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和《國務院工作規則》🫴🏽,日前,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了《教育部工作規則》並已正式下發。
《教育部工作規則》是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製的精神和新一屆政府工作的實行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和加強行政監督的基本準則製訂的📚。《規則》共包括五十六條👨🏽🌾,分為總則🧑🏻🎤、教育部領導及司局長職權🤙☹️、重要事項決策程序、依法行政要求、行政監督🛀🏼、會議製度、公文審批💇🏼♂️、作風紀律八個部分😖。
總則主要包括製訂《規則》的指導思想、對部機關全體公務人員的要求等。教育部領導及司局長職權部分主要是參照《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對部領導及司局長的職責權限進行了界定🚵🏼♀️。會議製度部分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通知》和教育部《關於教育部部級會議的若幹規定》🧓🏽,對各類會議進行了規範🧚。公文審批部分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教育部《關於教育部公文審批的若幹規定》👨🏻🎤⚗️,本著進一步提高公文質量和運轉效率的原則,重申並強調了教育部公文運轉的規定🥝。作風紀律部分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和新一屆政府要求,強調部領導和司局負責人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要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要通過調查研究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工作建議的調研報告等。
在重要事項決策程序部分中👨🏼🍼,《規則》強調,要建立健全領導、專家、群眾相結合的決策機製,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形成科學民主決策製度。凡涉及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決策和部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針、政策🧑🧦、措施,國務院委托起草的行政法規草案,製定和修改部門規章,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的使用等重大事項,應由部黨組會或部長辦公會討論決定⚰️;部黨組討論幹部任免實行無記名投票表決辦法🐗。對於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有關教育政策調整👨👩👧👦🌹、製度改革等決策事項,應采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和社會公示等形式😣,廣泛聽取利益各方的意見和建議。
在依法行政要求部分中,《規則》指出,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程序行使行政權,履行政府部門職責,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根據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總體需要,適時製定部門規章🤷🏿♂️,向國務院建議製定行政法規以及向國務院建議並通過國務院提出法律議案,修正或廢止不相適應的法律規範。要嚴格按照《立法法》的規定製定部門規章⚫️,要規範規章的起草、審核、審議程序🧝🏽♂️。要嚴格行政責任🩸,建立和實行行政執法責任製和執法過錯追究製👂🏼,切實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
在行政監督部分中,《規則》指出🔎,要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部各級公務員行使權力的監督👨🦯➡️,提高行政效能,促進廉政建設,確保政令暢通。要自覺接受全國人大代表質詢🙋🏻♂️,及時答復質詢案🚴🏻♂️;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對教育法律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各承辦司(局)要按規定時限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按照《行政訴訟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各司(局)要積極配合部法製工作機構參加有關教育方面的訴訟活動,接受司法監督。各司(局)要配合部法製工作機構做好行政復議受理工作,糾正教育行政機關違法或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教育部及各司(局)要通過多種途徑,認真聽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要自覺接受監督、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要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部領導及各司(局)要自覺接受輿論和群眾的監督🕰,要重視新聞媒體反映的教育問題,對其中的重大問題🤵🏻♀️,要積極主動地查處和整改並向國務院報告。
《中國教育報》2003年4月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