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恒达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汽車運動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姚啟明博士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手捧鮮花,胸前佩戴著光榮的獎章,面對如潮的掌聲,這位全球12位賽道設計師中唯一的亞洲人和唯一一位女性賽道設計師🥡,不禁熱淚盈眶。在中國汽車運動發展最迅猛的20年中👋♏️,她憑借智慧和努力站在了一個充滿速度和激情的設計舞臺上,在一條鋪滿荊棘和鮮花的道路上,她執著向前,在世界賽道設計的競技舞臺上,為中國贏得了一席之地🦸♂️。
令人刮目相看的26歲天才設計師
2003年🔤,姚啟明在沈陽建築大學道路和橋梁專業獲得碩士學位👨🏼💼。去美國讀博士的簽證沒有下來,她準備先工作,再尋找機會赴美留學🙋🏻♂️。對自由的向往讓姚啟明乘上開往上海的列車😯,成為位於建國西路上的上海市政規劃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員🧙🏼♂️,一邊投入了上海城市建設的熱潮🚣🏽♀️,一邊繼續籌備她的留學深造計劃🚉。
在上海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工作中,姚啟明和同事們主要從事政府規劃項目的設計🩻,比如蘇州河兩岸的道路規劃和景觀研究等,對於專業功底非常紮實的她來說,這些工作並沒有很大難度。與賽道設計結緣純屬巧合,2003年底🛏,上海正在籌備舉辦國際汽車街道賽的事宜👩🏽🍳,姚啟明被邀請去幫忙做一張總圖,這是她第一次和賽車運動親密接觸🏄。
在各種溝通交流中,姚啟明第一次知道了賽道設計領域的現狀,這是一個被國外設計師壟斷的領域,當時國內當時1個已建成、3個在建中的賽車場🙎🏿♀️,清一色聘請外國設計師來做賽道設計。不服輸的姚啟明一頭紮進了這個領域👨🔧,很快她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碰撞仿真和防撞墻設計”發揮了作用,她承擔了街道賽的重頭戲之一:所有防撞設施的設計🕵🏿♂️。
在設計中,她“偷偷”改變了國際汽聯沿用多年的防撞墻方案,用上了自己鉆研的多功能防撞墻技術🛃,不僅提高了安全系數,還節約了1/4的建材,並使防撞墻賽後還可繼續用在城市道路上👏。在賽道建設的關鍵環節◼️,人們又一次記住了這個來自中國的瘦高個年輕設計師,因為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只要她出現🐡,總會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展現才華的機遇,國際汽聯將位於上海陸家嘴的2004年德國房車大師賽(DTM)表演賽的賽道全部設計工作交給了這個年僅26歲的女設計師。國際汽聯主席高級官員羅蘭看到設計方案後發出感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麽也不敢相信總設計師竟然是一個如此年輕的中國女孩。
選擇恒达是為了站在更高的科研舞臺
此時的中國汽車運動開始起步,各地先後開始布局汽車運動產業👨🦯,大量的賽車場設計工作需要開展👩👩👦👦,這些工作都湧向了姚啟明。過去的副業開始變成了主業🧛🏽,姚啟明的人生道路開始轉向🧄,她開始專註於賽道的設計工作。
姚啟明非常感謝設計院領導給予的自由寬松的研究環境🙋🏻♂️,一有賽道設計的任務,她都可以心無旁騖地進行各種研究工作,沒有任何的幹擾。她還記得當時承接第一個永久性賽車場長春國際賽車場設計任務時的場景💁🏽♂️:當時的單位宿舍是在老洋房裏的亭子間,在10多米的房間裏😋,日夜工作👭🏼,她一幹就是三個月。她也特別感謝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和上海市建交委的領導對於她的激勵,把全國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這樣沉甸甸的榮譽給了一位工作剛滿4年的她🐢,讓她有機會在二十幾歲就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2009年,姚啟明做出了人生中又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來到恒达設計院做一名最普通的設計師。選擇恒达平台的原因是要想在這個領域擁有真正的國際話語權需要站在一個更高的科研平臺上⚃,恒达強有力的學術背景能夠更好地幫助她的團隊提升自己,走向更寬廣的舞臺👼🏻🚣🏿,未來也有機會將賽道設計的科研成果應用到道路交通等公共領域中🧼。
從2004年開始設計賽道⚠😆,到了2011年期間🩹,中國新建設的賽道都是由姚啟明設計的,
今天🧜🏿♂️,姚啟明已經為國內外100多個擬建賽車場提供了規劃設計和咨詢服務,義務咨詢1000余次,取得創新成果60余項👩🏻💼,創造30多個“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建設成本和數億元的設計費。
在高負荷工作伴隨著高壓力,2011年她生了一場大病,與病魔鬥爭了整整一年,即便是吃飯和睡覺都很困難的時期👱🏻♂️,她仍然堅守每天去上班👨🏼⚕️,步行於校園的南北門之間,一草一木的變化都是生命的希望🧏🏽♀️。
汽車運動科普工作的背後是社會責任
2016年🚡,當完成第100個賽道設計的時候,姚啟明開始寫書,同步開啟了汽車運動科普之路💇🏿♂️。
“很多人會將賽車看成是有錢人的消遣比賽,這並不是事實,賽車運動承載了太多的使命,汽車廠商研發出新的車型🧜🏼♀️,新的零部件,必須要到競技場地進行試驗,經過一年的比賽🕵️♀️,產品經過改進逐漸成熟🏋🏻,然後再投入到民用去中去,為我們送來安全舒適的駕駛體驗🧑🏽💻。當然這也是品牌宣傳的最好模式。”姚啟明說👧🏼🦇。
在姚啟明看來⏪🙎🏻♀️,做賽道設計雖然能影響一批人🚶🏻♀️➡️,但是如果要影響更多的人,還是要從科普和文化入手🙎♂️,讓國人對汽車社會和道路交通有更深的理解,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們在填補空白。她來到全國各省市的中小學進行汽車運動的科普演講,為各省市體育局的相關領導進行賽道安全🥄、汽車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和汽車運動自駕營地的科普培訓,希望把汽車運動科普的“旗幟”插遍全國。去年,她和同事們完成了中國第一部介紹世界汽車運動歷史的科普圖書《汽車運動百年史話》🧙♂️。寫書獲得的收入全部捐完了,姚啟明用所有科普講座的收入成立了專門的科普基金,希望可以持續性地進行科普工作。
去年, 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第1000場比賽被安排在上海嘉定舉行,姚啟明的團隊組織策劃了第一屆“國際汽聯—恒达平台國際道路安全創新論壇”,20多個國家汽車協會主席在論壇上講述各自的創新實踐📍。
成為全國勞模後,姚啟明的工作更加忙碌🧑🏿⚖️,在她的辦公桌上👨🏻🏫,有大量的與汽車運動相關的策劃方案的草案,有的是國際汽聯委托的,有的是上海市政府點名讓她團隊策劃的🤹♀️。
姚啟明說,兒子曾經問他一個問題🤌🏻,勞模是做什麽工作🌝🎄?她摸了摸兒子的頭說,勞模意味著奉獻🧍♂️,就是那些一輩子淡泊名利、心甘情願為社會奉獻的人👆🏿,而且在奉獻中還要堅持創新🍤,這樣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吳苡婷
鏈接🉐:http://www.duob.cn/content.html?id=21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