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漢學家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活化石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2024-12-03  瀏覽:

每位漢學家的中文學習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都是一部不可再生的歷史文獻,每位漢學家的離世都會帶走一部活的個人化的中文學習史、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而隨著世界上一些著名漢學家離世或漸趨年高,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史料正逐漸消失。因此,對漢學家中文學習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進行最原始、最本真的搶救性發掘、保護和開發,已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每一個漢學家都是一部個人化、國別化的中文學習史、中文教育史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在世界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這部跨時空巨著裏,漢學家是重要篇章和支柱。因此,搜集整理研究世界漢學家中文學習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本身就是在寫一部章節不斷擴大、價值不斷累加的中文與中華文化世界傳播史,也必將是一個跨國別、跨時代的浩大工程。

面向未來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需要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需要,實錄並還原世界漢學家中文學習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延續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歷史根系,必須基於復雜動態系統理論,將每一位漢學家視為一個復雜動態的語言文化綜合體,通過深度訪談等,由漢學家自我描述本人作為文化綜合體的建構過程,進而親自剖析解構文化綜合體形成過程,最終復原文化綜合體,從而形成一部部個人化、自傳體的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

研發世界漢學家動態譜系圖是基礎。我們要以漢學家為基點,以“人”→“國”→“洲”→“世界”順序,搜集整理從世界漢學發軔至今的漢學家的資料,基於大數據分析和現代技術,及時了解世界漢學家生態體系和結構體系的變化和以漢學家為中心的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生態環境的變化,以更加精準地借力漢學家推動中文與中華文化的世界傳播。

分類建構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向度漢學家典型案例庫。世界漢學家所涉及的每一次語言學習交流、教學/教育、文化活動、寫作、傳播、管理、文化危機處置等等,都與中文和中華文化的影響相關,也都影響著中文與中華文化的在地化。根據世界漢學家所處典型的跨語言、跨文化語境,根據其對中文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不同認知方式和態度,科學分析不同類型案例學習中文和傳播中華文化的特點和規律,形成基本研究結論,一旦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實踐中遇到類似案例,即可即時從典型案例庫中追溯調查相似問題的形成和解決過程,從而更高效準確提高傳播質量和效能。

建構世界漢學家系列量表,確保漢學家中文學習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的信度和效度。世界漢學家主體數量大,分布廣,價值取向多元,文化身份復雜,自身中國觀多變且彼此差異性大,對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態度不一,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漢學家及其所在國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數量與質量。科學建構漢學家系列評價量表,從而確保采用辯證、客觀、可信的漢學家中文學習史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

通過研究漢學家中文學習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史,可以基本了解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歷史上的四個基本問題:“誰在傳”“為誰傳”“誰友我”“我友誰”。據此可以追溯培養漢學家的經驗、教訓和規律,指導調整當前國際中文教育、漢學家培養機製,形成“以我為主”、以中文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實際需求為目標導向的漢學家培養創新模式。

孫宜學 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院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常務副主任

鏈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12/02/WS674d639ea310b59111da6929.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10014176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