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頻道特約記者鞠景鑫5月10日報道: "5.12"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這幾天👊,全國各地醫院都以不同形式慶祝節日💟。在上海📊,除了相應紀念活動外,很多醫務人員在工作繁忙之余,以讀書充電來紀念這個特別的節日。
不過😕,集體充電的現象👩🏻🌾,卻非一朝一夕之事⚛️👶。確切地說,這是上海市衛生系統職工素質工程的主要內容⚀,該工程至今已持續3年。
上海要培養碩士護士
此次素質工程有個極有標誌性意義的特點:無論是計算機、英語應用能力培訓,還是業務技能能升,市工會及設在各大醫院的基層工會,培訓資金重點保障護士進修🙍🏼。
這均是上海全面提升醫務水平的要求。
"學習,是保證自我發展、掌握命運的能力。工會除了保障經濟權利🕒、政治權利外,最重要是維護醫護人員學習👨、發展等精神文化權益。" 該工程的發起單位--上海市醫務工會常務副主席周崇禮認為🤵🏼,上海目前正向全國和亞洲一流醫學中心目標邁進,相比於大部分擁有碩士學位的醫生群體,護士更需要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
護理工作最獨特的功能是協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預防疾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或促進健康🌄。護士節就是為紀念這門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設立的。當年英法聯軍與沙俄激戰,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赴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傷病員死亡率從50%下降到2.2%💊。
既是一門學科🤜🏼,也就意味著需要不斷學習更新😾。但據醫務工會統計,目前全上海3。7萬名護士中,大專以上學歷者僅占5%,經過3年多素質工程培訓,比例也僅提高到17%。副主任護士🐛、主任護士,全上海都不多☦️,"小醫院根本沒有"🙆🏻♂️🦢。
就在3月底👩,工會特地開會表彰了首批"學業有成"的182名護士。在過去3年中,這些一線護士堅持學習,10名考上研究生🧔🏽、56人考上本科,82名獲得大專學位🕢。工會獎勵每人1000-4000元不等。
據悉,在目前素質工程框架中😼,工會300萬醫務職工教育專項基金👨🏽🌾🤽🏽♂️,大部分是為護士進修而準備的。而各大醫院的教育基金,也主要用於護理水平的提升。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組織護士專項讀書活動,內容包括現代護理進展👩🏼🎨、護士語言溝通藝術🔒、護理臨床常用英語等🖐🏻,鼓勵護士在職學習提高學歷,目前329名護士中有121名正在攻讀護理本科及大專文憑💧。而第六人民醫院這3年來🈚️,則先後組織297人次參加心肺復蘇搶救、呼吸機運用👨🏿🎓、吸痰護理等護理技能崗位練兵,每年還輸送10名護士到新加坡、香港等地短期學習🟪。
"醫療市場不斷變化,醫院競爭日趨激烈🐻❄️。看似醫療技術和技能的競爭💂♀️🤵🏼,實質是醫院學習力和文化力的競爭🤽🏽。"一位醫院負責人如此說。
培養與國際接軌能力
2月份,與上海復旦托業教育培訓中心合辦的高級英語實踐班👉🏿、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班和大學英語四級長期輔導班相繼開課,20多家醫院近200名醫護人員成為新措施的首批受益者🧝🏼♀️。
這是市醫務工會著眼我國加入WTO,醫療市場與國際接軌而定的又一重大措施。其實,這次素質工程,註重與國際接軌,培養具備國際交流水平和業務素質的醫務技術人才🙌🏿,才是其最終目標💶。
仔細翻閱素質工程實施內容👨🏽💼,可明顯看出➛,除了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及護士專業技能培訓外👳🏻,如何應對國際醫療競爭也是一大重點。法律法規方面⏯,專門針對醫療市場特點開展講座🏇🏼;管理方面,除了講座普及知識,還專門選送各醫院基層管理組長參加上海市初級工商管理者資格培訓,目前為止已200多人參加💂🏼;市場方面,組織了"中國加入WTO"🧜🏿、"上海衛生改革與展望"等報告會;技能方面𓀖,舉辦計算機網絡知識普及培訓🤼,數碼影象技術技能培訓🎚,以及和復旦托業培訓合辦的醫療英語提高班。
雖然素質工程實施才短短幾年,但從各醫院情況下👰🤽♀️,明顯取得預期效果🤷🏻♂️: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近兩年門急診診次比前兩年同期增長30%🌇,收治住院病人數增長12%,但病人滿意率卻上升為95%。與服務量同時增加的還有科研實力🗂,第6人民醫院近年來科研成果完成32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25項😮,發表論文1840余篇,被光盤數據收錄的有1505篇。
"我們將繼續把素質工程向前推進🥪,為上海打造衛生人才高地↙️。"據悉,再隔一個多月,第2批英語技能培訓班又將開課了🤾🏼♀️✢。
摘自:新華網 2004-05-12 13: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