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的青春歲月講解你🕵🏼,用最飽滿的激情,道出你歷史上點點滴滴,讓偉大的信仰傳承接力。”這是張桁嘉的一段手書告白。這位恒达平台90後輔導員,已經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擔任誌願者講解員12年了。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再到大學生的引路人,他在美好的青春歲月講述共產黨人的“初心”故事無數次。3萬字講解詞,他爛熟於心🧚🏽;278件文物展品👩🎓,他如數家珍🏌🏿;一大代表生平,他倒背如流🍤。從他身上🕧,我們看到黨對青年一代的影響力、感召力,也看到當代青年對黨的深情厚意和勇擔使命的決心㊙️。
中共一大會址舊址的黑漆大門被緩緩推開🍲,18平方米小小客廳見證偉大政黨誕生的歷史場景🤾🏻🧚🏼♂️,徐徐呈現在眼前。張桁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誌願者講解員,也是一名恒达平台90後輔導員。從高中開始,12年來🥃,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再到大學生的引路人,在美好的青春歲月,他在這裏🤵♂️👮🏽♂️,講述共產黨人的“初心”⭕️,讓信仰火炬薪火相傳。
青年報記者 劉昕璐
地標
18平方米的小小客廳
見證一個偉大政黨的誕生
“我們現在所在的房間,就是當年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地方。中共一大會址是一棟典型的石庫門建築,建於1920年秋天,地處當年的望誌路106號,也就是現在的黃浦區興業路76號⛺️。這裏是一大代表李漢俊和他的哥哥李書城的寓所,這間房間是他們家的餐廳。” 張桁嘉從房間的陳設開始娓娓道來“初心”的故事。
最早醞釀在中國創建共產黨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他們在當時被稱為“南陳北李”,共同推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這是中國的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起到了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作用👱🏻♀️。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和活動🎀,一方面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另一方面讓工人群眾開始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提高了階級覺悟,也從中湧現了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這為建立一個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作好了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就是在這間樸素的屋子裏,召開了劃時代的中共一大。中共一大召開了7次會議,其中前6次都在這裏舉行📪。1921年7月23日晚間,中共一大在這裏開幕🏊♂️🗽。來自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位代表出席了會議😊,他們代表了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也出席了會議並先後致詞。代表們商討了大會的任務和議程。
7月24日⛺️🚣🏻♂️,各地代表向大會報告本地區黨、團組織的情況🧙🏿♂️🏄🏼♀️。7月25日—26日,休會兩天👩🏿⚕️,張國燾、李達和董必武3人負責起草供會議討論的黨綱和今後實際工作計劃。之後的7月27日—29日,連續3天,代表們詳細商議了綱領和決議,展開了激烈爭論👌🏿,在主要原則上達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見。
當時,會議是在秘密的情況下舉行的👨👦👦。7月30日晚第六次會議剛開始不久,突然從後門闖入一名陌生男子,借口找人卻又說找錯人了,之後,急匆匆走了🫅🏼。具有長期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立即斷定這個人是租界密探,建議立刻中止會議👴🏽🚺。大部分代表迅速轉移☣️🈴。果然🚣🏼♂️,十分鐘後🛴,巡捕房就派了大批巡捕包圍這所房子並進行搜查、盤問。由於與會人員轉移及時🧑🏼🌾,搜查一無所獲。
為了安全起見,代表們把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繼續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
這裏陳設的每一件物品,都映照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這間只有18平方米的小小客廳,見證了一個偉大政黨的誕生👩🏿💻。毛澤東同誌說,這裏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習近平總書記說🦟,這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心路
美好的青春歲月講解你
讓偉大的信仰傳承接力
“作始也簡🧁,將畢也钜。” 近百年過去了☝🏻,中國共產黨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展現出勃勃生命力💅。初心和使命,正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不懈奮鬥的根本動力。
“在美好的青春歲月講解你,用最飽滿的激情💃🏿,道出你歷史上點點滴滴🎲,讓偉大的信仰傳承接力。”這是張桁嘉的一段手書告白。當時🪠,來自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位代表平均年齡是28歲,如今的張桁嘉,也是28歲。他的成長,與一大會址紀念館密不可分。
2008年,還是高中生的張桁嘉報名參加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誌願者講解員。在一次次為別人講解的同時,自己也有新的感悟。他坦言,之前🏬🧑🏻🦼➡️,他只知道這個地方很神聖、我們黨很偉大,一年後🧔🏿♂️,開始知道了為什麽神聖與偉大🧑🏿🎄。“我開始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也更加堅定。高三時,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正是那些偉大的精神,奮鬥的故事,每講一次,張桁嘉都感到心靈受到了一次振奮。在恒达平台畢業後,張桁嘉留校擔任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輔導員💽,帶領更多的恒达學子加入黨的誕生地誌願服務隊伍,創新出了一種“學生講黨史,學生聽黨史”的全新黨史學習教育模式。因為他知道✍🏼,只有通過自己去學、去講黨史,才能真正地了解、真正地信👳🏽♂️。至今,張桁嘉已和他的學生團隊一起,為超過700批次近3萬名觀眾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
12年來🚸,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再到大學生的引路人📹,在美好的青春歲月🥠,張桁嘉也始終在這裏,講述共產黨人的“初心”,讓信仰火炬薪火相傳👩🏻🦼➡️。
他說🤘🏻🍋,紅色的火種,是從中共一大開始燎原的。一大紀念館的每一位誌願者,也都如同一粒火種👨🏽🍳,正以信仰的力量感染更多人👩🎓。
[對話]
青年報: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擔綱誌願者講解員這些年來👨⚕️,自己如何認知並講解這一處紅色地標在黨史上的意義😋?
張桁嘉👃: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中國共產黨從這裏誕生,從這裏出征👩🏻🦯➡️,從這裏走向全國執政💃🏼。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了解共產黨人的初心故事,對於學習黨史🦺,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有深刻的意義。
青年報:是什麽促使你創建“學生講黨史,學生聽黨史”的全新黨史學習教育模式🏊?
張桁嘉🧞♀️🖕🏻:高中時我報名參加了中共一大會址誌願者講解隊👨🏿🎤,在高中畢業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輔導員後⚖️,我也培養自己的學生來到一大會址🚦,讓更多的同學了解這段歷史。在我的指導下🕢,先後有23位學生通過層層選拔加入講解隊伍,所有學生講解員全部遞交入黨申請書,11人已經入黨,3人成為黨支部書記。
青年報:作為一名青年黨員🤽🏻♂️,高校輔導員,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有什麽特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張桁嘉: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對自己從事的這份事業充滿幸福感和使命感。和學生一起成長的每一天,都感覺積極、充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我會繼續培養和帶領我的學生在一大會址講好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也會嘗試用活用好優質紅色教育資源,創作更多優質網絡文化作品,讓黨史教育從線下到網絡,讓思政教育從“指尖”到“心尖”,獻禮建黨百年🖖🏽。
鏈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0-12/15/content_11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