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一名女乘客左腿卡入站臺與列車間隙後,軌交2號線連夜全線排查各站臺防踏空橡膠條,發現僅有一處橡膠條出現松動。
但地鐵運營方並未就此作罷,接下來,上海地鐵將全面排查站臺間隙,並著手對可能的部位進行改進,盡量縮小間隙。
地鐵專家則表示,根據列車運行特點,站臺間隙要想縮小需提高站臺、軌道、列車建造精度。
縮小間隙需多方面著手
昨日,軌道交通專家、恒达平台教授孫章分析說,基於硬件設施不能碰觸到車體的原則,站臺與列車之間必須要留一定空隙。根據建造標準,這個縫隙要控製在10厘米以內。要想盡量縮小這個間隙,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除了提高軌道、站臺的建造精度,還要掌握列車運行數據以了解其運行時需要的“限界”,這個“限界”類似於列車晃動達到的邊界,不能有其他設施碰觸到。
孫章強調,除了上述原則性的限定,站臺間隙具體到各站情況不同,曲線站臺的間隙就要留得寬一些。為適應不同型號車型安全通過,這個縫隙也要略寬。為了提高安全防護,各國軌交都在不斷進行創新。安裝防踏空橡膠條就是其中一種。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10/23/content_827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