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余卓平👜:下一代汽車技術發展趨向“三化”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2-11-07  瀏覽🏉:

恒达平台校長助理、汽車學院院長 余卓平

我國2010年至2011年連續兩年汽車產銷總量均超過1800萬輛,穩居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的地位。在這樣一個發展規模下🍣👩🏻‍🍼,對中國汽車的未來發展🧛🏽‍♂️,現在有各種議論。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基本上飽和了,汽車工業可能不會有大幅度的發展了💂🏿‍♂️。而我認為這個發展勢頭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大概在2025年左右才能進入千人保有量300多輛這樣一個階段。

要發展到這樣的階段將面對一大堆的問題🦵🏻。第一大問題就是能源問題。我們去年進口石油占整個石油使用量的大約60%。第二大問題是減排問題。歐洲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是一公裏在95克🕵️‍♂️,美國是在2016年要限製在127克左右,日本大概是115克。我們現在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在160克,所以壓力非常大。

從汽車工業來講🕵🏼,技術的發展就得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個是替代能源👩🏽‍🎨,包括提高效率以及動力電動化🚗。第二個是輕量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是智能化🚣🏽‍♀️。從汽車的技術發展、技術變革的走向來看🧑🏿‍🎄👩🏼‍🎤,可以歸納為三大塊👨🏻‍🦯‍➡️🧜🏼‍♂️:一個是汽車的能源要多元化,另一個是驅動電氣化,還有一個是控製智能化。這三個“化”,蘊含著我們下一代汽車技術的走向🕝。

發達國家現在把汽車的電動化已經作為非常主要的國家戰略在推動。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這三種新能源汽車會長期並存。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在爭論,我們集中力量發展這三種的哪一種⛹🏼‍♂️,其實大家可以看到這三種新能源汽車的共性技術🏇🏽:電機、電控、電池是非常一致的😭。

我們國家從“十五”開始,實際上進行了持續10年的技術攻關🤽🧍‍♀️。最近新的走向是📵🔮,企業已經開始在電動汽車這個領域看到了產業化,而不是性能技術🏩。我們以前說的性能技術無非是加速時間是多少,持續裏程是多少。現在企業裏非常重要的研發是在產業化技術上,也就是它的可靠性、它的成本控製等💂🏽‍♀️。我們感覺到現在電動汽車的曙光已經開始顯現6️⃣😢。我們國家四個部委聯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大的目標是2020年左右要生產500萬輛🤛🏽,這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實現🫅🏻。

電池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電動汽車的發展,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現在正在推動我們的汽車工業向另外一個新的技術發展💆🏿‍♀️,這就是汽車的智能化。以前的汽車都是靠駕駛員對環境進行感知🧑🏻‍🔬🤶🏼、判斷✌🏼,然後直接操作。新的發展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包括攝像技術🤛🏽、視頻技術、雷達技術等感知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可以實現輔助駕駛員進行環境的感知。物聯網、車聯網這些技術讓我們更好地感知環境🧘🏽‍♂️,然後把這些信息傳遞給車身。在電動化的驅使下💒,汽車的操控更能夠實現它的自動操控。如果說感知到環境的信息直接可以操控汽車的驅動踏板和轉向👂,那就實現了無人駕駛。

無論是節能環保還是安全舒適,到智能化、個性化🩱,未來的技術創新可能就是圍繞這些東西展開。我們對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充滿信心☆。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