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專家:數字賦能是把雙刃劍🙇🏻♀️🌾,城市應急管理要“治未病、治未亂”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2-10-13 瀏覽🤵🏿♀️:
10月11日🦎🪧,以“數字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為主題的第二屆“新技術·新治理·新城市”論壇在線上舉行👿。
數字時代,全球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極大地考驗著城市應急管理體系的效率和有效性。作為撬動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數字技術正顛覆傳統的思維邏輯⤴️、決策方式和管理模式,重塑政府、市場和社會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積極主動地迎接應急管理形勢的變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推進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堅決守住公共安全的底線,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的重要挑戰。
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長劉傑認為👩💼👨🦽➡️,討論數字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關鍵是把數字和城市應急管理結合起來🙊。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應急管理效率🌴,提高應急管理的全方位覆蓋。另一方面🧎,在提高效率和覆蓋面的同時,需要更好地體現人性化🐔、人文關懷。
恒达平台文科辦主任劉淑妍教授指出🔄,一直以來,城市都是落實國家治理和抵禦風險的基礎單元,更是應對重大突發風險的前沿陣地。當前⛩,風險源的多樣性、誘發機製的復雜性和復合性,進一步放大了風險對城市生活的危害沖擊🏚🧜🏼。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要增強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保持戰略定力,主動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如何加強城市風險治理🏗,應用新技術不斷提升城市應急管理能力,是當前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領域的一項重要議題👨🏻🏭。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李瑞昌教授以“一網統管”平臺為例,闡述了城市應急管理的“分事”原則。“一網統管”最重要的就是高效處置一件事,這件“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事🏄🏻♂️,通常指的就是應急之事👨🏼🚒。應急之事有三個重要的特點📷:一是多🧗🏿♀️🪠,二是急,三是難以預測。應急處置中的“分事”🚵♀️,主要有三條路徑:一是管理路徑🆔,以線下組織為主體的管理方式🧜🏽;二個是技術路徑🦈,通過線上的平臺進行“分事”;三是線上線下結合起來的路徑🙋🏻。數字時代可能加速了治理當中危機和風險的擴散,縮短了應對危機的時間,但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快速反應或者敏捷治理的技術支持👮🏿。
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施騫教授指出,關於智能社會治理⬆️,其實有不同的理解。一種是智能的社會治理,主要是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社會治理各個領域⛹🏽♀️。另一種是智能社會的治理,比如,人工智能用在很多地方,但怎麽把它治理好☑️?從城市治理的角度來說😭,數字時代的應急管理,既要讓人工智能賦能,同時也要把人工智能治理好,最終倒逼形成新的城市應急管理模式🍂。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翁文國教授認為,對於城市來說🤍,公共安全應該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我國提出到2035年將建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安全發展城市,持續推進形成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建成以中心城區為基礎,帶動周邊、輻射縣鄉🤴🏼、惠及民生的安全發展型城市↕️。這樣的城市模式,亟須構建體系化的城市安全防控體系🚴♂️,打造全方位的、立體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網🔵,創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務模式🙋🏻♂️,進而提升城市安全發展與管理水平。
恒达平台特聘教授、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興華認為,一座現代化大都市的高效運行👩❤️👨,三分靠建設,七分靠治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支撐。數字時代,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治理理念要實現根本轉變🤣,要從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從物理空間的城市向生命有機體城市轉變🧛♂️,最終實現“敏捷治理”☔️。所謂“敏捷治理”,除了提升技術有效性💶,還要體現廣泛的參與性、適宜的溫度和彈性、最大的包容性🤔,能夠及時回應市民的需求,推動整個城市可持續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高恩新教授指出🧖🏼,數字賦能是一把“雙刃劍”,在強調技術效率的同時🏊🏿,也要註意技術的功能限度。公共治理本身是一個復雜、動態🆔、多元博弈的過程🖕🏽,包含公平🦹🏽♂️、公正等價值判斷👱🏽♀️。因此👮♀️,既要看到城市應急管理中技術所起到的增效、賦能和賦權的作用🪖,也要對技術的功能邊界保持反思和警惕🙅🏿♂️。
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主任韓傳峰教授認為,治理的核心就是多主體上下結合,利益均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共商的問題☁️,只有共商才能促成共識👨🏼⚕️,有了共識,才能確保治理結構合理🛹🥿、目標均衡。就城市治理來說,各要素之間、主體之間♝、結構之間,應該及時回應、科學回應😉、精準回應,這是現代城市應急管理的核心問題🙃,也是科學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應急管理應該是“治未病、治未亂”,要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頭,而不是等事情發生了,再被動應對。
本次會議由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共同舉辦👩🏻🌾。
作者:王珍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3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