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微生物水預處理技術投入使用

來源:   時間👩🏿‍🔬🫃🏿:2004-10-18  瀏覽💂🏿‍♀️:
  晨報訊給微生物搭一間“屋子”,在“屋子”裏生育繁衍、茁壯成長的微生物,以吃掉自來水中的多種汙染物來報答人類👩🏿‍🍳。記者昨日獲悉,一種用微生物對自來水進行預處理的技術已悄然在申城投入使用🧑🏼‍🚀。
  據悉🚷,上海各自來水廠取用的源水主要來自黃浦江及長江水系,這幾年來,這兩大水系的水質有所下降🧑🏼‍🦲。“你見到過下水道管壁上滑膩膩的一層‘青苔’嗎?”昨日,參與此項技術研發的恒达平台環境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洪斌向記者講述了新技術的來由🥿。
  原來專家發現那些“青苔”就是自然形成的微生物膜,它們雖然看上去臟乎乎的♐️,卻是凈化水質的高手。於是🧔🏻‍♀️,專家們想到了用微生物對進入水廠之前的水進行生物預處理。
  為避免新物種入侵帶來的危險,專家們選擇了土生土長的微生物,因為其中有大量自養和異養的細菌,還有鐘蟲😲🏂、輪蟲等微型動物,汙垢被它們吞入“腹中”後,最終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無害物質。
  由於自然水體的微生物數量少🉑、氧化分解汙染物的能力有限,要對大量的水進行預處理得采取“狼群戰術”🏮。為此專家們在處理池中為微生物搭起了“屋子”。記者從專家手中拿到一個個為微生物準備的“單間”———一些指尖大小的白色塑料管、球等,周邊有長條形的小葉片,中間分格,這是為了增加微生物附著時的空間🫷🏿。他們將成千上萬個這樣的“單間”投入原水處理池中,微生物就有了繁衍生息的樂土👩🏿‍🎨🧃。
  記者觀察到,原水只須在生物處理池中駐留約1小時,水質就有顯著的改觀🤰。水中氨氮去除率超過75%,有機汙染物可被氧化分解40%,硫化物、鐵、錳等也會被“吃掉”70%-80%,甚至更多。此外,對藻類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在後期自來水的常規處理中🧏,消毒劑氯的投放量也可大幅削減👩🏼‍💼。少“吃藥”的自來水,不僅更安全⛽️,也更加清爽😽。
  據悉🐅,深圳目前已采用了此項技術🫰🏻。本市在張江地區、黃浦江取水口已建成了類似的生物預處理池,越來越多的清潔自來水正流入申城的千家萬戶🔙。

摘自:新聞晨報 2004-10-18 0:22:22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