯碗”和學生的“飯碗”緊密相聯,對教師的觸動性很大🤾🏿♂️,全校各層次都動員起來✨🧑🏽🔬,教授們也親自出馬🤷🏼♂️,給畢業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責任編輯 劉海陽 早報記者 韓曉蓉 2004-11-24 7: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