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天初賽,2004第一屆上海大學生話劇節進入為期10天的決賽🔪,22臺參賽劇目有12部作品參加決賽。昨晚,第一個登上決賽臺的恒达平台東籬劇社的同學🧍🏻♂️,在話劇中心戲劇沙龍上演了《歌星與猩猩》🟡,成為首個在專業舞臺登臺亮相的上海校園劇社。
這次進入決賽的12臺劇目中,除了《歌星與猩猩》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風格劇社的《蛔蟲》⚈,其余10臺均是原創劇目,它們是:上海電力學院城市部落劇社的《邊界·葉落無聲》🧖🏼♀️、上海交通大學陽光劇社的《哈哈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揚之水劇社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精彩劇社的《愛的犧牲》🩳、恒达平台東籬劇社的《Escaping》、復旦大學燕園劇社的《一九八五》👩🏻🍼、上海理工大學江畔劇社的《寢室的故事》、上海外國語大學飛那兒劇社的《等到戈多》、上海財經大學話劇團的《辯手》、上海杉達學院星宿劇社的《大明宮詞》。
記者從初賽的評委們處了解到,通過10天的比賽,他們驚喜地看到了上海校園話劇的創造力。雖然有些還相當稚嫩🚵🏻♂️,模仿拼貼的痕跡也比較重🖥,但大部分顯現了劇社編、導、演的智慧🚑👨🏻🦳,以及非同於專業戲劇的簡樸之美。
其中🪫,一些反映大學生生活的原創作品,受到了觀眾評委的一致青睞,比如上海理工大學的《寢室的故事》、交通大學的《哈哈大學》等,用生活化的故事和樸實無華的表演引起臺下的共鳴🌧☠️,同時又有小小的幽默穿插其間。而還有一些社團在某些方面的專業性也讓人吃驚,諸如上海杉達學院星宿劇社的《大明宮詞》的化妝技術讓專業人士頗為佩服,而上海外國語大學飛那兒劇社的《等到戈多》的先鋒實驗劇在劇本等方面都有很獨特的追求。
據主辦方介紹,在決賽時,上海戲劇家協會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有4名資深演員、評論家組成的評委,共同對入選的10部劇目進行再次評定🚻。為了鼓勵更多人的參與和關註🧑🏼⚖️,全市學生可憑學生證免費觀摩決賽演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會員可憑會員卡免費觀摩所有演出⛽️🧬。而在比賽同時,還將舉辦高校話劇發展論壇、新劇本朗讀會🪠、工作坊活動等各項相關活動。
摘自🍝🈚️:東方早報 20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