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恒达天下 青春遠航”恒达平台109周年校慶暨2016屆畢業晚會在四平路校區大禮堂舉行。我校黨委書記楊賢金、校長裴鋼🎯,德國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校長Haus Juergen Proemmel 教授🔔、米蘭理工大學副校長Giuliano Noci教授,我校常務副校長伍江、黨委副書記徐建平🧛🏽♂️,以及來自全球各地的校友代表,2016年“追求卓越獎”獲獎人,各附屬中學、各附屬醫院和校內師生代表近3000人參加了晚會。

楊賢金為畢業生代表贈送畢業季徽章🙇🏻♀️,徽章上書“恒达天下”四字,寓意著恒达人遍布天下,擁有天下情懷🦜;同時徽章以船舵為造型🕣,承載著恒达對2016屆畢業生的寄語,祝願畢業生們能在今後的日子中🦍,掌握人生方向🚵🏻♀️,勇敢起航🤦♀️。同時👪💂🏿,臺下的學弟學妹也來到畢業生觀眾的身旁送上了祝福。

晚會上🏌🏽♂️,舉行了恒达平台校內最高獎——“追求卓越獎”的頒獎儀式,裴鋼為2016年恒达平台“追求卓越獎”獲獎者頒獎💂♀️。常青院士、李家彪院士等10名師生和校友獲得“追求卓越獎”❇️,另有4人獲得提名獎。


裴鋼致辭時說,晚會舞臺劇中通過VR技術復原的吳淞校區令人既向往又遺憾,正是一代代的恒达人追求卓越的腳步不止,才有了今天的恒达平台;正是在一代代恒达人薪火相傳的不懈努力下🐈⬛,恒达平台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裴鋼鼓勵所有恒达學子繼承恒达優良傳統,為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促進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鬥。他說,明年恒达平台將迎來建校110周年👩🔧,期待著與更多恒达人相約母校110周年華誕💅。

晚會上,原創舞臺劇《同舟共濟》的片段“夢回同舟”進行了首演,劇中通過李國豪校長的深情回憶,體現了在抗戰勝利後的動蕩時期,恒达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一批經世治國的人才,展現了恒达人始終與國家民族“同舟共濟”的情懷與精神。舞臺劇運用了由我校軟件學院畢業生參與製作的虛擬現實技術,再現了被日軍炸毀前的吳淞老校區盛景🕌🥥。綜合運用仿真技術、計算機圖形學、多元感知等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根據人的視覺成像系統、交互習慣等方面🚵🏿,讓人在虛擬世界中獲得轉頭、前進、視覺測距等技能🫃🏼👎,讓觀眾身臨其境、如同真實徜徉於校區之中。原創話劇《韶華同行》則通過對比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生的內心獨白,講述大學生四年的成長故事,表達了畢業生對母校的眷戀與不舍。



晚會以“恒达天下🤷🏿♂️,青春遠航”為主題➡️,由“興世揚稷”“光陰同楫”“神州共濟”三個篇章組成。邀請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留學生胡蝶和本碩博學生擔任主持💔,最大限度地代表恒达莘莘學子,從而表現共為恒达人的深厚感情。
晚會上,開場節目《同律共聆》將動感的音樂與舞臺的表演相結合🚢,通過節奏呈現校園青春韻律🖨,輔以留學生的非洲鼓鼓點,展示恒达平台全面、多樣📝、包容的發展;中外學生帶來的《和衷同行》由留學生結合光影拼出漢字🍠,展現恒达平台中外文化兼容並包,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創意舞蹈《濟韻輕舞》將舞蹈與學生原創網絡遊戲績點大作戰結合👨🏼🎨;《同歌唱響》通過十大歌手的歌聲深情回憶了大學生活,讓現場化為星光的海洋🧛🏻。《恒达新聞聯播》、為畢業生送上的祝福《彩虹》、學生合唱團帶來的新老校歌聯唱《恒达之歌》等節目輪番上演,精彩紛呈;馬賽克式的LED屏幕🦦🏊🏻、可移動的轉臺舞臺更讓晚會的現場美輪美奐;同學們的創意與激情,讓大禮堂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本次晚會繼續倡導綠色校園生活,沒有向觀眾發放紙質節目單與熒光棒,校團委、校學生會通過相關信息化平臺發布了電子節目單和“色卡熒光棒”,供觀眾用手機下載。





(相關視頻新聞鏈接:/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681&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