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楊曉林:網絡大電影的敘事嬗變及製勝之道

來源:人民論壇   時間:2019-07-10  瀏覽:

【摘要】近年來,微電影水到渠成地完成蟬蛻龍變,進階到網絡大電影。發展初期,由於缺乏監管,一些視頻網站飽受“唯流量是從”的詬病。“小投資、大情懷、正能量”不光是針對現實主義題材而言,對於非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產品亦是如此。以“小成本和小場面”做出優質產品,就要以內容取勝,以故事取勝,以情懷取勝,以傳播正能量取勝。

【關鍵詞】網絡大電影  優質產品  類型電影   【中圖分類號】J99    【文獻標識碼】A

新世紀以來,從網絡電影、新媒體電影、微電影到當下的網劇和網絡大電影近二十年的嬗變歷程可謂一路高歌猛進,活力無限。從2000年《天使的翅膀》《大史記》系列的出現,到2006年惡搞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和緊隨其後的《烏龍山剿匪記》《春運帝國》等作品大量湧現,再到2010年後類型多樣、內容駁雜、質量參差的微電影大潮來襲,網絡電影可謂雜花生樹、枝繁葉茂。基於商業目的,2014年3月18日,愛奇藝在首屆網絡大電影高峰論壇上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即製作要合乎電影規律,時長要超過60分鐘,要在互聯網發行,盈利方式是“用付費點播模式進行分賬”。至此,微電影水到渠成地完成蟬蛻龍變,進階到網絡大電影。

一些網絡平臺通過雷人炒作贏得流量是竭澤而漁,註定難以長久

據骨朵數據統計,在誕生初年,上線網絡大電影共有437部,前臺播放量高達27.4億。網絡大電影本小利大,製作周期短(很多院線電影從創作啟動到公映,至少需要兩三年甚至更久,而網絡大電影從立項到上線可能僅需三個月),而且可以批量生產——部分公司的年產量甚至高達幾十部,巨大的商機讓眾多公司蜂擁前來掘金。

2016年,網絡大電影數量暴增至2271部;2017年,傳統的電影公司也紛紛入局:華誼兄弟、歡瑞世紀通過開設或收購新媒體子公司進軍網絡電影領域;大地電影、索尼影視、光線傳媒、山影集團、China3D、華策影視等公司也嘗試純網發行電影的模式。而早進入者,已經成為這一行業的弄潮兒。在2017年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年度票房top20影片榜中,淘夢占6部、映美占3部、奇樹有魚占3部,由慈文傳媒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哀樂女子天團》成為口碑佳作,並拿到了龍標。2018年,分賬超4000萬的除《靈魂擺渡·黃泉》外,還有淘夢出品發行的《齊天大聖·萬妖之城》。愛奇藝上半年分賬破千萬的網絡大電影有十幾部,前十位分賬總票房超1.8億。

在發展初期,由於缺乏有效監管,野蠻生長的網劇和網絡大電影問題叢生,“題材標題大家有,情節製作莫須有,三觀底線真沒有”成了公認的標簽。很多公司通過博眼球、秀下限的作品賺得盆滿缽滿,特別是一些價值觀扭曲、內容低俗、蹭IP、沒腔調的作品,不僅擾亂了傳播秩序,社會影響也極差。

正因如此,一些視頻網站也飽受“唯流量是從”的詬病,被輿論大加鞭撻和討伐。但真正有遠見者從未放棄追求品質——因為激烈的平臺競爭也遵循一般的商品競爭規律,劣幣驅逐良幣肯定是暫時的,是規則不健全時的亂象,而優勝劣汰則是必然的。網絡平臺迎合嗜痂之癖類的惡趣味是焚林而獵,通過雷人炒作贏得流量是竭澤而漁,註定難以長久。優質作品樹立的好口碑,才會讓平臺屹立不倒;要想做大、做強、做久,“內容為王”才是硬道理。

以“小成本和小場面”做出優質產品,就要以內容取勝,以故事取勝,以情懷取勝,以傳播正能量取勝

劣質網絡視聽產品招致了受眾的不滿,對此,主管部門順應時勢、及時出手,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和行規,大力整治網絡電影市場,把網絡視聽產品提高到關乎“國家安全”的高度來看待。骨朵數據顯示,2017年,調整後的網絡大電影影片數量為1763部,同比下降22.37%,前臺播放總量呈斷崖式下跌,只有68.5億,比2016年減少了147.5億。2018年,國家監管力度繼續加大,上半年,有超過兩千部爛劇和低質網絡大電影被下架淘汰。

與此同時,經歷野蠻生長之後的網劇和網絡大電影市場,也已有了多家具備打造多部分賬千萬作品能力的龍頭公司。他們率先轉變戰略,以“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作品占領市場,湧現了一批如《白夜追兇》《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等優質劇作,而被稱為巔峰之作的是《毛騙終結篇》(豆瓣評分高達9.6)這類引領方向之作,可媲美優秀影院電影和熱播電視劇而絕不遜色。

由於網絡視聽產品播放的終端是手機、電腦和電視這類小屏,不可能如影院大屏一樣適合“大片”播放,以無比震撼的視聽效果取勝。因此,“以小搏大”幾乎成為了網絡視聽產品的第一選擇。以“小成本和小場面”做出優質產品,就要以內容取勝,以故事取勝,以情懷取勝,以傳播正能量取勝,這樣才能真正長久地吸引觀眾,而且“正能量的精品戰略”也是當下“通吃贏家”馳騁網絡視頻播放平臺的不二法門。以騰訊為例,作為網絡視頻平臺的“大諸侯”之一,騰訊倡導網絡視聽作品精品化,對於藝術價值和思想導向極度重視,提出了五個“不要”原則:一是千萬不要粗製濫造,二是千萬不要做惡意的懸浮,三是創作不要向錢而生,四是不要跟風,五是不要唯大咖論。①這五個“不要”像五面雜質過濾網和病毒防火墻,從千萬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作品中篩去“砂石”,淘出“真金”,防住“黃毒”,保障了平臺作品的健康和正能量。

如圖所示,在這10部作品中,騰訊占了5部,可謂半壁江山為其所有。而其中,懸疑片同樣占了5部,特別是《罪途》系列全部上榜,而且《罪途1》還是播放冠軍,播放量幾乎比其他影片的10倍還多。在“2018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的入圍名單中,騰訊視頻推送的《罪途》(系列)和《那年1987》被評選為“年度優秀網絡電影長片”。2019年1月12日,在第三屆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上,《罪途》獲得年度品質網絡電影獎。《罪途》系列製片成本為500萬,2018年5月11日上線後至今,三部曲專輯播放量合計超過2.8億。《罪途》系列可謂探驪得珠之作,其創作理念值得推廣,對其解剖麻雀,可讓我們對網絡視聽產品的製勝之道窺斑知豹。

關註社會熱點問題、具有深刻批判性的懸疑類型電影備受觀眾青睞

以《罪途》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的成功,歸功於其在敘事內容上對現實主義題材的選擇和對當下社會熱點問題的關註。《罪途》社會價值的實現,應該歸之於聚焦兒童性侵、校園霸淩、家庭暴力、校方的文過飾非、媒體的不實報道等社會熱點問題,直面當下女性身體和心靈所受的戕害,並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心靈拷問和道德審判,具有很強的“在地性”。這與那些以奇幻、惡搞、情色、畸戀、兇殺、靈異之類主題博眼球的作品有雲泥之別。

影片在商業上的成功,首先取決於“好看”和“吸引人”。就類型而言,懸疑片無疑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類型電影。懸疑片之所以令觀眾著迷,除了劇情不斷反轉燒腦之外,最為重要的是作品一般都會以反映社會問題為核心,具有深刻的批判性。特別是對人性弱點及陰暗面之剖析,往往會讓觀眾感到透骨入髓般的絕望,而以惡報惡的死亡血腥味,極具警世意義,讓人心生怵惕,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同時激發人們對美好人性的向往。例如2015年網絡懸疑短劇《天才J第一季》播出,總播放量達到1.2億,後來陸續推出了幾部同系列的網絡大電影,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由此可見,製片方采用的“懸疑片”策略可謂居功至偉。

商業片要獲得市場上的成功,就要投觀眾之所好,而百年來積澱而成的類型電影,就是電影的票房保證。類型電影作為一種時尚,也是風水輪流轉。每隔若幹年,順應社會大眾心理和時代發展潮流,都會有某種類型的電影作品備受觀眾青睞。從早先的西部片、歌舞片、愛情片、武俠片等,到如今大行其道的科幻片、神魔片、懸疑片等,可謂此起彼伏。有時是一種類型在若幹年內風頭無兩,有時則是幾種類型並駕齊驅。而近年國內“以小搏大”——以小成本獲得高票房的類型片當屬懸疑片,如《烈日灼心》《暴裂無聲》《記憶大師》《催眠大師》《搜索》《心迷宮》《白日焰火》《全民目擊》等作品,無一不是大獲成功,口碑與票房俱佳。《罪途》系列在類型選擇上也運用了懸疑片的形式,無疑是高明之舉。

懸疑片的淵源,當屬希區柯克電影和阿加莎小說改編的系列電影。特別是阿加莎所開創的懸疑片敘事模式,如“密室殺人”的《無人生還》模式、一節車廂人合謀殺死一個人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模式,以及最不可能的弱者是真正的兇手的《陽光下的罪惡》模式等,都成為經典的故事建構方式,至今仍被不斷翻拍、致敬和模仿。再以《罪途》系列為例,《罪途》系列可以說是三種模式的中國版合體,所有與過往案件有關的八位乘客皆被集中到了一列有且僅有他們的夜間火車上。暴雨引發泥石流,列車被迫停在半路,形成了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乘客老趙被殺,乘警抽絲剝繭,意欲勘破行藏,由此展開對劇中人物內心的分析,讓觀眾一步一步地窺探到校園暴力事件的原委,從而撕開了一張張偽善的面具,相關人員也由此受到了道德審判。這些成功作品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小成本、小空間、無明星陣容的網絡大電影,完全是可以出精品的。

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也應大力提倡,使之與當代人的生活、情感發生共鳴

時至當下,一方面是“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作品在引領潮流和正確方向,除了如《罪途》系列一類的懸疑片外,如《那年1987》這類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也應大力提倡。但另一方面,網絡視聽產品的形勢依然很嚴峻。“勝者通吃”的原則不光表現在院線電影和電視劇方面,網絡大電影和網劇亦是如此。“以小搏大”常常是特例而非常態,就網絡大電影和網劇而言,觀眾一般都會選擇製作精良的作品,而“精良度”常常也與資金投入成正比,這就容易導致單體投資額度不斷加大,小體量作品的生存空間被壓縮。早年一二十萬就能開拍,到後來一二百萬才行。如今投資僅百萬的網絡大電影已經很少,小投資作品有退出網劇和網絡大電影市場的趨勢,投資近千萬的作品成為了主流。但相對影院大片動輒上億的投資,當下的網絡大電影無論如何也只能算中小投資。

就題材而言,在當下的網劇和網絡大電影中,魂、仙、魔、妖等主題依然占比較大。2018年上半年,作品累計點擊7.8億,其中,4部網絡大電影分賬超過千萬,分別是《新僵屍先生2》(1555萬)、《寶塔鎮河妖》(1362萬)、《彪哥闖奉天之做夢沒想到》(1172萬)和《捉妖大仙》(1062萬);下半年,《齊天大聖·萬妖之城》的票房分賬達到4036萬,《黃飛鴻之南北英雄》和《超級大山炮之海島奇遇》的分賬也都突破千萬②,豆瓣評分最高的依舊是《靈魂擺渡·黃泉》這類玄幻片。

其實,題材本身沒有對錯,關鍵是內容表達是否具有現實主義創作精神,是否能和現實生活對位,是否能與當代人的生活、情感發生共鳴。“好詩不過近人情”,電影亦是如此。“近人情”——接近當下人的情感才是重點。“小投資、大情懷、正能量”不光是對現實主義題材而言,對於非現實主義題材的魂、仙、魔、妖等依然如此。如能真正明白這一點並加以實施,不光是院線電影,網絡大電影的創作同樣也會是另一番景象。

(作者為恒达平台電影研究所所長、編劇、教授、博導)

【註釋】

①《網絡劇如何實現精品化?騰訊視頻王娟:5個“不要”很重要》,《娛樂獨角獸》,2018年6月16日。

②張穎:《網大,已經開始比電影賺錢了》,鳳凰網,2018年9月17日。


(原文鏈接:http://www.rmlt.com.cn/2019/0708/551413.s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10014176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