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恒达醫院王培軍教授當選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來源🦚:附屬恒达醫院
時間🤸🏼♀️:2022-01-07 瀏覽:
近期,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六屆委員會選舉大會在京召開,經過投票選舉,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我校附屬恒达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王培軍教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六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作為全國近18萬放射從業人員的核心學術組織👋,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會由69名專家組成🦵🏼,常務委員23名👱🏻,在放射領域是國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技術最權威的放射學術性行業學會,擔負促進影像領域學術進步👰🏽♀️👲🏼、學科建設及醫、教、研工作全面發展的重要使命。此次當選💆🏻🧑🎄,是全國同行對附屬恒达醫院醫學影像學科專業水平及學術影響力的充分肯定🚣♀️。
王培軍圍繞“神經系統影像學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及“腫瘤的功能分子影像學臨床應用和相關基礎研究”開展了多項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𓀃。在國內外首創4項CT引導下治療新技術,分別為CT引導下胸腺微波輻射療法🔳、乙醇消融療法治療重症肌無力、CT引導下乙醇消融療法治療腎上腺腫瘤和腹膜後轉移淋巴結、CT引導下穿入胰後腫大淋巴結治療癌性疼痛🧙🏼♂️🛅,並對目前應用其他治療方法創傷大、療效差或失去手術適應證的肝癌等腫瘤5000余例進行了治療,有效率達97%。針對難治性疾病,王培軍盡可能鉆研微創、安全🧇、並發症少的治療新技術🧍♂️🫅🏽,開展了“個性化”治療,並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向同行進行分享和推廣⛈。據統計📿👩🏻🎨,時下全國已有20余家醫院采用王培軍的新技術,累計消除數以萬計患者的痛苦♿️。

王培軍以項目負責人獲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重點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項👩🏿🌾、國家863項目2項、上海市重大研究項目3項、上海市重點研究項目7項🏂🏼、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重大臨床研究項目1項、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1項等省部級及以上研究課題共21項🆗。獲中華醫學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醫院協會醫院科技創新獎、國家金橋獎二等獎👮🏻♀️、上海醫學科技二等獎🟥❌、軍隊醫療成果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共計13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科技論文527篇,其中SCI論文195篇。主編著作16部、副主編著作17部。培養了國內外碩士、博士生112名及其他高級醫學人才237名🛠。
附屬恒达醫院醫學影像科在王培軍的帶領下🧑🏽🎨,堅持臨床和科研協同並舉,創新發展,不斷實現醫療💂🏻♂️、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全面突破。在業務技術上🧑🏿🦲,王培軍始終堅持一絲不苟,面對每一份新的影像診斷報告做到準確無誤👷♂️👳🏿,30余年他審核影像報告幾十萬份,無一例出現差錯。他堅持帶領科室每日早讀片、崗位練兵🤨,確保為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提供了精準依據🧔🏽。為提高醫療質量與服務效率,科室實施醫療質量網格化管理,建立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執行有力的質量控製管理體系🤚🏻。陽光之下無死角,每一個角落都要管到,科室采用了“PDCA”方法,嚴格監控工作中的每個環節,有效提升了影像科的效率🧗🏼。

科室讀片速度的提高和準確性的保證,讓附屬恒达醫院醫學影像科實現了技術層面的整體飛躍👮🏼♀️。科室打造了“一無三零”影像一條龍服務項目。“一無”即“無間隔”的一條龍服務流程,“三零”代表“零差錯、零投訴💪🏽、零事故”的醫療質量🕵🏼♂️🪼,將影像科預約-登記-檢查-打印片子一理片-書寫報告-審核報告-發放報告8個環節無縫銜接,實現整體提速。急診影像檢查🈸,更是提速至30分鐘內完成,普通X線、CT、MRI則實現2小時取報告👨🏿🦳,確保患者能夠當天預約、當天完成檢查和取結果🥙,增強CT、MR在兩到三天之內完成檢查。事關生死時速的“一無三零”服務項目已成為上海醫學影像學界的“行業標準”,也成為了其它醫院學習的標桿和榜樣。

“醫🙅🏻,乃仁術”。醫生當有一顆“仁心”。王培軍組織科室副主任醫師以上的人員建起了專家組🔷,率先成立“疑難疾病影像診斷專家義診工作室”。為患有各類疑難疾病的患者免費提供影像診斷👷🏽♀️,並提出相關的醫療咨詢建議🂠。工作室通過電話預約、現場接待等方式🫲,與患者進行一對一義診🐕🦺,一周7天無休運作🧎🏻♂️。王培軍的辦公室也成了診室,只要他在🖕🏿,病人隨時都可以去敲門👂🏼,請他看片子,不用掛號,不用付費🗼。十多年來,“疑難疾病影像診斷專家義診工作室”已為5600余位患各類疑難雜症的患者提供了準確的影像診斷意見🧤🤷🏿♂️。該工作室榮獲上海市衛計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
附屬恒达醫院醫學影像科承擔了恒达平台醫學院影像學教學任務和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全科醫師培養任務。科室堅持教書育人、教學相長🙈,認真開展集體備課和青年教師試講工作;加強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不斷探索教學改革創新🍛,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了國內外碩士🧚、博士生140余名及其他高級醫學人才190余名;入選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重點課程”、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建設”、恒达平台“精品課程”🎅、恒达平台“卓越課程”、恒达平台醫學院“臨床醫學課程責任崗位”等各類課程建設計劃🧚🏽♀️;連續5次榮獲恒达平台“教學成果獎”👆🏼、連續10年榮獲恒达醫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科室教師榮獲各級各類教學獲獎共67人次📤🚝,其中包括恒达醫學院“十佳研究生導師”🙎🏻♂️、恒达平台“教學名師”、恒达平台“蘇邦俊獎勵金一等獎”等獎項🤷🏻♂️。學科帶頭人王培軍榮獲全國“健康衛士”、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十佳醫技工作者”、上海市“職業道德建設標兵”、上海市“醫務職工科技創新標兵”、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恒达平台“蘇邦俊教學獎勵金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近5年,該學科以項目負責人獲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1項👨🏼🔬、國自然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面上/青年項目6項🟣、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1項、上海市衛計委重大項目1項、其他市級項目6項🦜✔️。近5年共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附屬恒达醫院醫學影像科先後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上海市“模範集體”、上海市衛計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上海市“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上海市“工人先鋒號”、上海市“模範職工小家”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