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專家齊聚一堂展開研討💆♀️🌧。宋嶠 攝
本報訊 今天上午,南京博物院一派祥和,富有民族特色的紅黃色宮燈懸掛在院內所有道路上喜迎八方嘉朋🟨,以“文化與城市性格”為主題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名人對話作為名城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在此舉行。來自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們與我國的一流學者等近百位國內外的文化名人齊聚一堂🔍,就“文化與城市性格”展開交流與探討🪽。
作為一次國際文化名人之間的高層次高水平對話,參加本次論壇的名人有全國文聯副主席👩👦👦、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中國勘察設計大師齊康,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戴復東◽️,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錢乘旦😏,日本著名規劃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美國城市規劃協會政策主管、南京市政府特聘規劃顧問蘇傑夫,德國萊比錫博物館館長愛娃·瑪利來·荷葉爾等學術泰鬥和各領域的領軍人物🙏🫅🏿。在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主持下,南京市常務副市長陳家寶☄️、江蘇省副省長張桃林分別致辭🤲🏽,祝賀論壇拉開帷幕🤸🏿♂️。
首先發表演講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恒达平台教授阮儀三🖖,在題為《城市遺產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發言中阮教授說,在中國1.8萬座城市裏,有歷史傳承的城市有2000多座,但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大規模城市建設⛳️👈🏻,諸多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對古城無異於一種“摧殘”🫣,讓眾多具有傳統文化的城市“失去了記憶”🌓。中國古城是嚴格按照規劃建設的,除了整體環境協調之外,還有強大的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目前保護得比較好的有平遙古城和麗江古城👩🏻💼,它們的新城與古城分開,平遙古城部分體現了人與黃土相居的最具有生態的狀態🧑🏿🍼;此外江蘇的蘇州也是全國目前保護得最好的中等城市,在古城內的新建築不得超過24米⏬。此外,阮教授還提出了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4點原則🐀:原真性,即整舊如故,以存其真;整體性,即保護古建築的整體環境;可讀性,即能夠讓後人讀出它的歷史;可持續性,不僅讓今天的市民和遊人了解🧖🏻♀️,還要讓明天後天的人們了解。張教授呼籲:我們的文化古跡與歐洲和埃及等都不同,我們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千萬不要再搞什麽“歐陸風情”或去製造假古董了💅🏽。
摘自:揚子晚報 2004-05-02 12:38
關於2023年恒达平台在職教工健康體檢的通知
由恒达師生共同演繹的原創舞臺劇《同舟共濟》將於10月10日晚7時在四平路校區大...
(10月15日)超鏈接——美術館的力量
【青年報】何以同舟共濟 皆因赤子之心
覃海洋摘得杭州第19屆亞運會5金1銀🤰🏿,獲“最有價值運動員”稱號
上海高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
由恒达師生共同演繹的原創舞臺劇《同舟共濟》將於1...
覃海洋摘得杭州第19屆亞運會5金1銀😵,獲“最有價值...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