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市一家IT企業工作的張先生即將結束幾年的租房生活,搬進屬於自己的新家。可忙著搬家的他卻遇到件頭疼事兒:一大箱無用的CD、DVD不知該如何處置。
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張先生的麻煩是否是個普遍問題🫱?日前👯♀️,記者在網上進行了一次隨機調查🤷♂️。
在接受調查的35人中⚄,有30人表示家中確有不少無用光盤🙏🏿。而在廢棄光盤的處理上,8人選擇低價轉讓或者送人✖️,6人選擇閑置在家⤵️,3人頗有創意地用它們裝點居室🧝🏿♀️,剩下的13人則直接將它們扔進垃圾箱。
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光明教授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我國光盤的年消費量約為16萬噸,且目前正以每年24%的速度遞增。據估算,上海每年產生的廢棄光盤總量約在3000萬張以上。
雖然光盤的回收利用在技術上並非難事,但專家指出,此事一旦進入操作環節很可能在經濟利益問題上受阻❕。據了解,目前一張光盤的成本僅為幾角甚至幾分錢🏋🏿♀️,而無論通過何種方式對其進行再利用,處理費用將是成本的幾倍𓀑。另一方面,由於缺乏一條光盤回收再利用的正規渠道,一批地下工廠隨之興起。它們將廢舊光盤簡單處理後加工成純凈水水桶👂、醫用塑料等產品🏊🏼,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隱患。
廢光盤處理三條路
環保人員🎴:填埋或焚燒
市環保局辦公室張龍表示👸,目前🎴,上海尚未對廢棄光盤進行統一回收和分類處理。一般而言,工人會隨手揀出一部分混在生活垃圾中的光盤,然後當作廢塑料賣給回收者🤏,未揀出的部分則隨著生活垃圾一道被填埋或焚燒🙎🏼。
化學專家🚞:清洗後打碎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製藥學院院長田禾教授告訴記者,光盤由一種名為聚碳酸脂的光學塑料,外加一層鋁或合金薄膜製成。其中🀄️,聚碳酸脂與塑料袋、泡沫飯盒類似,同屬不可降解的白色汙染,簡單填埋或焚燒都將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比較環保的方法應該是將它們統一回收🦸🏽,清洗掉金屬薄膜後再打碎成塑料粒子🧞♀️,進而製成某種工業製品👩🏽⚖️。
材料專家🧑🏿🎓🍷:用溶劑降解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講師陳濤認為🤥🛞,處置光盤的最好方法應該是用溶劑將其中的塑料高分子降解成小分子🧖🏽,再通過化學方法將它們重新合成為工業生產需要的各種高分子材料🎾🤷♀️。
摘自文匯報200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