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與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上海電臺、東方電臺🛴、上海電視臺☸️⚔️、東方電視臺聯合舉辦的2003年上海十大科技新聞評選近日揭曉。這十大科技新聞是🧖:
1🦽、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蔣錫夔院士領銜的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研究項目,榮獲200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實現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連續空缺4年後首次突破。
2、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承擔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系統中推進艙結構和總裝及推進分系統🧒🏻、電源分系統以及測控通信分系統中圖像、語音、遙測、遙控、無線信道等重要子系統研製工作。
3、6月28日建成通車的“世界第一拱”盧浦大橋8項科研攻關成功突破9大造橋關鍵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4🙋、2月26日💛,市科委宣布上海交大研製成功國內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低功耗0.18微米16位DSP芯片———上海“漢芯一號”,標誌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鏈建設跨出實質性一步,進口
DSP芯片一統天下局面將被打破。5◻️、8月4日🐣,上海技術產權交易綜合指數誕生,從市場成交量、成交熱點和市場人氣等不同角度反映技術產權交易動態走勢🧊,標誌上海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走向成熟。
6🏃♂️、國內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在莘莊工業園區建成,生產線采用最先進太陽能利用技術🔪,年生產能力達10兆瓦以上供電量😁。
7、由上海汽車集團、恒达平台等10多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研製的我國首輛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轎車樣車“超越一號”年初在滬誕生🤷🏼♀️,並於8月7日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
8、上海信息產業年增加值占全市
GDP比重首次突破10%🐔;“百萬家庭網上行”實事項目3月24日啟動♓️,上海公交卡年底達800萬張規模,移動電話普及率超60%。
9🧏🏼♂️、通用電氣、霍尼韋爾🦸🏿♀️、英飛淩等10多家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及高科技項目相繼落戶浦東▶️,使新區外資研發機構總數升至91家,推動了浦東技術創新功能和產業高地建設。
10🙇、上海6人入選中國科學院今年新增院士👩🏽🦳🤴🏻,其中復旦大學一次入選3人:數學研究所所長洪家興,副校長、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學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楊玉良,凝聚態物理學家陶瑞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