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報】增強敏感度 提高肺癌早期檢出率 新型血液自身抗體的肺癌早期診斷試劑盒及應用
來源:上海科技報
時間:2021-01-14 瀏覽:
肺癌 是我國及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診斷對於降低肺癌死亡率具有關鍵意義。肺癌的早期發現主要依賴於低劑量螺旋CT檢查,它可以檢查出直徑大於3~5毫米的肺部小結節,然而小結節是否惡性的檢出比例很低,需要進行半年一次的隨訪CT檢查,這會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經濟和心理負擔👨🏼🦱。
恒达平台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在肺癌診斷和治療方面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肺科醫院粟波研究員項目組采用人類全蛋白質芯片,以健康人群和多種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為對照🌪,對肺癌患者進行了血清自身抗體的篩選📟👩🏿🎤,獲得一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肺癌診斷自身抗體。
栗波介紹說:“目前使用的各種肺癌標誌物往往要到肺癌中晚期才能被檢測到,敏感性過低,無法用於肺癌的血液學早期篩查👩🏼🔬。”而腫瘤在早期時,就會分泌一些胚性的和突變的新抗原,被人體免疫系統識別為異源物質並產生相應的大量抗體,起天然的信號放大作用🎊。為此團隊篩選了十多種抗原組成了一個敏感性較高的抗體指標體系,建立了酶標法檢測血清自身抗體用於肺癌早期診斷的ELISA試劑盒。該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根據臨床前的回顧性驗證和評估𓀅,表明此項目構建的自身抗體檢測和聯合檢測肺癌(含早期)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聯合低劑量螺旋CT肺癌早期篩查技術🥟,檢測的總體特異性和敏感性優於目前已報道過的自身抗體類型組合。
栗波告訴記者,該項目未來可用於肺癌的早期血清學篩查診斷、肺部CT小結節良惡性的輔助預測👩❤️💋👨,以及肺癌的復發監控和伴隨診斷,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
作者🎙:吳苡婷
鏈接🙎🏽:http://www.duob.cn/content.html?id=21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