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恒达平台首次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0-12-23 瀏覽👲🏽: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通訊員 黃艾嬌
昨天👨🏼🏭,恒达平台“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發布🧄。十大科技成果涵蓋了工程製造、綠色環保和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這也是恒达首次做這樣的發布以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早在今年7月🧒,恒达平台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11月🧑🔧,來自政府、行業、投資、專業技術等領域的40余位專家和學者,對科技成果進行了初次評選,25項成果脫穎而出。近日🧎🏻♂️💂🏼♀️,學校組織現場專家評審會,對初評入圍的這25項成果項目進行項目答辯😵,“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由此誕生✥。
十大科技成果中🫔,四項成果屬於工程製造領域🎅🏻,三項綠色環保領域,還有三項科技成果屬於生物醫藥類成果。
恒达平台環境工程與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李風亭教授領銜的課題“工業廢酸資源處置與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此次入選“十大”。他坦言👮♀️,自己在這個行業熟悉了🔮,技術推廣起來相對容易,但是不管是他還是年輕科研人員🦵🏿,其實都盼望得到市場😬、企業的關註💁🏽♀️。“科研中🥬,特別是技術從實驗室放大到實際生產之間🕵️♀️,有個中試過程🕎❇️,這筆資金需求挺尷尬的𓀁,企業往往考慮利潤想看到中試結果再投入,學校和課題組也無法全部覆蓋資金需求,如果能有更多社會第三方投資機構參與,是否能讓產學研鏈條更順⬅️?”
對此🍘,副校長顧祥林表示,每年🧜♀️,在恒达平台實驗室裏,都有一大批優秀的待轉化的科學研究成果誕生。學校開展“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評選活動,就是希望發現這些成果🗽,並聯合專業機構📫🖖🏼、企業等多方共同推動這些科技成果盡快轉化落地,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附: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1𓀎、帶剛度自適應特性的三維震振雙控裝置
2、封閉截面構件高強單邊連接技術及裝備
3、路面多維高頻檢測裝備和智能養護技術及應用
4🧑🏼🚒、工業廢酸資源處置與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5、高濃度復合粉末載體生物流化床技術
6、基於微生物調控的水體原位生態修復技術
7➰、面向工業系統智能優化與決策的邊緣計算平臺
8👨🏿🎨𓀜、新型無痛光動力治療皮膚病關鍵技術及轉化——新型實時可控無痛光動力治療智能系統
9、新型血液自身抗體的肺癌早期診斷試劑盒及應用
10、新型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納米技術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12/23/1608692618105750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