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新媒體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正文

滇西山城裏的“恒达”故事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7-07-23  瀏覽:

      隨著揭牌幕布的徐徐拉開🛍,由我校給予場地、租金以及銷售支持的雲龍高原農特產品展銷中心(上海)在彰武路81號,恒达平台迎賓館門前的店面正式開業,標誌著恒达平台對口幫扶雲龍縣的又一舉措落地開花。

雲龍與恒达

       雲龍縣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最西部,地處滇西瀾滄江縱谷區,總面積4400.95平方千米⏪,其中90%以上為山地,總人口約20萬,共有白、漢、彝、傈僳、苗、回🧕🏿🤾🏽‍♂️、傣、阿昌等20多種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到70%以上。這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們世代生活在高山峽谷之中,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產業。但由於地處邊疆🤌🏻👮🏿‍♀️、產業基礎薄弱以及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多變的氣候條件,製約了當地的生產和發展,雲龍仍是國家級貧困縣🤜🏼,許多群眾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雲龍
縣城

      2012年👨🏼‍🦲,根據教育部關於恒达平台等16所直屬高校到滇西國家級貧困縣開展定點扶貧的工作要求,這座滇西小山城迎來了一張張屬於恒达的新面孔。5年間,雖相隔2800多公裏👩🏻‍💼,一段屬於恒达平台對口幫扶雲龍的“恒达故事”已韻開了筆墨🧑‍🚒。

紮根中國大地,踐行使命與責任
      2013年4月23日👐🏿,學校召開專題辦公會,研究定點扶貧雲龍工作。會間決定,成立恒达平台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由對校外聯絡與發展辦公室具體負責相關工作的統籌協調,並充分發揮我校掛職雲龍縣幹部的紐帶作用實時對接當地需求。
      2014年8月,時任恒达平台黨委書記周祖翼率隊到雲龍縣推進定點扶貧工作,縣校雙方簽訂了《恒达平台雲龍縣定點扶貧合作框架協議》,內容涉及涉教育、醫療🙌🏻、城鄉規劃編製🧑🏼‍💻🔆、人才🤼、農業發展等多個方面🛌🏿🪯,強化了扶貧工作的計劃性👩🏼‍🏫、規劃性和系統性。
周祖翼
      2015年8月,時任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楊賢金專程赴雲龍考察調研,並這樣說道🤸🏿‍♂️🍁:“定點幫扶雲龍🧑‍🤝‍🧑,不僅是黨和國家交給恒达平台的政治任務,更是恒达平台紮根中國大地,‘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為全國人民服務的責任和使命。”期間🧑🏻‍🦲,雙方又簽署了2015-2016扶貧重點工作備忘錄,明確年度扶貧工作重點💆🏿‍♀️。
楊賢金
     有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滇西山城裏的“恒达”故事正在逐章上演🫵。

扶貧先扶智,教育幫扶方興未艾

      在城市裏🧚🏻🤽🏿‍♀️,6到11歲往往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候。而在大山深處的童年卻又是另一幅模樣💅🏻:因學校條件所限,孩子們的桌椅板凳破損嚴重💁🏼‍♂️,很多孩子不得不用磚頭做板凳,用木板撐起來做課桌,原本歡樂的上課場景🚁,卻是孩子們擁擠在幾間不足五平米的教室裏,簡陋的桌椅👩🏿‍🦰,破舊的黑板和一雙雙凍得通紅的小手。春去秋來🙇🏼🤓,孩子們就在這樣環境裏,看見並感受著我們生活的世界,過著屬於自己的童年👩‍⚕️。
      2014年,我校團委在雲龍縣團結鄉初級中學設立研究生支教團的支教點👩🏼‍🎓,2016年又在雲龍縣長新鄉設立支教點。
支教1
      “哥哥,我想要一張新課桌🧕🏻。”學生們一句怯生生的請求,讓我校在雲龍縣團結鄉初級中學支教團的學生心酸不已。隨後🛠,支教團迅速發起了“圓夢雲龍愛心計劃”,共募得善款55000余元🦸🏻‍♀️,為團結中學購買了150套全新課桌椅,替換了已經使用了三代人五十年以上的老舊桌椅©️,還為計算機教室添置了一臺教師機和6臺學生機。
支教2
     3年間👷🏿‍♂️,在三批共12名支教學生的努力和學校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共開展“圓夢雲龍愛心計劃”、“一對一”愛心助學等10余項助學項目,共為雲龍縣內籌集助學物資98萬元,各類助學金78萬元。
       在通往雲龍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副醒目的標語鐫刻在我校支教點雲龍縣團結鄉初級中學的墻壁:“同舟共濟,團結一心”。一字一句🧑🏽‍✈️,傳遞著恒达平台對於大山裏的每一個孩子們愛的承諾。






發揮學科優勢,把脈雲龍發展規劃
      雲龍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民族🕯、貧困、偏遠“四位一體”的國家重點扶貧縣🖍,同時由於其整個縣城沒有詳細的規劃,更大大的製約了當地的發展。在和當地黨委政府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恒达平台利用自身城市規劃方面的優勢資源,決定從編製規劃入手,幫助當地明確發展重點,統一幹部群眾發展思路🏌🏽‍♂️,助力地區發展✊🏻。
      2013年,在學校的統一規劃和部署下🚵🏼,恒达規劃院成立了定點扶貧滇西工作小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書記彭震偉統籌全面工作,協調教職員工、研究生參與到雲龍的規劃工作🎺。僅2014年內,夏南凱、張尚武等專家多次奔赴雲龍第一線指導規劃編製工作🐲📳,技術人員更是在當地駐紮近百余天。2015年,學校進一步加大編製規劃幫扶力度,並免收縣城和漕澗鎮2項規劃項目合同費用310萬元🆓。
建設1
      在前期規劃的基礎上,2016年☸️,城市規劃院又與雲龍縣簽署了9個規劃編製項目的合同🌖,並為當地減免費用210萬元❇️,至此共累計減免金額超過500萬元🏌🏼‍♂️。
      同時,在覆蓋雲龍縣的基礎上,恒达平台在規劃方面輻射到整個大理白族自治州🤦🏻,共與大理州簽署了25項合作協議🚸,支持包括城鄉統籌📗、鄉村建設、歷史文化保護三個重點領域。
      恒达平台規劃院的各項規劃成果不僅獲得了州、縣兩級的高度好評,更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2014年,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由於在定點幫扶雲龍縣規劃中的突出表現,榮獲國務院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扶貧優秀集體稱號。
建設2
開展醫療扶貧,同舟共濟溫暖人心
     2015年1月底⏭,來自雲龍縣10歲的小軍正歡歡喜喜的坐在病床邊👩‍👧,身旁的父母也一臉笑容,再過兩天🦵🏼,他就可以回家了。月初❇️,剛來到上海的小軍還是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通過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的治療𓀝,他已經可以和普通小朋友一樣,正常學習生活了。
醫療1
      “家裏也就是靠種植馬鈴薯來過活👬🏻🚿,一年到頭也沒啥錢🔁,為了小軍的病,最遠也只敢去大理州的醫院瞧病,這次多虧了恒达平台和東方醫院的幫助,才能來上海接受免費的醫治👃🏽,看到兒子術後恢復的很好,全家真的很感激恒达的救命恩人🍴!”小軍的母親說著👩🏼‍🦲,把雲龍的土特產一個勁的往主治醫師的手裏塞👩🏼‍🏫。
      自2014年與雲龍縣人民醫院簽署對口幫扶協議起👠😢,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和東方醫院逐年落實工作計劃🧑🏿‍🏫,承諾從2014-2020年間每年在當舉辦地恒达醫療周活動,開展義診🎞、查房、講座、手術示範等活動,並接受雲龍縣人民醫院醫生來上海培訓。到目前為止,共8批100名專家奔赴雲龍,接診2000余人次♘,開展專題講座40余場,手術演示90余場💂🏼,教學查房300余例,疑難病例討論30余例,學校附屬醫院共接收雲龍縣醫院20人到滬進行駐院學習。



上海市場裏的雲龍熱銷品
       雲龍特色山雞——雲鳳山雞以其肉質鮮美🌁,無人工飼料餵養而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但是由於養殖地屬於山區貧困彝族聚居鄉鎮,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讓大山裏的好東西遭遇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我校赴雲龍縣掛職幹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萌生了借助上海市與雲南省合作的“雲品入滬”項目平臺𓀇,把雲鳳山雞帶入上海市場的想法。通過恒达平台多方協調努力,雲鳳山雞順利進入了“2015年上海國際食品展”,並獲得大眾評委的一致好評📽,展會期間便收獲了2萬只的訂單🚶‍♀️。
雞

      “通過‘雲品入滬’,我們合作社飼養的山雞得到了上海市民的認可🥤,年前供給了上海1000多只👩‍❤️‍👨,效益相當好🔹🦵🏼。”談到“雲品入滬”給雲龍山雞養殖帶來的效益,雲龍縣雲鳳山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寶雲充滿信心:“借助這樣的機會✂️,我們想進一步擴大規模,計劃在今年之內將合作社內納入的養殖戶擴展到100戶左右🥄,帶動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2015年,在恒达平台的牽線搭橋下🙈,曾經登上《舌尖上的中國》欄目的雲龍諾鄧火腿也成功撬開了上海市場的大門:與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公司都市菜園生活館成功對接落地🕸;緊接著又借助上海國際食品博覽會的契機把雲龍的系列高原特色農產品帶入了上海市場🙅🏿。現在,在上海金沙江路的“雲品”中心內☔️,原來的無人問津雲龍土特產一下子成了城市裏的熱銷品,深受滬上市民喜愛⚜️🤛🏼。
      2016年,恒达平台通過校工會采購職工福利的形式,集中收購雲龍縣天池村優質泡核桃7.5噸🧑,為村內創收三十余萬元✣,直接幫助村內5戶貧困戶脫貧。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有著恒达背景的雲龍熱銷品走進大城市,變為雲龍老百姓鼓鼓腰包裏的鈔票。

雲龍山城裏的恒达人,和他們未完待續的故事

      “謝謝你喲🐣,小鄭書記。你聯系賣出的核桃🔧,可給我們家解決大問題。原來賣不出的核桃📶,沒想到今年一下子跑到大上海去了😡。”一位雲龍縣天池村的老鄉🧛‍♂️,點著到手的鈔票👰,咧著嘴笑著跟我校在雲龍縣天池村掛職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的鄭彧豪說到⚜️🔰,“今年我又再努把力🧑‍🏭,照這樣賣🧑🏿‍🏭🧙🏿‍♂️,說不定明年就能把車給買了🚶🏻‍♀️。”除了幫助村民賣核桃,掛職擔任雲龍縣諾鄧鎮天池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鄭彧豪在資金籌措🙆、智力扶貧、村域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還做了大量的工作👎🏻。

書記1
      2012年至今,學校先後派出袁華🤸‍♂️、陳平🦶🏼、運迪🐕‍🦺、李瑞傑和陳長等同誌到雲龍縣掛職任副縣長,各位老師主動作為🐘,積極爭取校內外資源,開展幹部培訓和城鄉規劃編製工作🧗‍♂️👩‍💼、開拓附屬醫院和雲龍縣醫院間的醫療幫扶🐣、開設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舉辦“恒达雲龍大講壇”、助力雲龍縣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縣內交通網的規劃發展等🌇;同時,積極對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雨潤計劃”為雲龍縣16所村級小學安排19個建設項目;更有同誌動員家屬資源👨🏽‍🚒,聯系上海航空公司進行愛心捐贈和助學支教等。目前✋🏽,我校共累計有400余位師生赴當地開展幫扶支援工作。




      從高校到基層🤷🏻‍♀️,既是一場歷練,也是一份重托。雲龍山城裏恒达人走遍了雲龍的山山嶺嶺和村村寨寨,真情投入,牽線塔橋,確立了系列幫扶項目,為雲龍的脫貧攻堅給予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雲龍山城裏的恒达人用自己的青春奉獻和熱血駐守為“同舟共濟”賦予了屬於對口幫扶背景下新的含義🕵🏽‍♀️。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5年前栽下樹苗,現在有了挺拔的模樣,雲龍縣的發展猶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煥發出全新的光彩與活力,而滇西山城裏的“恒达”故事仍未完待續。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