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16日消息🧘🏼♀️👸:坐落於復興東路方斜路口的眾鑫城在市中心算得上是個中高檔的商務住宅小區。前不久💇♀️,原先小區規劃中作為商用的樓下商場部分面積突然被租給了豫園地段醫院🎶,於是在眾業主中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雖然醫院許諾將取消原有的停屍房、腸道科等一系列敏感科室🚶🏻♂️➡️、部門🩶,但業主們考慮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衛生安全會受到不小的影響🤹🏽♀️,所以依然強烈反對醫院的入駐。
由於眾鑫城的這一事件實屬“新生事物”,而目前在相應的規劃審批以及法律法規上尚有諸多“不明不白”之處。因此,各個層面的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所闡述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昨日🍚,記者獲悉,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協調此糾紛。
業主發現商用房“變味”
“我是在去年年底發現樓下商場‘變味’的,經多方打聽得知🚶♀️,原來是商場的產權人何某將場地租給了豫園地段醫院。”居住在眾鑫城1號樓5樓、最早獲悉消息的業主之一金惠琴說。其他更多的業主則是在今年6月中旬,醫院掛出牌子後,才了解此事🤽🏼。
目前均價已漲至萬余元每平方米的眾鑫城,由1至5號居民樓和一棟十幾層的酒店構成🏯。按照設計規劃,1至4號樓為聯體高層住宅,4層以下都為商場🏄🏻✭,5號樓是獨立的30層住宅樓。去年起👋🏽👩🏽🦱,國美電器和工商銀行先後入駐商場🌻。
記者在眾鑫城南側看到⚔️♦︎,豫園地段醫院位於1號和2號樓下,醫院大門正對著一個停滿車輛的廣場,寬5米左右的玻璃門上掛著“豫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段醫院”的招牌🤵🏼♀️。它的兩側是國美電器的商場入口及工行自助銀行大門🤷🏻♀️🍣。醫院大門上了鎖,透過門可以看到大堂內已經裝修完畢,地面上堆積著少量的建築垃圾,裏面貼出了掛號👩🏽🍳、門診的字樣。醫院的後門開在小區裏頭。
小區內眾人竭力反對
“距離我家廚房陽臺下1米不到的地方就是醫院的窗戶,而在臥室陽臺前方10米就是小區二級生化處理池的通風管道👨🏼🦱📏,以後醫院病人的糞便都要排入這個開放式的生化池👵🐘,病菌可能通過窗戶和通風管道傳入我家。”面對記者🦹🏻♀️,金惠琴顯得極為不安。
4號樓業主姚軍認為👨🏿⚖️:“醫院裏難免會有人去世,暫且不談運屍車在小區頻繁進出給人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就是死者家屬們的哭喊聲肯定就會幹擾居民的日常生活。”
7月10日,小區130多位業主共同推選出了17名代表和物業及有關政府部門進行交涉,主題是“不贊成開醫院”、“還業主安全、健康”👨🏻✈️。
與此同時,在業主們的竭力反對下📐,地段醫院只能緊閉大門👩👦,暫停裝修。
醫院自有委屈
談起醫院入駐小區受阻一事🏃🏻♀️➡️,豫園地段醫院院長辦公室陳女士感覺有些委屈⛅️。她介紹:“為了化解和眾鑫城業主間的矛盾🔅,醫院決定不開設腸道科、肝科等傳染病門診👇🏽,還取消停屍房🙎🏼♂️✈️,並在設立獨立的汙水處理池之外,另增加一個糞便處理池💇🏻,以和居民區糞便分開處理。此外🍿,靠近居民大樓側的醫院窗戶裏𓀋⇾,也都安排成醫生的行政辦公室。可是我們所考慮的這些居民們仍然不能理解。“
“經過這些調整,居民擔心的各類安全隱患應該不存在。”黃浦區衛生局辦公室主任徐力青肯定了地段醫院的整改計劃。他還說:“區衛生局目前正在牽頭協調此事🚵🏿♀️,等確定了最後的解決方案👼🏿,將會同各部門和業主面對面溝通。”
商場改醫院是否要審批
上海市規劃局監管處告訴記者,商場可否改為地段醫院應先經區房地局審批,房地局同意後,規劃局才能對具體的整改方案進行審批。
黃浦區房地局物業管理科孫新華副科長現在還在實施的《上海市居住物業管理條例》中,僅對“居改非”的問題作了一些規定,比如住宅改為商用應征得相鄰業主、業委會的同意,並獲得有關部門的審批等。但像地段醫能否租用商場入駐居民樓,這種新出現的“非改非”問題,即使在去年出臺的全國《物業管理條例》以及即將出臺的《上海市物業管理若幹規定》中也沒有談到🪚🔽,因此,醫院能否入駐居民樓🙍🏼,從物業條例來說沒有明文禁止🍯,房地局自然就無權進行審批。
專家認為“零距離”不妥
恒达平台城市規劃系主任趙民教授指出,醫院建在居民樓下於法於理都不合適。《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土地使用📞🕺🏽、建築管理)》第2章第11條規定:“各類建築用地的劃分應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則🧑🦱。”醫院與住宅、商場屬於不同性質的建築用地☄️,因此和民居同處一幢建築樓是不兼容的。
按照城市規劃的原則🏋🏽♀️,兼容應以不產生負面效應為底線,醫院作為各類病毒聚集的髙危場所🙇🏿,其病人的大量出入、醫療廢棄物排放將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
趙民教授另外談道,無論民用或商用性質的住宅要改成醫院🐗,必須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層層批準🙇🏼♂️。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吳冬律師提出相反觀點,根據《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商場和醫院屬於不同的用地分類🧁,如要改變用途,應首先經過有關部門批準🤼。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城市社會學專家章友德教授認為,地段醫院不同於社區醫療點,也不同於心理咨詢室、牙科診所等機構設置較為簡單的醫院,即使對周圍的居民不構成實際危害,也必然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心理🤵🏽。所以與小區居民近距離💌,但不是零距離。
國外也不存在“樓上樓下”如此“親民”的醫院。醫院在選址時應充分重視到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矛盾背後思考三大問題
豫園地段醫院和其他建在社區內的醫院不同之處在於:後者都是事前就有設計規劃,而前者則是突然冒出。透視這場爭議👷♀️🙆🏽♂️,從中可引出一系列疑問值得人們思考,記者在采訪中聽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聲音。
■問題一:對地段醫院的選址有沒有明確要求⛄️?
衛生部社區衛生處曹小姐關於這方面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規定🏍,但正在商討中♒️,何時能出臺現在不得而知。
黃浦區衛生局徐力青目前衛生局對此沒有任何規定。
■問題二🦾:地段醫院入駐居民樓是否要經過業主同意🟧?
上海市房地局熱線工作人員根據2003年61號文《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轉市房地資源局關於上海市實施物業管理條例若幹意見的通知》規定,商場改為醫院屬於改變房屋使用性質,應經規劃局審批,但無需經過相鄰業主同意。
恒达平台城市規劃系主任趙民教授即使政府部門同意醫院入駐居民樓🧑🎨,從合理性角度而言,醫院入駐還必須以“公示”的方式取得居民的書面同意,簽訂協議書後才可行🕐🧑🏻💻。
■問題三:去年開始實施的《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要求對影響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項目審批應舉行聽證會🥼,此規定是否適用於此事件?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吳冬律師地段醫院進入居民樓,顯然應該適用這一規定。
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居民可提出舉行聽證會的要求,但開不開還要由區環保局決定🙄。若環保局認為地段醫院的入駐會影響到居民的環境權益♤,有責任向區政府建議取消這個項目🕵🏿♂️。
采訪中,家住2號樓的業主楊國華坦言,該小區有不少業主從事房地產投資👨🏽🚀,一買就是幾套房子,主要用於出租🐕🧘🏿♂️,小區內大約居住著來自23個國家的老外房客🍭。現在💂♀️,有些老外聽說有家醫院要開在樓下📎,嚇得連房子都不敢租。如此局面🌲,我們的權益算不算受到了侵犯?
上海市高院民庭一位資深法官說,若業主計劃通過訴訟途徑和醫院進行交涉,法院將依據《民法通則》中的相鄰權原則,就醫院是否存在侵犯相鄰業主權益的事實作出判斷。
摘自:青年報 2004-8-16 5: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