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余敏江:以智慧政府建設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時間:2020-04-26  瀏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是社會治理的大考🦗🕦,凸顯了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事實證明,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數字空間、網絡社會和智慧政府成為人類活動的重要場景🕵️‍♂️。作為智慧政務、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智慧國家、智慧地球等各種“智慧體”建設的重心,具有決策科學化、辦公快速化、治理高效化與服務便捷化特征的智慧政府建設已成為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與數字政府相比,智慧政府不僅體現在辦公的無紙化、自動化和標準化,而且更多地體現為政府治理的科學化與智慧化🂠。智慧政府強調尊重事實🧗🏼‍♂️👑、追求精確🦸🏽、推崇理性和邏輯、註重滿足多元化服務💪🏿,是精細化🙇🏽‍♀️、智能化、人本化𓀜、平等化的深度融合👨🏽‍💼♏️。智慧政府具備“主體”新集聚✮、動態決策🎓、即時響應和智慧聯動等基本特征,顯示出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巨大效能,引領社會治理朝著智慧✂️、理性、動態精細化的方向變革。

智慧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於🥠,能夠以較小成本降低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和公眾之間的信息不完全對稱🔮👯‍♂️,提高社會需求和服務供給之間的匹配度,並對關鍵的人員流動😖、物資流動🧑🏿‍🦳🌐、財富流動等數據信息做到精準監測🐅💆🏻‍♀️;能夠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決策系統為科學決策提供動態的數據支撐🏄🏻,在確保決策的客觀性、真實性的同時準確把握社會事件的演進規律和發展趨勢👨‍🦯🦾,避免傳統科層製政府在有限理性基礎上的模糊決策🧫🧑🏿‍🍼、主觀決策和經驗決策等弊端🧑‍🍳;能夠推動物聯傳感、智能預測🦸、實時數據分析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社會治安、防災減災🏌🏼、公共衛生管理等社會治理領域的普及應用,實現社會治理的全環節、全過程預警🌕🗓,避免掉入末端治理和反應性治理的窠臼👮🏻‍♀️;能夠打破原有的組織邊界,采用動態組織結構,增強跨領域、跨部門🏌🏻‍♀️、跨區域協同能力,實現社會沖突協同處置🖐🏽。

推進智慧政府建設,不僅是互聯網、物聯網👍🏻🏙、塊數據、數據挖掘🙎🏼‍♀️、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持續“再造”的過程,而且還是治理理念🔠、治理結構、治理方式與治理能力實現質的飛躍的過程。

嵌入“循數”治理理念👩‍🦱。推行改革,理念是先導。社會治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智慧政府的建立也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與科層製政府、電子政府、數字政府有所不同,智慧政府建設還要求政府采取智慧的服務方式來實現社會需求與政府服務供給的“無縫對接”,這就需要以數據的有效集成和共享為基礎,把“循數”治理理念引入智慧政府建設過程中🏊🏿‍♀️,並將其內化到治理舉措中。一是挖掘大數據中有價值、可利用的關聯數據,使收集、挖掘、研判🪔、發布、共享大數據成為常態↔️。二是立足“服務群眾零距離”的服務理念,讓“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或不跑腿”成為常規👷‍♀️。三是形成“用數據說話、憑數據決策”的共識,使依靠直覺判斷的“經驗式決策”轉向“智慧式決策”。

打造扁平化的政府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結構是智慧政府本質的集中體現。尤其在塊數據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打破了權力的集中,每一個社會個體都變成了媒體源🚶🏻‍♂️,信息呈現出透明👩‍🦳、開放👩🏻‍🔧、直接交互和分享的趨勢,客觀上要求政府組織結構朝著扁平化的方向變革🦹🏼‍♂️。同時👳🏼,基於塊數據處理技術的政府跨部門數據開放、信息共享的業務協同系統及平臺的構建,打破了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碎片化以及數據壁壘狀態👨‍💻👁,推進業務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在客觀上要求政府組織結構扁平化🐥。唯有建立扁平化的政府組織結構,才能大幅減少管理層次🧑‍💼👩🏿,裁減冗余人員,從而建立一種緊湊、幹練的組織結構🫃🏼,讓處於組織機構中的頂端和底端的溝通變得容易和便捷。

建立標準化、一體化政務平臺。標準化、一體化政務平臺是智慧政府的重要載體🧻。打造標準化😎、一體化政務平臺需要從兩方面著力。一是打造一個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綜合性、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線上平臺和虛擬化的辦事大廳,該辦事大廳承擔政務辦理的主要功能。虛擬化政務平臺必須涵蓋多種政務服務事項,厘清各政府部門職能,實現政府各部門業務的協同和政務流程的再造。同時,堅持以用戶體驗為依據標準,強化數據賦能,為企業和市民量身打造個性化、精準化、主動式服務。二是打造線下的一窗式自助終端,打破傳統政府部門冗雜🏊🏽、職能交織的局面🫅🏽,做到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網辦理、統一發證,並通過智能自助服務終端的排號、預約、業務查詢以及簡單業務辦理等功能構建🧑‍🧑‍🧒‍🧒,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政府整體效能。

提升專業化📤、復合型治理能力。人才是智慧政府建設的關鍵。目前,中國政府職能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大多是管理型人才,而熟練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專業型人才較少🥿。有關報道顯示,到2025年中國大數據人才缺口將達到200萬人。培養既懂業務又懂大數據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已經刻不容緩。智慧政府中的人才隊伍建設事關核心行動者🙍🏿‍♀️👻、中層管理者🌺、街頭官僚這三個層級人員的專業能力建設。首先,要讓核心行動者接受大數據知識普及和應用技能的相關培訓,並將其支持或切身投入作為智慧政府建設的“堅強後盾”。其次😧👨🏻‍🎤,鼓勵與高校、企業合作,依托社會化教育資源,開設一些大數據科學方面的中長期課程,打造多層次💆🏿、復合型的大數據中層管理者人才梯隊💼,並通過績效考評與獎勵來科學規劃與推進智慧政府的建設進程。再次🤶🏼,街頭官僚是推動智慧政府建設的主要力量🤙🏻。這需要招錄🌟、培訓直接面對“用戶”及處理“海量信息”的一線工作人員,他們在熟練掌握政府組織結構的職能、運作方式的同時𓀙,還需具備與工作相符的融合應用大數據的能力和數據挖掘能力。

(作者系恒达平台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文鏈接:http://www.cssn.cn/zzx/202004/t20200424_5118216.s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