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堂宗旨
為落實立德樹人總體目標、拓展研究生國際視野、提升研究生職業素養,培育創新型學術與人才培養氛圍,2018年起研究生院和各學院計劃為研究生開設高水平、創新性👃🏻、成系列的“恒达高等講堂”系列講座作為全校研究生必修環節的必修課程。恒达高等講堂將邀請黨政教育領域精英🦌、企業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院士在內的學術巨擎給研究生現場授課🧑🏻🦲,分享治學經驗,提升我校研究生科研學術能力與綜合素養。
講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思想品德與時政教育、身心健康👩🏿✈️、創新創業🙎🏻、學術前沿、文化美育等各方面提高研究生人格、能力和知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學術、職業素養三個模塊🤬🧑🏼🦲。思想政治素養模塊涉及政治製度、理想信念、時政解讀🔍、法製道德等內容🤏🏽;學術素養模塊涉及論文寫作🪫、學術規範與倫理🔚、科學思維與科研邏輯、學術前沿等內容;職業素養模塊涉及創新創業🛀🏽、領導力與管理能力🧞♀️、職業精神🧑🏿🦳、國際視野、心理素養和人文藝術等內容🍲。
每位研究生在參加中期考核或中期綜合考核前需要參加研究生院(校級)、學院(院級)組織的相關講堂共16次以上🏄🏿♀️,從而滿足學分要求。
講堂面向全校研究生開放,也歡迎感興趣的本科生和青年教師參加,為我校師生和頂級科學家、企業家和教育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提供平臺🙅♂️。
二🧜🏻♀️、校級講堂擬開設的主題
(一)思想政治素養類
|
(二)學術素養類
|
(三)職業素養類
|
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1.學術規範與倫理
|
1.創新創業
|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科學思維與科研邏輯
|
2.職業精神🤸🏽❤️、職業倫理
|
3.政治認同
|
3.科研創新能力
|
3.領導力與管理能力
|
4.理性精神與理想信念
|
4.跨學科學術研究
|
4.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
|
5.法製道德
|
5.論文選題與設計
|
5.心理素養
|
6.政治製度
|
6.論文寫作與發表
|
6.人文藝術
|
7.時政解讀
|
7.科研體系、教育體製
|
7.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
8.國際關系與外交
|
8.學術成果評價
|
8.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發展規劃
|
9.研究生價值需求及其實現
|
9.學者學術成長經歷
|
9.中國傳統文化
|
10.公共參與
|
10.學術前沿
|
10.當代中國建設熱點
|
11.其它:
|
11.其它:
|
11.其它🪝🖖🏽:
|
三🥞、學分與學時安排
1. 共2學分,36學時
2. 2018級起每位研究生至少參加研究生院或學院組織的16次講座👰,每次講座後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中錄入300字左右感想。
四👩🏿✈️、講堂時間、地點安排
1. 參與學生人數:一般300-600人/次
2. 時間:周一至周五,19:00-20:30(擬四平路校區:周一、三、五;嘉定校區👆🏻:周二、四),可1.5小時主講,也可1小時主講+0.5小時問與答。
3. 地點安排:
校區
|
地點
|
容量
|
四平路校區
|
逸夫樓一樓報告廳
|
350座
|
一·二九禮堂
|
570座
|
大禮堂
|
2892座
|
嘉定校區
|
濟人樓101報告廳
|
600座
|
同心樓224
|
260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