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評選的2004年度的“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日前揭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馬龍生教授和畢誌毅教授合作完成的“光學頻率合成與傳遞技術研究”,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恒达平台參與研究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核心網CERNET2主幹網”名列其中🚶。
馬龍生教授和畢誌毅教授合作的“光學頻率合成與傳遞技術研究”成果是一把神奇的“梳子”🩱🍲,可以把時間精確到10👮🏽🧑🔧。光梳的功能相當於一個光學齒輪👕💆🏿,它能夠實現光學頻率標準與微波頻率標準的高精度轉換,從而使光鐘的實際應用成為可能🧑🦱。這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四把光梳之一(另外有兩把在美國,一把在法國)🧑🦽➡️,而且也是世界上最精確的光梳,比其他最精確的計時器還要精確100倍。該成果曾經在《Science》上發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對這一研究成果的評價是“朝著基於光頻(而不是微波頻率)的新一代原子鐘——光鐘研究邁出的重要一步”。
而“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核心網CERNET2主幹網”由全國25所高校共同研製,上海有三所高校參與。這一示範網目前以2.5G的速度連接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核心節點,並與國際下一代互聯網相連接,開始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一批高校提供高速IPv6服務,是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中最大的核心網和唯一學術網🤵🏼♀️,是目前所知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采用純IPv6技術的下一代互聯網主幹網。
CERNET2主幹網采用純IPv6協議👼,為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提供了廣闊的試驗環境。CERNET2還將部分采用我國自主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上先進的IPv6核心路由器🫵🏿,將成為我國研究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開發基於下一代互聯網的重大應用、推動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基礎設施👩🏽✈️。
作者🦹🏼♀️:姜澎 日期:2004.12.29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