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矢誌揭開胚胎發育之謎​ ——走近2019年度追求卓越教師獎獲得者高紹榮教授團隊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9-06-18  瀏覽🔗:

“剛剛把中長期規劃幹細胞研究方向的調研報告發給科技部🤦‍♂️。”5月31日清晨💇🏿‍♀️🧑🏽‍🎤,2019年度“追求卓越獎”獲得者🕺🏽、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高紹榮告訴記者。近年來🏄🏼‍♂️,高紹榮團隊科研及人才培養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奧秘何在?

高紹榮

深夜那亮光:好成績都是奮鬥出來的

5月31日,記者7:40不到就來到綠樹叢中的醫學與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二樓,這裏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各種器皿🧻,一排🧑🏻‍🦽‍➡️🙋🏼、兩排、三排🧔🏿‍♀️,一溜兒排過去,貼著墻還有各色架子、罐子、管子,架上掛著的是各種電動牙刷樣的移液器;另一間實驗室裏,滿滿當當的儀器因為沒開燈看不清🏪,只有清晨的光線把桌子、凳子塗上一層“白霜”🧑‍🚒,看起來很有型的樣子,仿佛莫奈筆下的景物。“這間小的名叫胚胎實驗室🙇🏽‍♂️,裏面都是一個個挑出來的單細胞,要借助這些儀器完成製作與分離。若是有較大價值🚵🏿‍♂️,就會再送到裏面那間高級實驗室繼續分析計算。”領我參觀的李老師介紹,若是不小心摻了丁點兒異物(如粉塵、細菌、毛發,甚至谷物🥖、昆蟲等),可能就報廢了👩🏻‍🚀。

說著,看著,一個又一個人影從我身邊悄無聲息地“飄”過👺,他們有的進入隔壁開敞房間的崗位🐦‍⬛,有的身著白大褂推門進到裏面👩‍🦱。我看看那間身形飄進飄出的小房間墻上,一溜兒白大褂,五六分鐘間就只剩下那排灰色的掛鉤兒了。

“真早啊🏌🏿‍♂️!可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啊🫳🎈!”看著這景象,記者很是感慨。

“也有30多歲的。大都是研究生和年輕教師🎻👨🏼‍🌾。”李老師說🐋。他們這裏🟦,晚上大家常常是做研究到10點以後才走的,這麽早又來了。這個工作狀態,記者從土木學院李傑教授那裏得到了印證🏍,他感慨:“高紹榮老師帶的這幫年輕人真勤奮👩🏿‍🎓!常常晚上12點時👆,還是燈火通明🔤。高老師他們來了之後,現在整個恒达生科院潛心科研的風氣都被帶動起來,還引進了大量人才🔯,恒达生科的發展正蒸蒸日上𓀍。”


科研:耕耘迎來果累累

   不向光陰惰寸功的團隊有一位躬身力耕的“大牛”。作為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高紹榮領導的團隊長期從事早期胚胎發育和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製以及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

2009年,他帶領的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院士團隊共同在iPS細胞(即誘導多能幹細胞,是通過基因轉染等技術將特定轉錄因子導入人或動物體細胞,使體細胞直接重構為胚胎幹細胞樣的多潛能細胞👨🏿‍⚕️。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證明了iPS細胞的真正多能性,為我國幹細胞研究贏得了國際話語權,這一突破性成果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09世界十大醫學突破之一。該成果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6年9月,高紹榮課題組在《自然》(Nature)發表論文📙,在國際上首次從全基因組水平揭示了哺乳動物植入前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組蛋白H3K4me3(是指組蛋白第三亞基四號賴氨酸的三甲基化)和H3K27me3(組蛋白亞基第27號賴氨酸甲基化)修飾建立過程🙎🏿‍♀️。“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為優化植入前胚胎的質量提供了可能,有望幫助提高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造福更多反復流產、胚胎停育、不孕不育患者;並通過優化胚胎發育環境有效提高新生嬰兒的健康水平🦸🏽‍♀️👨🏿‍🔧。”業內專家評價說🫃🏻。這一成果入選2016年“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伴隨著研究的深入💆‍♂️,高水平的論文不斷刊發包括《自然》《科學》《細胞·幹細胞》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總數已有數十篇👩‍🦰。高紹榮多次受邀為《細胞·幹細胞》雜誌撰寫評論文章;並受邀為《細胞》雜誌iPS十周年專題撰寫評述🏊🏿,他也多次受邀參加包括國際幹細胞學會等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議並做大會特邀報告🍘🦫。他曾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周光召基金會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和幹細胞研究創新獎等多項獎勵。

高紹榮團隊

近年來獲得多個大項目

“團隊在研的項目資助總額超過八千萬元🍪。”高紹榮團隊一位成員告訴記者。這些項目包括2016年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的“組蛋白及DNA修飾在細胞編程與重編程過程中的相互關聯及動態調控機製研究”👩‍🚒;2017年🧤,高紹榮牽頭的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研究骨幹包括康九紅教授、張勇教授和江賜忠教授🧗🏿‍♂️。

高紹榮介紹,2016年獲得資助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主要進行幹細胞命運決定中關鍵組蛋白修飾與DNA修飾相互關聯及動態調控機製研究😳,下設三大項目目標🏌🏼‍♀️:揭示早期胚胎發育中DNA甲基化與關鍵組蛋白修飾建立的模式、動態變化規律及對胚胎命運發展的調控機製;鑒定新型表觀遺傳修飾與相應的修飾酶體系,闡述其在幹細胞命運轉變中的模式、調控作用與機製;揭示細胞重編程及定向分化中關鍵組蛋白修飾與DNA修飾對幹細胞命運轉變的調控機製。

2017年高紹榮獲得的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主要圍繞三個模塊進行:早期胚胎發育包括正常受精胚胎和體細胞克隆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機製,主要由高紹榮教授和張勇教授負責🤵🏿‍♀️;鑒定可能參與影響早期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分子🔂,主要由高紹榮教授🪱、張勇教授和江賜忠教授負責🍫;體細胞誘導重編程的表觀遺傳機製,主要由康九紅教授、高紹榮教授和江賜忠教授負責🙅🏿‍♀️。

目前,這兩個項目已經取得可喜的進展🤹‍♂️。其中包括揭示了在克隆胚胎發育早期,遺傳自供核細胞的DNA再甲基化記憶是體細胞核移植中一種新的表觀遺傳障礙,打破克隆胚胎中的多種表觀重編程壁壘能提高克隆效率和發育潛能;首次在全基因組水平上揭示了小鼠植入前及植入後胚胎發育過程中異染色質修飾H3K9me3的重編程過程;報道了長鏈非編碼RNA調控心肌分化和發育的表觀遺傳機製;首次對人和小鼠原始生殖細胞發育過程中染色質的開放狀態進行了精確註釋;闡明母源因子Stella通過阻止DNMT1(DNA甲基化酶1)介導的從頭DNA甲基化來保護卵母細胞基因組。


人才:好項目出好苗子

   高紹榮說,隨著裴鋼院士2007來到恒达平台🟨,恒达的生命科學研究開始快速發展。當時幹細胞研究也因為誘導多能幹細胞即iPS細胞的出現,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領域之一🧙‍♀️。幹細胞研究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水平當時的差距並不大,國內的研究也剛剛起步🤟🏻,在這種背景下恒达平台果斷地將幹細胞研究作為生命醫學的核心研究方向🌅。隨著國內外從事幹細胞研究的年輕科學家逐漸匯聚在恒达,目前恒达平台生命醫學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幹細胞基礎和轉化醫學研究的中心之一👨‍👨‍👧,人才培養同樣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看到這些拼搏的年輕人,我既高興又心疼。”李傑教授的舔犢之情溢於言表。“形勢逼人,不拼哪行啊!”高紹榮說👨‍👩‍👧‍👦。目標已定、路線已有,剩下的就是沖鋒了,這是記者清晨走在雨後的校園,一路上帶雨的黃燦燦的金絲桃花盛開,白色的夾竹桃花在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雪😵‍💫,聞著草香🖐🏽、花香的清爽空氣🏋🏽,然後又在高紹榮團隊實驗室見到那些可能深夜方歸清晨又來的年輕人,誰說他們的身上不帶有清晨花草那清新氣息?!這種氣息正是科學研究需要的。

糖尿病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國為糖尿病第一大國。糖尿病治療的核心問題在於補充缺損的β細胞💋。高紹榮團隊中的樂融融正在與李維達團隊合作🧝🏽‍♀️,展開“利用體內微環境實現糖尿病中胰島細胞轉分化再生的機製研究”🐻‍❄️👩🏿‍🦳。該項目將利用微量細胞組學技術,研究病理條件下如肥胖和衰老對胰島β細胞再生和維持的影響👩🏻‍🦽‍➡️、病理條件下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胰島β細胞的分子機製🤽,進而揭示體內胰島β細胞再生和功能維持的關鍵信號通路和再生因子🧾,以期找出針對人類糖尿病的幹細胞療法🕵️,優化人胰島β細胞再生技術🗺。樂融融是上海晨光計劃資助的年輕人🐝。像她這樣的年輕人團隊裏很多🧂:

獲得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的高亞威👩🏼‍🔬;揚帆計劃的王譯萱;晨光計劃的王譯萱、高亞威🏃‍♀️‍➡️、樂融融、劉文強、陳嘉瑜🧑🏿‍🦲;青年科技啟明星高亞威💺、劉文強🧕🏿、陳嘉瑜;上海市人才發展基金獲得者陳嘉瑜;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的高亞威🚣🏼‍♂️🥷🏻、陳嘉瑜等。還有博士後人才培養人才,其中包括有上海市超級博士後計劃何文騰、吳秋,國家“博新”計劃高睿🐁、王晨飛等。“近幾年恒达生命口的青年人才🪇,有許多出自高紹榮實驗室。”校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程國政)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