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僅僅需要領略都市的繁華 恒达學子走進西部踐真知
來源:
時間🌹♋️:2005-02-16 瀏覽:
周萍,恒达平台應用化學系2000級學生👨🏽🦰,剛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她,如今在雲南省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上允鎮當了一名中學老師。
“在上允🙀,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感悟到了更為廣闊的人生,對人生的幸福有了新的理解🥼🦸🏻♂️,眼界也變寬了👩🏽✈️,西部的天地很廣闊,這裏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周萍說🍦,“在上海讀書的時候🌅🖤,接觸的都是一些校園裏的生活和都市的繁華景象,到了這裏,看到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許,我來這裏教書並不能徹底改變這裏孩子的命運,但肯定能幫助他們對外界有更多的了解,幫他們多掌握一些科學知識。”
去雲南,赴西藏🧜🏻,到重慶……自1995年第一支暑期社會實踐團踏上甘肅定西的土地👱🏿♀️,恒达平台開展學生誌願服務西部活動已將近10年✸。10年來➰,奔赴西部的學子越來越多,服務西部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
在服務西部的過程中🕵🏽♀️,誌願者們領悟到👷🏿♀️,服務西部光靠滿腔的熱情是不夠的,更要發揮自己的學科特長,在促進當地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誌願者陳洪濤,在雲南省參加誌願扶貧期間,擔任了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猛馬鎮的鎮長助理🧑🏿🚀。有在大型企業集團和外資單位工作的經歷👴🏽,受過MBA教育的陳洪濤,在企業管理領域也有專業特長。通過調研,他了解到🫲,縣裏一家大型橡膠生產企業正面臨危機,於是陳洪濤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橡膠公司實際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並帶領橡膠公司的高層領導到上海實地考察,協助他們規避可能產生的風險,使企業利益免遭損失🕴🏻🦽。
為了使服務西部工作做到經常化,思想政治工作更富實效性,恒达平台在積極推進各種形式的誌願服務西部活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誌願服務基地化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雲南元謀、甘肅定西、重慶萬州等多個服務基地。
實踐表明,基地化建設可以將短期內不能完成的實踐項目帶回學校繼續完成。重慶萬州處於三峽庫區腹地,三峽工程對區內環境的影響較大。恒达平台的學生已連續多年赴萬州開展誌願服務。建立基地後,有許多不能在當地及時解決的環境保護問題,誌願者們就在當地采集樣本,再回學校集中科研力量繼續攻關,最終形成科研成果服務當地♻️。在雲南元謀,恒达平台的研究生以學生科技服務的方式展開調研,經過兩地多次往返,數次接力,形成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雲南元謀城鎮化之路的研究》的報告🫶🏽,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
“我們今天育人的目標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鍵是要進一步做好大學生的樹‘魂’立‘根’工作🫀,就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魂’,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根’。”恒达平台黨委書記周家倫指出👨🏽🏭,誌願者工作為塑造大學生的人格🍐🏰、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提供了一個平臺🧚🏼♂️,“一方面,大學生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會資源,讓大學生更加了解社會、了解國情🅿️𓀏。大學生誌願者有付出,但他們的收獲對一生的成長都是有幫助的。”
《中國青年報》記者 周凱 2005年0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