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過“國內留學”培養優秀人才的方式正在國內高校中興起💂🏼♂️🚣♀️。記者從有關高校了解到,為了讓優秀學生沐浴更多國內名校教澤😡🐗,國內一些高校開始通過協議方式互派或單獨委派學生到對方學校學習生活,以親身體驗的方式感受名校風範,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
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的老師告訴記者,遠在濟南的山東大學已經向該校提出了派學生進京學習的意向,由於派來的山大學生要與人大學生吃、住、學習🤶🏼、生活在一起至少一學期,涉及到學校的各個相關部門,需要提前作出周密的計劃和部署,目前這一協議正在學校相關部門協商中。而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此前山大已與國內的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等簽訂了聯合培養學生協議,每年互派50名學生到對方優勢學科修讀學分,學生在對方院校修讀的學分,自己學校予以承認。通過合作實現國內教育資源共享,學術和文化的交流,同時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也大有好處🏌🏼。
而記者從北京中醫藥大學了解到⭕️,今年考入該校中醫學專業七年製本碩連讀班的11名北京新生👨🏻🔧,在新學期將直接到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報到,在這兩所一流綜合院校學習兩年基礎知識後,再回校進行5年的專業訓練👨🏿🚀;而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七年製本碩連讀中醫學專業針推對外交流方向,今年也計劃在京招生8名新生,並與北師大聯合培養。中醫藥大學的鄭校長介紹,長期以來↖️,學科單一🫲🏻、人文氛圍不足成了單科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既能夠學習到專深的本學科知識和能力,又具備較廣泛的社會人文科學知識和較深厚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北京中醫藥大學探索出跨校培養人才的新模式👩🏼⚖️,與清華大學生命工程學院🪱、南開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等國內一流綜合性院校合作,將綜合性院校的人文社科優勢👩🏼🦲、傳統文化底蘊與單科學校的專業優勢相融合,經過兩年的基礎知識熏陶和5年的專業訓練🍂,力求把學生培養成融會貫通的復合型人才。
人民網 200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