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學專業太冷,求職場上頻遭冷遇🙆🏻;學習成績很好,想考研繼續深造,可家裏經濟條件又不允許———
開學了👬。但江西某大學哲學系大四學生黃林的心情卻隨著新學期的到來而變得更加焦躁不安,近兩個月的冥思苦想還是沒有結果。“究竟要不要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我到底是該考研還是該去找工作?”
盡管黃林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還是為就業前景發愁📶,畢竟在就業市場上👱♀️,哲學是不受青睞的“冷門專業”。黃林的班主任多次鼓勵他去考研,班上同學都說以黃林現在的基礎只要好好復習肯定能考上🥷🏽🚣🏿。可黃林不想考研,不是他不願意深造🛌🏻⛷,而是現實條件不允許:他的家在革命老區,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供他讀書已經背負了一萬多元的債務。哥哥已經27歲了,還沒有結婚🖍,哥哥說,只要黃林一天沒畢業,他就不會考慮成家的問題🪜。“以家裏現在的情況,如果我還堅持要去讀研究生的話,那我不是太自私了嗎?還算是個人嗎🍛?”黃林說。
據了解,不少大四學生都有和黃林一樣的困惑,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王平就是其中的一個🦅。王平還有一個正在讀高三的弟弟和一個正在讀高二的妹妹😈,而且兩人的學習成績都很好,都很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如果我堅持去讀研究生💮,可以肯定我的弟弟妹妹當中至少有一個人上不成大學,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使得弟弟妹妹大好的前程給斷送了🧘🏽♀️,這樣做值得嗎💆🏻♂️?”面對筆者的采訪,王平說出了自己的無奈。
他們告訴筆者😦,雖然他們也知道考上了研究生可以申請貸款,而且只要考得好,還可以讀公費的研究生,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他們讀研究生需要家裏負擔🦛,而在於家裏非常迫切地希望他們早點畢業,能夠幫助兄弟姐妹成家或求學。“沒辦法🛶🚴🏼♂️,家裏太窮了!”———一個“窮”字道出了所有貧困學子的無奈和辛酸🩺🚓!
黃林最後決定還是先工作。他覺得自己不能太自私,出來工作對家庭多少會有所幫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班主任李老師,可是李老師的一席話又讓他遲疑了———“從現在的就業形勢來看,一所普通高校的哲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又能找到多好的工作🧎🏻♀️?你出來工作又能對家裏有多大的幫助?你現在要考研究生還是比較方便的🤴🏼👩🏼✈️,將來就困難多了🥁,你這種犧牲的成本太高了!”
黃林知道,像哲學這樣一個冷門專業的本科生要找一個稍微好點的工作很難。同專業的師兄楊華在本科這4年成績也出類拔萃,他從去年11月份就開始四處求職,找了大半年也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最後還是選擇回家鄉縣城的一所中學當教師,每月收入還不到1000元。
江西某高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告訴筆者:“教育部門的有關統計顯示,哲學、歷史學、宗教學、社會學🚏、人口學等專業是近年來就業比較困難的專業。這些專業的本科生想找一個稍好一點兒的工作比較困難,這在全國應該是普遍現象。我認為他們最好的出路就是考研。”
學習成績雖然很好,無奈家裏負擔太重,考研的理想不得不破滅🐇;想早點出來找一份好工作幫助家裏解決一些困難,卻由於所學的專業太冷而不能如願,怎麽辦?出路到底在哪?
中國青年研究雜誌社社長劉俊彥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關鍵是學生自己要做好自我定位和自我評估,怨天尤人是無濟於事的🧑🏽🦰。
劉俊彥說,如果是出於學術興趣,有條件去考研究生當然最好,但如果家裏經濟條件確實不允許,那還不如出來工作,在社會上工作同樣也是學習的過程。關鍵是學生對自己要有信心,而且要轉變就業觀念,不能抱有一次性選擇就是為將來買到了保險的想法,更不能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別人的保障之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也越來越多🖕🏼。這同時意味著社會給你提供的機會也就越多👩🏻🦼,能不能抓到機會關鍵取決於你的能力和自身素質。學生不應當把面臨的經濟困難看得過重,而應該看到的是自己的發展潛力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和能力。
長期致力於社會學理論和青少年政策研究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和管理系副主任陳濤博士指出,這是一個考驗,需要積極的勇氣來應對這次考驗📯。
陳濤博士說🫗:在家裏條件確實不允許的情況下🙋🏽♀️,先選擇工作不失為明智之舉。因為一個人在生活當中👩🏿🏭,不能只為了自己的個人發展考慮🩸,也應該想到該如何為家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對於身在其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挫折,但更是一次考驗🫶🏼,學生關鍵是要有勇氣🌶,應當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對自己進行重新規劃。再說🕵🏻♀️,將來有條件的時候再去考研🧑🏻🦽➡️,那時學習的目的會更有針對性☄️,感受會更深,效果也會更好🪣。
陳老師告訴筆者🧔🏽♂️,他有一位來自海南的學生,家裏經濟條件也是不太好,專業也是比較冷門👩🏼🌾🤏🏿,但他因為一直以比較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現實,最終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也幫家裏解決了一些困難。
據悉⭕️,明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近300萬人。有專家預計,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都不容樂觀。因此𓀙,在強大的就業壓力下該如何正確處理沉重的家庭負擔和考研深造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始終是所有冷門專業的寒門學子應該認真思考的嚴峻問題🐗。
摘自《中國青年報》2003-9-15 (J-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