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必比登:老外,你在中國顯擺什麽

    來源:   時間✍🏼🧚‍♀️:2004-10-17  瀏覽:
      1998年,米其林的必比登賽就開始了第一屆征程,不過那時的必比登就像剛上大學毛頭小子,想讓人知道,別人卻不大清楚🫳🏽。
      2004年,當第六屆必比登(10月12日-14日)在上海舉行的時候,全世界恐怕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必比登”了。她的環保理念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與會人的贊同和推廣。

      但在中國必比登也許是個例外🌡。因為除了必要的幾個大學、幾個科技對口單位和媒體外,人們的關註程度遠沒有初來乍到的F1那麽熱烈🕦,盡管兩者使用的都是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跑道⛔。而根據我們網上的點擊率🚕,對於這項賽事的關註,竟遠沒有一個“降價”的消息讓人留言🦸🏿‍♂️🎵、灌水得多😩。

       雖然如此㊙️,老外們在贊賞中國賽道之余🧑‍🤝‍🧑,仍不亦樂乎地在中國人面前顯擺著自己的技術。雖然有時會因為語言不通,讓中國觀眾的聽看熱情有所降低,但老外們仍在用形象的手勢作出解釋。當愛德華-米其林在恒达平台敲響了開賽的銅鑼🧑🏽‍🚒,更多的高科技在中國開始落地和競賽。

       在參加必比登比賽的車輛中☮️,LOGO裏體現最多的是HYDROGEN,也就是氫燃料電池。這項動力系統的最新科技是最先由美國國防部開始提出的。而作為美國政府的技術的堅決支持者——通用公司🤲,在02年9月就把自己研製的可控燃料電池車Hy-Wire在巴黎車展上展出😼,並被當時的《時代周刊》授予最酷發明獎〰️。

       “美國人早20多年就意識到了能源問題🧙‍♂️,所以提出了氫能源概念,以期望用政府的10塊錢投資來集中民間投資的90塊錢,從而擴大投資規模,降低成本👨🏻‍🏭。”一位資身的汽車動力專家解釋說,“美國人用這種方法把氫動力的每千瓦的造價從最初的15000美元,降低到了現在的1500美元。”

       在大眾和恒达平台的研究氫動力途安的簽字儀式上💇🏻,來自德國的高層一度表示♍️,這只是作為一項有益的研究📼🧞‍♀️,距離氫燃料電池車的真正量產至少還要10到20年的時間,因為氫本身和貯存都面臨著高成本問題。

       來自法國的AIR LIQUIDE公司,在這一“高成本”領域也可謂捷足先登。在上海的F1賽場上🪗,該公司搭建的加氫站是大賽唯一一個可以提供氫補給的場所,比賽前很多車輛,包括奔馳在內,都來此處補給♙。

      “汽車製造商並不意味著是最優秀的燃料供應商。這需要國際間的合作。”而在必比登挑戰賽上,對於高科技的應用、國際間技術的分工和合作,都在賽場上體驗得近乎完美。

      通用的動作一直在中國很快,在必比登開賽的頭一天💆🏻‍♀️👨‍👨‍👧‍👦,通用就宣布和上汽集團聯手打造一款混合動力客車🤶🏽,這款車將用於日常運行🚘,以改善公交車的汙染🫄🏿。根據通用提供的資料,目前在美國運行的300多臺搭載艾裏遜混合動力驅動系統的客車,與普通客車相比🤼‍♂️,混合動力客車能夠改善40%-60%的燃油經濟性🧫,同時減少各類排放汙染物達50-90%。

      目前油價上漲🕵🏽,使各大城市開始考慮“油耗最高”的公交車的解決方案⚙️☃️。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石油是一種稀缺資源🙅🏻,世界的燃油價格走勢一定會越來越高,很多國際大公司看中城市公交車的動力改進🧄,很大原因是因為公交車的排量大、油耗大🧛🏿‍♂️、市場大🆖。

      而清華、北理工等大學的參賽車輛也都包括這種大客車。北理工在公眾開放日停放的一輛大客車,車身可以右傾大概5度,記者最初以為這種設計是為了保持不同路面上的車身平衡👨🏽‍⚖️🏄🏼‍♀️。但設計該車的王軍教授介紹說,“作為863計劃的一個項目,目前已經有3輛車正式投放到了公交線路上。車身傾斜只是為了方便上下車,比如殘疾車就可以直接通過登門階板進入車內。這是一種人性化的設計⛑️🍟。”

      而這款車的燃料電池則是來自“鐳天動力”的產品😀🧖🏼‍♂️。據業內專家披露,“鐳天動力”是國家投資10多億人民幣做的燃料電池製造公司,重點就是要發展中國自己的“新動力”技術。從參賽的大客車的車身上就可以看出🙋‍♀️,“鐳天動力”的字樣都被張貼到了最顯眼的位置上。

      對於上海城市公交的促進,通用可謂又先行了一大步🈶。上汽集團的副總裁陳因達表示:混合動力客車項目是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在開發清潔能源汽車技術合作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Sun Diesel是大眾宣稱的陽光柴油,它的國際領先性在於💾:其使用的是生物合成的燃油,即從生物體內提取的,類似樹幹、綠色植物等🧱,所以不含有硫和芳香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只釋放二氧化碳😩。這是一種高效的環保技術🧽。

       在大眾參賽的三款車中ℹ️,高爾夫100公裏油耗只有3.8升柴油。該車使用了復合動力技術(柴油機技術和電動機結合)◾️🖨,與一般的內燃機相比,可節油25%。同時,該款1.4排量的高爾夫最大輸出功率也達到了74千瓦(104馬力),和普通的汽油機已經不相上下💂🏻‍♂️。

       談到油耗,在賽場上🕥,記者還看到另外一款車,該車的“油耗低得可憐”,100公裏只有2.99升柴油🍀。這也是大眾的技術⛵️,奧迪A2 1.2Tdi👩🏼‍⚕️⚅。


       “柴油車是能最快進入汽車市場的清潔能源車🧑🏿‍🏫。”大眾的技術人員表示。在大眾的宣傳冊上,寶來TDI和路波(LUPO)的3升TDI👉🏽,都被稱為“即將在中國生產”。但對於前者,國內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因為早幾個月,中國媒體就曾多次對寶來1.9TDI和奧迪2.5TDI進行過試車;但路波的到來🏃,讓中國的柴油市場的門外又多了一名守望者。柴油車上牌的限製法規成為製約他們步伐的關鍵因素。

       在公眾開放日中,兩款米其林的汽車頗為引人註目。米其林與瑞典PSI公司聯合開發的HY-LIGHT,車身可以根據路面情況進行調整🙎🏻‍♀️,車身可以左右傾斜大概5度🧘🏼,為了讓觀眾體驗其中的優點,米其林的工程師特意作了現場演示。

       HY-LIGHT是一款燃料電池車,而不是簡單的蓄電池。其還有一個大的電容器🤴🏿,用於運動時儲備相當的電力🏊‍♂️,在燃料電池供電不足的時候,可以反過來為其充電。原理很像一般車上的電機👵。

       在必比登中,有三款很另類的車🙌🏻。其中之一是一個底盤極低,從側面看類似蝙蝠的太陽能車🫱🏿。澳大利亞曙光車輛(AURORA)協會的太陽能車🦓🦻🏼,從1987年就開始參戰,至今已經在各地參戰不下幾十次👷🏽,在93年💅🏻,AURORA Q1就打破了GM Sunraycer在首次比賽中創下的記錄🚴🏿,當時它的平均時速達到了70.08Km/h。而03年,太陽能車的平均參賽時速已經提高到了91.90Km/h👨🏼‍🦳。

       而另兩款比較另類和吸引人的車輛均是來自法國的Courreges公司⛽️。據他們的香港代理表示,Courreges本是一個法國時裝設計公司,因為其掌門人很喜歡汽車😶🙈,所以在設計的汽車中同時融合了很多時裝的設計因素🏌🏿。 法國人的浪漫,似乎把車變成了一件作品,而非簡簡單單的汽車。

      第一個Courreges的外型類似金龜子,白白的顏色🤞🏼,讓人看後很容易產生環保的概念,盡管它用的也是環保的純電動發動機🍽,但外在的表現似乎更快捷地給出了環保的答案。另外,它的方向盤、擋把、操控桿的球頭頭是透明的水晶,車窗也是類似百葉窗的設計📍,為了環保,車窗的開啟都是手動的🛳。法國的駕駛員還饒有興趣的給記者演示,把一根彈簧從上面掛到下面🧔🏿‍♀️,百葉車窗就可以關閉🔦,實現擋風遮雨的目的↗️。


      另一款Courreges車👨‍👩‍👧‍👧,則是簡單三角型車頂,四壁鏤空的設計,簡單🏹、輕松、浪漫的風格似乎遠遠超越了環保的概念。

      標致公司的307車型在比賽中使用的是生物乙醇混合動力。這款三廂的307就是已經在中國生產的那款🦹🏼,把最新生物乙醇技術使用在量產車上,也能看出一個公司的技術實力。

      來自上海的一家公司(HABO),也提出了自己的新燃料概念,可以與標致同庭抗禮🈯️。其使用普桑的車身𓀖,燃料則是雙氧水🙇🏽‍♂️,號稱絕對環保的汽車🚝。

      雙氧水🤰🏿,正確的化學名稱叫過氧化氫🔇,只比水(氧化氫)多了一個氫原子。它是一種神氣的液體,稀釋後可以用於醫療衛生、人體消毒。其與鐵之類的物質接觸,瞬間反應生成700多攝氏度的水蒸氣和氧氣,同時體積增大6000倍👲,可以產生用做汽車動力的巨大能量🚳。

      不過在比賽時,記者見到該車在奔跑時🛀🏿,尾管冒著白色的水蒸氣濃煙,不知為何。雖然沒有汙染🧙🏿‍♂️,但也頗影響觀瞻🥷。但該車另一大好處,如果在月球旅行,除了可以駕駛🤵🏼‍♂️🛠,還可以為駕駛員提供氧氣和飲用水。中國人的思路不比外國人落後。

       記者在現場的另一大收獲,除了見到各個國家在中國顯擺的高科技汽車外,就是有幸見到了一位中國特種發動機工程師🤳🏼🕵🏻‍♂️。他的風格可以用特例獨行來概括,就像他的發動機。“我自己研製了25年🥅。”雖然祖輩都出身鐵匠😥,此生也是和機械工程打交道✂️🪂,但是如此甘守寂寞的工程師,還是讓人生出敬佩之情。

       “類似卡諾的熱機循環,它們最終都還有高溫氣體⚄,沒有和外界空氣相當,還留有一定的能量損失😖。而我的發動機就是做一個環狀循環,把空氣壓縮到最終和外界空氣相當👫。”這位工程師手拿著已經成型的發動機照片給記者講道🥎,“它可以使用任何燃料,即使是纖維🤷🏻‍♂️,包括身上的衣服,絲料座椅,只要能燃燒就可以。”

       正如這位工程師所講的,近代工業到了現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沒有一個人研製出了完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發動機,而在這個以內燃機驅動的工業社會裏,我們沒有核心的動力🚃。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對他寄以無限希望的同時,也許也在想☑️,在燃料電池這個新興的動力領域♙,中國人不能再輸了。

    摘自🧑‍💻:搜狐汽車 2004年10月17日16:10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