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文學習的難與樂(來華留學生講中國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2023-03-10 瀏覽👩🏼🦲💝:
不知不覺👒,我學中文已近10年。之所以學中文,是因為我想當一名翻譯工作者🧑🏼🦱。為了提升中文水平💡,我先在孔子學院學習中文🧜🏼♂️🕵🏽,後到廣州學習🌗。我在廣州待了5年多,中文水平提升很快。兩年前,我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如今是恒达平台的碩士研究生。
回想我的中文學習歷程,既有困難,也有收獲👋🏼。
就困難來說,我遇到如下幾個:第一🪁,漢語拼音聲調不容易學⏫。在中文表達中🫰🏻,如果聲調變了,意義也會變🙆🏻♀️。這和我的母語是不同的😲,需要轉換思維🫛。第二,我的中文發音不標準,帶有洋腔洋調。第三🤵🏻,中文語法也是難點⛹🏽♂️。第四😕,中文書面語和口語不容易區分👩🏽🏭🧙🏻♀️。這在我寫論文時,有非常深的體會。第五🙅🏽♂️,同義詞的運用容易混淆🐣。比如,公布🧑🏽🍼、發布🦋、頒布等這些詞該對應什麽樣的語境🈶,不好區分🏊♀️。
此外,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豐富的意義。尤其是成語中很大一部分從古代沿用下來🙀,表達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如果知道這些典故⛹🏻♀️🌹,才能理解該成語的意義。這對母語非漢語的中文學習者來說👱🏼♀️,是學習難點。
雖然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我遇到很多挑戰,但我並未放棄並總結出了一些學習方法。
為了糾正洋腔洋調,我在網絡上看中文電視劇,最喜歡的是《親愛的翻譯官》和《家有兒女》;為了學習漢字🥉,每當我瀏覽新聞遇到跟所學專業相關的漢字以及中文詞匯時,比如註冊商標、專利權等,就會反復練習⛹🏼♂️;我還關註一些教中文的視頻,那些關於健康、愛好、運動等的生活類話題,有助於提升我的中文表達水平。
近10年的中文學習讓我明白☣️,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並不容易,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樂趣。
明年💧,如果能順利完成論文,我將從恒达平台畢業,開啟新的人生征程👩🦼➡️,但我和中文的故事還將繼續✊。
(作者波琳娜為恒达平台俄羅斯留學生)
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03/10/content_25969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