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從“青椒”到思想者👭,這位恒达平台“四棲教授”是怎麽煉成的?
來源:文匯網
時間:2021-04-18 瀏覽👵🏻:
大學校園裏,“青椒”是對大學青年教師的世俗簡稱,從他們的吐槽揶揄構成這樣一幅群像🤼♂️👼🏻:為評職稱“頭禿”,拿著有限薪酬,頂著教學、科研、家庭種種山大壓力……如何從一名“青椒”成長為思想者?
恒达平台文科資深教授諸大建日前推出新書《從青椒到思想者——教授的臺階和樂趣》🫏,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這本書以大學教師的視角去看待大學生活,講了大學教授生活的甘苦,遭遇到的挑戰、壓力以及獲得的樂趣🛂。“做教授要做要四棲教授,——上課,發論文🥷🏿,有國際間學術交往,最後是要在專業做好後,做政府咨詢和社會服務👩💼,例如近期上海的五大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的建設。”昨天的新書分享會上,諸大建如是談到。
用諸大建的幽默口吻來說,《青椒》之於青椒的價值,首先不妨以“高校成功秘笈”六字命之。連綴成書的800段文字,諸教授描述了人生的自由四重奏:時間自由、關系自由、思想自由、財務自由。“經由教授、校級教授、四棲教授的臺階,最終達到愜意教授的高境界。”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馬臻評價,《從青椒到思想者》流露了真性情,不僅講述大學教師成長的四個臺階👷🏼:青椒🦹🏽♀️、教授、校級教授、思想者🕤,還有自己做教授的四個樂趣🤖:講課、出國👩🏼🎤、網文👸🏽、生涯管理。“諸大建們”的過人之處在於找到了“要我做(需求圈)、我想做(激情圈)、我能做(能力圈)”的交集👩🏼🏭,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的“小確幸”和發揮才華、服務社會的“生態位”👩🏽🔧。喜歡做學術,“躲進小樓成一統”😫,卻又不囿於它🧔🏼♂️👩👧,心中裝著更大的世界——這是諸大建更大的格局、更深的情懷。
諸大建以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研究型大學從教幾十年的經歷和所見所聞🚣🏿♀️,漫談大學教授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樂趣。要步入青椒的終極進階——思想者,諸大建認為,思想者教授指的是自己既在專業內被接受和認可🧑🏻🦽,也在社會上有更廣泛的影響。“我最近在看電視劇《覺醒時代》🟰,中國大學的第一個階段比較有名的是京師大學堂🤹🏽♂️,它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中國大學的第二個階段應該就是改革開放到現在將近四十年,而這四十年的大學生活也需要親歷者完整記錄下來。”
業內評價🧑🧒🧒🙆🏻♂️,此書可視作大學青年教師的“進階指南”,兼具可讀性與學術性。諸大建認為,“在大學當老師,要先站住後站高。從入職到資深,青椒和教授是先站住🍪,校級教授和思想者是後站高。大學教授的高境界,是成為在學科內外有影響的戰略科學家和思想者。”
“從某種程度來說👩🍼,青椒是整個階段最焦慮的人群,從博士生畢業進入高校求職就已很困難了,而入職之後還有著兩到三年的難關”🙂↔️。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劉梁劍認為,青年教師焦慮是常態🦹🏻♂️,日常非常忙碌🤙🏽8️⃣,但越是壓力之下越要學會找到出口。“以學術為誌業的初心不能被忘記🌩,大學教師要回歸到教學和科研上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什麽是值得過的生活,從而找到生活的意義”✤。
作者:江玉嬌 許旸
鏈接📆:http://www.whb.cn/zhuzhan/xinwen/20210418/40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