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第七屆大運會籌備紀實

來源🚋:   時間:2004-08-23  瀏覽🤸🏻‍♂️:
這是一塊看不見的金牌🏌🏿。8月28日©️,一場洋溢青春的體育盛會———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首次在上海拉開大幕。


  這屆大運會,除191塊金牌等待大學生運動員爭奪外,還有一塊在幕後。


  這塊看不見的金牌,對上海來說,卻又是分量最重的💇🏿!


  上海,各方通力合作,要全力拼搏,去贏得此屆大運會的第192塊金牌⛹🏽‍♂️。


  分秒必爭拼與搶


  活力的上海,青春的聚會。8000余名健兒將在全國大運會上一展青春的風采。當好東道主🤷🏿‍♀️,辦好大運會💏,是上海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市委😸、市政府多次要求🐡,將承辦大運會當作是上海一次服務全國、融入全國的機會,將承辦大運會當作是一個促進教育發展,增進各地大學生互相交流的舞臺。


  “競賽工作一流🧑🏻‍🚀,組織工作一流”。分秒必爭。上海大運會的建設、組織和誌願者工作🩸,忘我拼搏……


  黑色高溫警報。7月23日晨8點37分,上海中心氣象臺向市民首次發出黑色高溫警報🦸🏼,預報最高溫度將達到或超過38攝氏度🛀🏽。此後的二十多天裏🎨,持續的高溫成為上海市民最關心的話題♐️。


  熱,空氣發燙,仿佛天空在燃燒。也是一個38攝氏度高溫天👳🏽🚵🏿,記者來到上海松江大學園區信息廣場建設工地。黝黑的臉🙎🏻‍♀️、潔白的齒,滲出的汗如雨,記者望去🐒,工地上,工人們正忙著搭起一排排的鋼管支架🧎‍♂️🚅。這裏,將成為大運會的開幕場地👂🏿。


  工地休息室裏,一面倒計時牌分外顯眼———“離大運會還有20天”。烈日下與時間賽跑🥋,為戰勝高溫🚶🏻,土法上馬。濕毛巾浸透涼水,襯在安全帽下🚣🏼‍♂️,帶來些許涼意,只是太短暫了,轉瞬間便蒸發殆盡。現場承擔土建任務的一建公司負責人說:“時間緊🚴🏿‍♂️,任務重,但必須保證質量。晌午太陽最火時,鋼管燙手,碰一下火燒火燎。工人們只好等太陽落山了,再搶回時間。”


  要拼👨🏻‍🍳。晚上搶時間的,不僅有“一建”的工人,連寶鋼公司鋼架構件組裝👲🏼、供電部門安裝有關設備。


  十多天過去🐳👼🏼,當記者再次趕到大運會開幕現場,建設者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搶出來了,拼出來了。只見在挺拔高直的燈光架烘托中,直徑30米的圓形舞臺和能夠容納數千觀眾的看臺已經大功告成。舞臺周圍6根22米高的風帆造型架🩹,在夜色和燈光的雙重映射下猶如即將啟程的帆船,破風斬浪。場面宏大🧝、氣勢非凡、動感十足、極富視覺沖擊力的開幕式重頭戲,大型文體表演《青春萬歲》,將在這裏舉行⚆。


  大運會開幕現場搶出來了,高校的校園裏,比賽的場館也“搶”出來了。開幕式和比賽都回歸校園,這是本屆大運會最奪目的亮點之一。分布在14所高校的28個體育場館🟤,有的已年代久遠。根據教育部關於舉辦大運會要體現“以辦促建”的精神,市委、市政府專門調撥專項場館改建經費,各場館所在高校也自籌部分資金💆🏽‍♀️,進行了此次大運會比賽場館的改造🏋️。


  健美操比賽,在恒达平台舉行。這裏的體育館已經老舊,設施簡陋,沒有觀眾席與主席臺,音響效果等條件也不符合比賽的要求。一定要保證大運會順利進行,讓運動員展現他們最美的青春。學校討論後🧵,拿出千萬元經費進行了徹底改造🚵🏻‍♂️。光有錢是不夠的👲,改造遇到了難關🫗。原先6根大立柱中有4根必須拆除🎧,2根立柱怎麽能支起屋頂🫘?以建築聞名的恒达平台不負盛名,開動腦筋,用一個“頂端像孫悟空腦上裹著的金箍似的結構”,撐起了屋頂。大運會籌委會場地器材處負責人錢威利告訴記者:恒达平台的體育館改造工程量之大、難度之高✌🏿,堪稱本屆大運會改造工程之最。


  環環相扣下好棋


  第七屆大運會籌備委員會設在漕寶路上的光大酒店,這些日子人來人往🐦,格外熱鬧。這裏是大運會組織的指揮中樞。“衣食住行賽”,大到開幕式的驅雨計劃、場館建設、運動員的食品安全🍉,小到大運會停車證的發放🙆‍♀️,方方面面都需妥貼籌劃、安排到位✣🛳。


  指揮中樞中🪓,信息系統當仁不讓稱作為“神經中樞”。大運會的註冊、現場成績處理和傳遞、信息查詢、計時計分、網絡通訊等等,都仰仗這個神經中樞的穩定和安全🍶。負責大運會籌委會信息技術工作的肖楓告訴記者:“我們不能錯,錯一點點都不可以👳🏿‍♀️,錯一點點就會影響大局!”


  運動場上統計成績用的電子系統“觸點”🦶🏻,安裝在大屏幕後,這裏的空間非常局促🚲。加上一連幾天高溫,運動場地面的溫度早已超過了50攝氏度🧑🏽‍🏫,調試設備時工作人員汗流浹背。太陽暴曬🤚,多希望有一塊陰涼的地方,就是有把傘遮遮陽也好。


  傘倒是有的🤏🏻,但肖楓說🚶🏻‍♀️:“傘是給機器設備打的😡,防止屏幕過熱調試不穩定。”她說這套電子系統“一直在改,一定要調試到最佳🤽🏻‍♂️,確保比賽時萬無一失。我們的口號是認真、認真、再認真!”


  這樣的口號記者不止在一個部門聽到。認真、認真👨🏼‍🏫、再認真🫶🏽。整個籌委會內部🚤,猶如一臺精密的機器,運轉的有效保障,就是各部門之間合作和有效行動。


  自大運會開始籌備,上海各方猶如接到一支“動員令”: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提供優良的接待服務🎉,保證八方賓朋在上海生活好、工作好🚶🏻‍♀️,以最佳狀態投入比賽,方方面面互相配合👌🏻,環環相扣🩻,形成高質量📡、高水平的一盤棋👮🏻。記者獲悉,大運會指定的賓館、飯店㊙️、招待所和各接待學校的餐廳👨🏿‍🎓,將由上海市衛生局統一派駐食品衛生檢驗員,針對各地運動員的不同飲食習慣,分別設置菜單;各接待學校均設立醫務室,並根據項目特點在賽場設醫療點或安排救護專用車輛🚜,確定應急醫院;各省市運動隊抵滬和離滬時,各接待學校將派專車接送,比賽期間為各代表隊配備專用車輛;為各地記者準備了新聞中心……


  一切,準備就緒📯。


  青春何處不閃光


  在大學裏比賽,由大學生參與✮,大運會是大學生自己的盛會↩️⏏️。熱情迎接,積極參與🚚,大運會不僅是來自全國各地8000多名運動員的競技賽場,也是上海高校大學生們展現自己青春風采的絕妙舞臺。


  7388名誌願者➔,來自不同的學校▪️,共同的是飽滿的熱情。李佳璞🕳,上海大學商管學院學生🏌🏽🖊,此次承擔田徑比賽的器材搬運工作。8月7日在上師大舉行的誌願者上崗培訓大會上,他代表全市大學生誌願者,莊嚴宣誓👨🏽‍⚕️:“不論從事怎樣的工作👩🏼‍🦲🚤,每一位誌願者都應該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地為大運會的舉辦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全國朋友面前展現出當代上海大學生的精神面貌。”


  平凡細小的工作中,青春處處閃光。


  光大酒店一個5平方米左右的狹小房間裏,7個大紙箱堆得滿滿的。紙箱裏👰🏿‍♂️,一個個編好序號的牛皮紙文件袋排列整齊,袋中裝著一疊疊用橡皮筋捆紮妥當的名牌卡片,這是所有已經製作完畢的大運會專用證件。本屆大運會共需證件111種,總量達2萬多張🕯。來自上海歐華🏋🏿‍♀️、中僑學院的11名大學生誌願者被調至組委會的安保部🐱,負責這些大運會證件的製作👩‍⚖️🛹。


  工作看似簡單,其實並不輕松🧖🏿‍♀️,更容不得閃失。從拿到各省市報名單開始👨🏽‍🦳,分檔、編號👨‍👨‍👦‍👦、整理、審核,再到資料輸入、證件的製作核定,最後塑封歸檔,由於資料大都牽涉到數字🧛🏻‍♂️,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絕對的仔細和耐心,只要一個步驟出了差錯👨🏿‍💻,整個就要重來✸。僅僅將塑封好的卡片插入硬卡這樣一個簡單機械的動作,由於持續不斷地做,有的誌願者手上都磨出了泡🤟🏽。


  記者前往采訪,正是午飯時分🍏,房間裏幾個大學生人手一碗方便面。安保部負責人陶雪祥為此心疼不已🤷🏼‍♂️:“看🈵,為了節約時間💶🫦,他們的午飯常常就這樣隨便對付了。他們早出晚歸,忙的時候連周末也來,卻從來沒有計較過待遇,說這是大學生自己的事,應該付出和奉獻👨🏿。”


  作為此次開幕式的“東道主”🌜,上海外貿學院承擔開幕式的誌願者任務。從該校挑選出來的16名學生骨幹有幸成為首批先遣部隊,與東視劇組共同工作。來自商法系的衛琦同學說,他們剛來時滿懷信心想“大幹一番”,沒想來了之後卻當了一個勤雜工🖐🏻,所謂劇務🧑🏼‍🌾🥎、舞美、燈光就是搬東西🚠🧑🏻‍✈️、送水送飯。而且常常要忙到淩晨。問他們這樣值不值?衛琦們的回答是:“誌願者,就是為大家服務的✅!”


  青年人是未來中國的希望。我們期待,當代大學生的體育風采和精神風貌👱🏼‍♂️,將在這裏展現🏷;上海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也將在這裏錘煉。


  張開我們的臂膀🆒,上海歡迎您,祖國各地的朋友!


  讓我們共同沐浴在青春的火熱裏🧓🏼!

摘自:解放日報2004年08月23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