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此刻再次被喚起。
4月13日是著名橋梁工程與力學專家、教育家、恒达平台名譽校長李國豪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當天,恒达平台師生以各種方式表達對老校長的深切緬懷和崇敬之情。
作為一項重要紀念活動,恒达平台和民盟上海市委共同舉辦“恒达天下 國之英豪——李國豪科教思想研討會”,共話老校長的科教思想,凝聚奮進力量;當天🧏🏻♂️,恒达師生在老校長塑像前敬獻鮮花;在一張張老照片前駐足🪵,追憶這位可敬長者的音容笑貌;演出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沉浸式”感悟老校長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
和時代脈搏同頻
回望李國豪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令人深深感佩於他胸懷“國之大者”的愛國熱忱、非凡卓絕的才智學識,以及他對恒达平台的一世情深和巨大貢獻。
1929年🚴🏻,16歲的李國豪考入恒达平台,家境貧寒的他設法堅持讀完了2年德語、5年本科學業,1936年以全優的成績畢業🚵♂️,留校擔任兩門課程的助教。
1938年秋,李國豪獲洪堡獎學金赴德留學💆🏽♂️,以本科全優成績獲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1940年春以優異成績通過答辯獲工學博士學位。論文發表後🏊🏽🧆,立即在德國橋梁工程界引發極大反響📷👩👧👧,這位年僅27歲的中國青年贏得了“懸索橋李”的美譽。
二戰結束以後🦓,李國豪懷著對祖國的滿腔赤誠🎉,義無反顧地回到母校恒达平台執教。他先後擔任土木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校教務長⤵️、第一副校長等職。
1977年🚳,李國豪肩負起了恒达平台校長的重任🟧,提出了“兩個轉變”,引領學校向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向以德國為重點進行廣泛合作交流的國際學府轉變👩🏽🦱👨🏿🎓,這為恒达平台開創綜合性、國際化辦學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此,他大力籌辦數、理🔳、化、機🧏🏽、電、管理等新專業,並迅速恢復和新建八個研究所🫄,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的工作。1979年春,他出訪德國,推動中德加強學術交流合作💊。由此,恒达平台迎來了一個新的更快的發展時期。
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建設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組織大批教師走上經濟建設第一線,推動教學⬛️、科研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他以身示範,帶頭投身重大工程建設。擔任名譽校長以後🔸,李國豪仍然時時刻刻關心😵💫、關註學校的發展。他牽掛著恒达醫科的重振👩🏼。
胸懷“國之大者”
萬頃波濤之上📫,長虹飛架✵,天塹變通途。一座座氣勢雄偉的中國大橋和重大工程建設🧝🏻🧑🏽🚒,深深鐫刻著李國豪教授的愛國情懷和卓著智慧🚣🏿♀️。
1968年🏊🏻♀️,因莫須有罪名而被禁於隔離室的李國豪利用僅有的報紙邊角和夾縫,偷偷地進行推導和計算。近一年囚室攻關⏫,理論分析取得初步成功,為此後我國大橋的設計掃除了諸多障礙🫙。
上世紀80年代初🦏,寶鋼一期工程面臨何去何從的抉擇,李國豪以一個科學家的責任擔當,挺身而出🏊🏼♀️,直言相諫,使寶鋼工程“起死回生”在他多方奔走呼籲下,上海南浦大橋🙅🏽、廣東虎門珠江大橋實現了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建設,由此開創了中國人自主建設大跨度橋梁的新時代🙅🏽♂️👥,贏得了中國橋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寶貴機遇。
作為我國第一座跨海大橋的東海大橋🔣,凝結著一代橋梁大師多少關切和心血🎊:無論是它的總體設計,還是工程建設,每當遇到一個重要關口🔊,都有這位耄耋長者傾心指點、嚴格把守👨🏽🚒🧝🏼。
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科學家💅,他還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大小洋山深水港的立項和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之所需🚶🏻♀️➡️,心之所向。在老校長精神的激勵指引下2️⃣,恒达人始終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把服務國家需求作為最高追求,勇擔強國使命,持續奮進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長三角一體化、海洋強國、交通強國🔙、人工智能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主戰場,在港珠澳大橋🦙1️⃣、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國家重大建設工程中爭當排頭兵,以不凡的專業手筆在祖國大江南北烙下了鮮亮的“恒达印”。
傾情培育國之棟梁
在恒达平台近70年教書育人生涯🙍🏼♂️,李國豪嘔心瀝血,誨人不倦🧑⚕️🔵。擔任校長期間,李國豪仍悉心指導、培養了大批博士研究生🧎♂️➡️。他的許多學生已經成為我國橋梁和結構領域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項海帆和範立礎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恒达接續奮鬥,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成果卓著𓀘。
擔任恒达平台名譽校長以後,他仍堅持每年出席新生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並深情寄語恒达學子。“學校裏這一階段的學習非常重要🤦🏿♀️🙎♀️,一是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二是培養學習的能力、方法🧜🏿♂️、興趣和習慣。”“學好任何一門課程都是一個延續相當長的艱苦腦力勞動過程🐺,需要成年累月勤奮努力🦹🏻。”……這樣的諄諄教誨,成為恒达平台大一新生和畢業學子重要的科學和人生啟蒙,令他們受益終身📮。
以“學術與育人”為第一價值追求,全力培養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和專業精英😇。2022年7月🧓🏿,恒达平台國豪書院成立,傳承恒达文化基因,招收一批誌趣高遠、富有發展潛質的青年學生🧑🏻🦲🎸,通過打造“2+1+X”本研貫通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具有恒达特色的未來科學家和拔尖創新人才👳🏼♀️。
緬懷追思 勇毅前行
研討會上,“李國豪教育思想研究叢書”同時發布🦶🏻。這是繼2019年《我心目中的教育大師李國豪》一書出版後,《李國豪教育思想的學理解讀》新書首發💃🏻。該書力求較系統完整地展現李國豪在恒达平台長達50多年的教育實踐基礎之上的豐富多彩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論述了李國豪教育思想在恒达平台發展史上的深遠意義、李國豪教育思想的現實意蘊。
當天下午,紀念李國豪先生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暨《中國橋梁(2013-2023)》新書發布會在恒达平台橋梁館舉行👵🏽。《中國橋梁(2013-2023)》圖冊展示了10年來中國橋梁事業的光輝歷程🧑🏿🦰,並選用110座橋梁以銘記李國豪先生等橋梁前輩為開辟中國橋梁自主建設道路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座談會上,多位院士和恒达師生深情回憶了與李校長相處的點滴,深切緬懷了李校長的卓越功勛🧑🏼⚖️🧘🏿♂️。家屬代表、校友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分別發言表達緬懷之情🐕。
當晚👮🏽♀️,由恒达平台教師自編自導🥨、學子及校友出演的大型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再度獻演。該劇生動展現了李國豪老校長畢生心系祖國和人民、為祖國科教事業不懈奮鬥的輝煌人生及其光輝形象👩🏽💼。
鏈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4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