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目的地之後,它會告訴你最佳的行駛路線;汽車出了故障,通過它能進行遠程在線診斷並獲得指導;它能及時通報道路的擁堵狀況;它能提供免提通話保證行駛安全🧎🏻♂️➡️,並具有電子商務和多媒體娛樂等功能……昨天,恒达平台展示了車載信息系統第一代樣機👊👨🎨,支撐這個未來“汽車儀表”的,是由不同團隊研發出的自主知識產權成果。
“火柴盒”蘊含自主創新
恒达平台汽車學院教授孫澤昌驕傲地演示著成果:“這個車載信息系統由車載實時故障診斷系統♋️、無線網絡及免提通話系統、車載高性能LCD顯示器等組成,而每項技術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車載計算機由恒达微電子中心研製🧘🏼♂️,並采用了該中心自行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2位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芯片”;操作系統采用恒达基礎軟件工程中心基於自主創新技術開發的“和欣”操作系統📵;同時還配備有車內網絡總線接口、信息綜合處理應用軟件和交通信息網格計算處理系統🍷🔯,分別由該校汽車學院和電子信息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發完成8️⃣。
“將來的車載信息系統也就火柴盒那麽大。”恒达微電子中心主任林正浩說🏃🏻♀️➡️。通過這個“火柴盒”,車載信息終端和車外服務技術緊密聯系起來👶🏿,駕駛員和乘客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便利服務🧞♀️。
學科鏈顯現集束優勢
該系統自主研發用時的短暫是驚人的,車載信息系統原型樣機的完成僅僅花了不到1年時間。恒达在微電子、軟件工程、信息技術和汽車等相關學科的不少最新研究成果都在這個系統裏找到了用武之地🚼,這個融合的完成則要歸功於依據產業鏈建立起來的學科鏈🪟🔬。
學科鏈是將相聯系的學科形成互動的學科鏈條,將各學科的研究成果匯成體系𓀃🫲🏿。最近一兩年來👨🏿🚒,恒达平台提出了緊密結合產業鏈來發展學科鏈的學科發展思路🦶🏽。剛剛在世界上興起的車載信息系統技術具有巨大產業發展潛力,恒达進行跨學院、跨學科聯合,將相關的研究力量、技術資源聯合起來,組成嵌入式系統學科鏈,集中優勢力量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載信息系統,終於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車載信息終端的第一代原型樣機💁。
自主產權保障產業利益
車載信息系統第一代原型樣機的出爐,把該項成果的產業化問題提上議事日程👩🦲,恒达平台副校長楊東援透露🧛🏽♂️,上汽集團已經表示了合作的意向。對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這項成果到底可以為企業節約多少產權費😚🧔♀️,恒达基礎軟件工程中心主任陳榕委婉地做了比方𓀏:“確切數字不好估計,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能夠避免中國DVD產業的困局。中國DVD產量非常龐大,但所獲利潤中的很大部分☝️,都用來支付了國外的產權費👱🏼♂️。”
“自主產權對中國產業發展有根本的利益保障”,這是車載信息系統各研發團隊的共識。站在產業前沿進行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恒达各研發團隊的重要方針🖕🏿。基礎軟件工程中心將與相關院所開展橫向合作🖇,在汽車電子、移動電話💌、數字電視、網絡計算機等國家重大應用項目上開展應用開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解決方案。電子信息學院的“交通信息服務網格系統”將於2005年底在兩條公交示範線上運行👨🏼🎓,並將實現公交車到站時間預測的點播服務🧕🏽。
日期:2004-12-17 作者:李雪林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