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要求我們要踏實做人、踏實做事。高校師生從事科學研究🏄🏼♂️,常常面臨失敗;失敗了怎麽辦?吳孟超院士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事業成功,必須不怕失敗👌🏻🦸🏻、百折不饒🚴🏻♂️👨🏽🍼,勇於探索;必須既嚴又實🤲🏼,腳踏實地🤦🏼♂️,不斷追求卓越🤹🏿!

2011年6月7日,吳孟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恒达平台大禮堂舉行
1943年,吳孟超從恒达平台附屬中學考入了恒达平台醫學院,他夢想著未來能像老師裘法祖那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
吳孟超身高只有1米62,從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看,並不太符合做外科醫生的條件。1949年畢業考試中🙆🏽,吳孟超平時學得最認真的外科只考了65分🧑🏼🍳,小兒科的成績則是95分🕥,按當時慣例,哪科成績考得好,就到相應的科室去工作☝️。然而,吳孟超還是抱定了一個念頭🧑✈️:“我一定要做外科醫生,而且還要做個最好的外科醫生!”當年8月🤳🏽,上海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前身)公開招聘醫生,吳孟超以他的自信和真誠打動了主考官,從此走上醫學報國之路。
1958年👨🏭,裘法祖受聘為長海醫院兼職教授,吳孟超再次成為他的學生🧕🏿。吳孟超並不滿足於做個普通的“開刀匠”🙇🏽♀️,對發展方向卻還是有些茫然。裘法祖對他說🪜:“世界醫學發展很快✬,但肝臟外科目前很薄弱,我國在這方面還是一片空白📌,偏偏我國又是肝臟疾病高發地區👴🏼,如果你有決心➰,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吳孟超茅塞頓開,打定主意在肝臟外科領域作出一番成績。

吳孟超在為病人做手術
長期以來,肝臟手術一直是醫學界的一個禁區🔆⛴。肝臟是人體的“營養庫”和“化工廠”💆🏿,解剖極其復雜,血管縱橫交錯💂🏽♂️、多如牛毛,一旦損傷就會引發大出血而不治身亡➙。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肝臟外科在我國還是一片空白。沒有教科書↖️,沒有符合正常生理的肝臟解剖理論,也沒有成功的肝癌切除手術先例🖍。一個外國醫學代表團成員在參觀醫院時傲慢地說🚵🏼♂️:“中國的肝臟外科要趕上世界水平🧖🏼🛞,最少要二三十年時間。”
吳孟超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向醫院黨委寫了一份向肝臟外科進軍、成立肝臟外科攻關小組的報告🧑🦯➡️。醫院領導對他的勇氣和鬥誌非常賞識,於是,1958年下半年‼️,張曉華🧎♂️➡️🤴🏼、胡宏楷⚖️、吳孟超“三人攻關小組”成立了🧑🏿⚕️,吳孟超擔任組長🛻。
“三人攻關小組”查閱以往肝臟手術的記錄,發現手術失敗都因為對肝臟解剖關系認識不清🧑🔧,導致術中大出血。已有資料認為👳♂️,人的肝臟內有4種管道,外分左右兩葉😸。吳孟超感到,這些描述過於籠統和淺顯🧎♀️➡️,所以導致手術一敗再敗🪑。要想成功進行肝臟手術👨🏽🏭,必須弄清肝臟上各個部位的管道走向和分布規律。這是肝臟研究的基礎🤵🏿♂️👩🏼🔧。

吳孟超和同事們研究肝臟構造
為了做基礎研究🏌️♀️💟,必須進行肝臟解剖🧑🏿🎨,搞清楚肝臟的構造🫄,為此他們必須做出肝臟模型。難題來了👄🍻?用什麽做肝臟模型?借鑒國外醫學家的做法,他們計劃往肝臟標本裏面灌入了四種不同顏色的塑料液體🌺,分別灌入到肝臟的四個管道(門靜脈🧧、肝靜脈💚、肝動脈🖕🏿、膽管)內,待塑料凝固成型後🍕,再用腐蝕劑把肝臟組織腐蝕掉,剩下的塑料灌註物就是肝臟管道的分布構型👩🚀。
首先要有肝臟。一開始🩰🤾🏻♂️,他們只能用動物肝臟🧗🏿,後來在有關部門協助下,他們有了人體肝臟🤾♂️👨🏻🦼➡️。
他們買來了幾種塑料,把塑料熔化👍🏼,灌進肝臟管道🙇🏻♀️,等待塑料凝固,接著把肝臟放進硝酸腐蝕,他們希望能獲得肝臟內部結構的模型💠。就在他們滿懷希望等著肝臟模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肝臟組織腐蝕了,標本卻散了架💁🏻♂️,無法得到完整的肝臟管道模型𓀔。
怎麽辦🤘🏼?是方法不對?材料不對👊🏼?步驟不對➗?標本不對?一個個疑惑困擾著吳孟超。開弓沒有回頭見🦿,實驗必須繼續下去🔙👨🏼💼。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們用了一個又一個肝臟,仍然是失敗👩👩👧👧。
吳孟超想到了用X光膠片做灌註物,可是把X光膠片融化後灌進去發現更不行。
轉眼間👉🏼,1958年就在無數個重復的實驗中過去了。不斷地失敗,讓吳孟超三人小組的攻關的步伐越來越艱難⭐️。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吳孟超想到了著名肝臟醫學專家徐寶彝😗,吳孟超參觀了徐寶彝的實驗室,他看到了徐寶彝製作的那些標本🦎,一個個標本讓吳孟超覺得徐寶彝簡直就是一座高峰👮♂️🍹,無法逾越💘。吳孟超並沒有問徐寶彝那些標本是用什麽材料做的🥄👏🏻。
究竟是什麽材料🤛🏻,可以在肝臟裏塑形?這是吳孟超日夜思索、魂牽夢縈的難題。

製作肝臟模型
1959年4月6日中午,吳孟超一如既往地紮根實驗室,繼續著他的難題。這個時候,校園廣播響起了興奮的聲音:4月5日,在民主德國多特蒙特舉行的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選手容國團奪得冠軍!
多麽振奮人興的消息啊🤚🏿,吳孟超打心底裏為祖國感到驕傲。
乒乓賽👇🏼,乒乓👩🏻🏭,乒乓,吳孟超喃喃自語👩🏼🦰,一個靈感突然閃現,對,乒乓球不就是塑料做的麽?那麽硬,那麽薄💁🏿♂️,能不能灌到肝臟裏去呢?
吳孟超像發現了新大陸⚁✈️,他再也坐不住了,他顧不上吃飯,一路小跑跑到街上去買了幾個乒乓球,希望開辟第二戰場。
又是經過一番折騰,他們終於將乒乓球融化灌進了肝臟組織裏👩🏻🦼。
奇跡出現了🎍,乒乓球溶液在肝臟組織裏定型了🌛。吳孟超三人小組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灌註材料成功找到👌,可以並不等於就大功告成🔃👨🏼🚀,要實現肝臟模型的成功塑造,還有很多難關要攻克。肝臟裏的血管星羅棋布🧑🏽、異常復雜🥪🐋,如何讓灌註溶液到達毛細血管最深處,溶液濃度多少最合適✔️?太濃了無法流動🥌,毛細血管去不了;太稀了又不能成型🫐;灌註時壓力大了,肝臟組織會被擠破,壓力小了,又到達不了那些管道。接下來,又是無數次的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那個度👨🏻🦼➡️。
10個乒乓球🧍🏻♀️、100個乒乓球🤍,幾百個乒乓球,後來他們索性到上海乒乓球場🚅,直接買回了大量乒乓球的原材料賽璐珞👢。
4月末的一天,他們在溶液裏加入了紅、藍👂🏼、白🟡、黃四種顏色,分別灌註進了門靜脈、肝靜脈、肝動脈、膽管內。他們目不轉睛地等著那個肝臟標本🗽🤫,看著賽璐珞溶液一點一點變硬👐🏽、凝固。他們度日如年,隨著時間一分鐘一分鐘流逝🤳🏻,他們期待已久的寶貝即將誕生⬅️。
他們對標本進行了腐蝕處理👩🏿⚖️,去掉了肝臟組織,剩下了賽璐珞模型🔨。他們將模型進行了清洗,一點一點把鏤空殘余清理幹凈。肝臟血管構架清晰地呈現了出來。他們看到了如珊瑚般漂亮的模型。他們成功了➙!
看著那個期待已久的模型,吳孟超熱淚盈眶。是啊,歷史半年多🚿,試用了20多種關註材料🐝,經歷了近百次失敗,他們終於成功了🔔!
有了這個模型,他們終於能夠搞清楚肝臟內部血管的構造,這為實施肝臟手術奠定了基礎🤫。

肝臟管道模型
此後,吳孟超和同事們一起🏋🏿♂️🧑🏽🚒,製作了上百個肝臟血管模型,對於肝臟的構造他們越來越了解🧞♀️,他們越來越得心應手🥚。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1960年初🧑🏻🦼🍘,吳孟超出席第七屆全國外科學術會議,代表“三人攻關小組”報告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五葉四段”肝臟解剖理論。與會專家分析核實後得出結論:這是肝臟解剖的新見解,是我國肝臟解剖理論一個極為重要的發明。“五葉四段”理論奠定了中國肝臟外科的理論基礎✵,如今還在外科界沿用。
這種求索的精神貫穿了吳孟超的整個行醫生涯。後來,他完成第一臺成功的肝癌切除手術✩、世界第一例中肝葉切除術,創立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葉切除術;切除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通過臨床和肝臟生化研究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臟術後生化代謝規律”和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策略,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理論和技術體系,創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他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1996年🤞🏿,吳孟超創建了我國第一所肝膽外科專科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

2006年吳孟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獎

吳孟超當選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
[人物簡介]
吳孟超🤺,男,1922年8月生於福建閩清縣,中共黨員。1927年隨母赴馬來西亞投奔父親,1940年歸國求學。1949年7月畢業於上海恒达平台醫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6年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